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资料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大堤曲》原文翻译赏析

来源:网友 时间:2022-11-14 手机浏览
出自唐代李白的《大堤曲》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译文
汉水绕着襄阳城,大堤上春暖花开。
在大堤上想起了与佳人相会的日子,不禁望着蓝天白云而热泪盈眶。
本是多情的春风,如今也显得无情起来,将我的好梦吹散。
梦中的眼中人不见了,想给她寄个音信,也因天长地远,而无法到达。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诗开篇即写大堤。大堤东临汉江,春来堤上百花盛开,堤下绿水溶溶。一个暖;字复盖着江水、江花和岸上的千家万户,自然这其中也有遍历名山大川远道而来的李白。这里,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李白《襄阳曲四首》其一);水绿沙如雪;(其三)。触处生春,不禁撩动人的多感心怀。所以这个暖;字又有很重的感情分量。于是自然地转入下面的抒情: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旧时以佳期;指男女的约会。《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王逸注:佳,谓湘夫人也。;约而不得见,因此泪向南云满。;晋&陆机《思亲赋》云:指南云以寄钦,望归风而效诚。;陈&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云: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陆云《九愍》:眷南云以兴悲,蒙东雨而涕零。;南云、归风、东雨,本是寄兴之作,后人引申为思亲和怀念家乡之词。这里似用前人诗意。不过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此诗与李白《寄远十二首》其五诗只前三句文字不同,该诗云:远忆巫山阳,花明绿江暖。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写所思之人在巫山,巫山在襄阳南,故云南云;。李白两次漫游都到过湖北,这位念远之人,可能就是他自己。但也不妨看作是泛指。旧时襄阳,不仅为商业重镇,且为南北交通要衢,往来伫足人多,送往迎来的人也多。李贺《大堤曲》便说: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那么,思乡念远的实不止李白一人。

  望南云,热泪盈睫,佳期;既误,结果只有寄情于梦。可是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从岑参的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春梦》)的希望终于得在梦中实现的欣然快意,到张仲素的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的梦后仍未能忘情,梦中相会,确实给了人们无限安慰。如今却是由于春风无情,吹破幽梦,使人不能长在梦中相会。古乐府《子夜春歌》: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与此两句含意相反,而遣词造语上却不无影响。散;一作断;。断,截断,折断。杜甫《哀王孙》:金鞭折断九马死。;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意象。散,表示逐渐散开,逐渐远去。吹;而散;,则梦在脑海中是一点一点淡化,最后无影无踪了。梦;之于人,事实也是这样。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微露谴责意。这里说春风复无情;,复;者,又也。无情;,已令人难堪,何况其复;!表面上不见怨意,实际怨怀尤深。这个复;字上与泪向;紧相呼应,下启结束二句: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眼中人;指所思