鸡蛋优秀教案 鸡与蛋教案
鸡蛋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活泼、诙谐的情趣。
2.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一组,录音机,磁带,小贴卡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老鼠,导入活动。
2、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并演示图片。
3、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4、听录音欣赏儿歌,提问: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句?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5、儿歌教学。
(1)根据图片进行整体朗读儿歌。
(2)图文对应进行儿歌整体朗读。
(3)出示儿歌进行整体朗读。
6、游戏“开火车”,巩固幼儿对诗句的理解。
(1)游戏“上火车“,让幼儿掌握朗读儿歌时的先后顺序。
(2)游戏:“下车”,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内容。
鸡蛋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理解、背诵老师说的话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的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拼音帮助下,把课文读通顺
2、看插图理解课文
3、有感情朗读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读几遍。
(3)借助拼音读准生词,并画出不明白的句子。
(4)熟练地读课文。
2.指导学生一步步进行预习。
(1)按照预习的第(1)、(2)题做,教师巡视。
(2)完成(3)、(4)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试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老师的读音。
2.学生小声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②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重点理解“著名”的意思。
③谁能用一句话说出达·芬奇是什么时候,哪国的人,干什么的?
④指导朗读,重读“著名”一词。
鸡蛋优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探究发现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2.感受分享区分生熟鸡蛋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实物投影仪;透明量杯二只;放有生熟鸡蛋的托盘、记号笔、记录表人手一份;带盐水的容器、手电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究鸡蛋的兴趣。
1.导入:看,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二只鸡蛋,并分别标上了数字1和数字2。请你们不打破鸡蛋,去玩一玩,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
2.交流:
①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
(个别幼儿讲述后,征求全体幼儿的意见,当意见一致后教师记录)。
②谁有不同玩法?
(个别幼儿讲述后,征求全体幼儿的意见,当意见一致后幼儿尝试记录)。
师幼小结:我们用转和摇的玩法发现,1号鸡蛋转的慢,摇时有声音,2号鸡蛋转的快,摇时没有声音。
二、引导幼儿猜测与验证生熟鸡蛋的不同。
1.提问:怎么二个外观差不多的鸡蛋会有这些不同呢?(可能一只是生的一只是熟的)
猜猜,哪一只是生的,哪一只是熟的?为什么这样认为?
2.把1号蛋和2号蛋打开看看就知道了。(师幼各打开一只鸡蛋验证)
师幼小结:现在我们知道1号蛋是生的,它转的慢,摇时有声音;2号蛋是熟的,它转的快,摇时没有声音。边说边点击按钮“生”字和“熟”字。
3.为什么生熟鸡蛋会有这些不同表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幼儿的讲述中,教师帮助归纳提升:生鸡蛋能看清蛋清和蛋黄,是流动的液体,所以它转的慢,摇时有声音;熟鸡蛋只能看到蛋白,它是固体,所以它转的快,摇时没有声音。)
三、鼓励幼儿根据记录表探究与记录生熟鸡蛋的不同。
1.我们用转转、摇摇的方法学会了区分生熟鸡蛋。有没有信心加深点难度继续去玩?难度就是要看懂这张记录表。
看到什么?(手电筒)怎样用手电筒玩鸡蛋呢?(照照)照了以后生熟鸡蛋会有什么不同表现呢?请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第二行呢?(把生熟鸡蛋放入水中看看它们谁会沉浮)教师补充:这是一桶加了些盐的水。同样,请把你的发现记录在这张表中。
2.谁来把你们的发现介绍给大家。(幼儿将记录表放在投影仪下介绍自己的发现与记录)
师幼小结:用手电筒照,生鸡蛋是发亮的,熟鸡蛋是发黑的;放在盐水中,生鸡蛋是沉在水下的,熟鸡蛋是浮在水面上的。
四、拓展延伸,引发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
如果在这个盐水中再加入一些盐,生熟鸡蛋又会有怎样的状况呢?请到科学区去试试吧。
活动反思:
活动题材来自餐桌,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有熟悉感,无形中激发幼儿探究讲述的兴趣。
活动目标定位明确具体,在于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科学素养。
活动环节层层递进,从自由玩中发现鸡蛋的不同→猜测验证不同的原因→借助电筒等材料区分不同,体现“做中学,玩中学”的幼儿学科学理念。
活动中的问题简练到位,易于幼儿理解,每环节的小结严谨科学。教师的介入适时适度,体现了幼儿学科学的后续探究性和发展性。
鸡蛋优秀教案篇4
目的要求
1、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2、乐意表述自己的想法,知道蛋壳易碎的特点。
准备
1、故事磁带,
2、一些清理蛋壳。
幼儿活动手册第20-24页。
内容与指导
一、半个蛋壳像什么。教师出示蛋壳让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们!老师手里有半个蛋壳,你认为它像什么?可以把它当成什么?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蛋壳,并运用经验大胆想象。
三、出示小老鼠头饰引导幼儿听一遍故事。
师:想知道小老鼠皮皮把半个蛋壳当成了什么了吗?我们请皮皮来告诉大家!
四、教师教师讲一遍故事并和幼儿一起讨论半个蛋壳最后的结果。
(1)教师生动的讲一遍故事。
师:皮皮把蛋壳当成了什么?
如果你是皮皮把半个蛋壳当成了什么?(在幼儿讲述蛋壳像什么的时候,教师应倾听幼儿的回答,并做出恰当的回应)
五、教师请幼儿阅读幼儿幼儿活动手册第20-24页。
师:蛋壳最后怎么了?为什么会碎?(蛋壳易碎的特点巧秒的隐含爱故事情节里,教师可在讨论时候引导幼儿清楚的感受到这一点。
六、引导幼儿说说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蛋。(轻轻的、小心的拿放,不乱扔等)
七、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鸡蛋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到学习应当从基本技能抓起,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2、应用综合识字法认识本课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感悟到课文内容,理解达·芬奇老师的话。
2、运用综合识字法识字。
教具准备:
1、白纸46张;
2、鸡蛋(10个);
3、生字卡;
4、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了什么?生:鸡蛋。师:我们来画鸡蛋好吗?在画鸡蛋前你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形状,看谁画得又快又像,开始吧!
2、生在纸上画鸡蛋。(师巡视)
3、展示:三张有鸡蛋的画。问:为什么画的形状不同呢?(分组交流得出结论)
4、师:是啊,同样的东西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学《画鸡蛋》,课文讲的就是老师要求达·芬奇学画从画鸡蛋学起的故事。板书课题《画鸡蛋》。你们想读读这篇课文吗?
点评:用画鸡蛋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同样的东西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是不同的。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二、读文感悟:
1、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不认识的字,学生也可以相互询问)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3、重点理解达·芬奇老师的话:
①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读?(自评、互评、师评)
②做小实验(分组合作):
a拿两只鸡蛋,观察比较是否相同
b再比较十只鸡蛋,找出完全相同的两只
c每人手里拿1个鸡蛋,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形状是否相同
d问:通过实验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每组派代表说)
③师小结:在所有的鸡蛋中,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就是同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也不一样,可见,画好鸡蛋并不容易。
④再读读达·芬奇老师的话。(大家评议)
⑤老师为什么总让达·芬奇画鸡蛋?(分组交流)
⑥师小结:老师要求达·芬奇学画要从画鸡蛋学起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告诉我们学习就要从基本技能抓起,同时还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点评: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课件演示、分组合作探究、评读、分角色感情朗读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达·芬奇老师的话,使学生懂得学习要从基本技能抓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
三、自主识字
1、师:同学们读课文读得很认真,那么课文中的字你们都认识吗?让我来考考你们吧!
2、测读生字:师抽出生字,生不会读就摆摆手,老师把这类生字贴在黑板上。
3、重点识记较难生字:
利达简单别度就许件
①分组进行识字(教师巡视指导)
②小组派代表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教师及时表扬用识字方法识记的同学)
4、再测读生字(重点:较难记的生字)
5、练习说话:读读认认以下词语:完成、简单、容易、相同、观察、练习、许多、非常
你愿意用你喜欢的词造句吗?
点评:用测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重点识记较难记的生字,学生印象深,便于记忆。引导学生用喜欢的词造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完成了从字——词——句的训练。
四、指导写字:
1、观察:本课七个生字,说说哪个字最难写?
2、重点指导:就、练、许、非
3、按“观察——提醒——描写——评议”四个步骤来进行
例:就
①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提醒:哪一笔易写错?
③描写:先描范字,边描边说笔顺、笔画,再写一写。
④评议:(师生评议、自评)
点评:重点指导学生感到写起来有困难的字,再通过“观察——提醒——描写——评议”四个步骤来进行写字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喜欢?你有什么收获呢?
1、分组交流
2、指名说一说
六、作业:自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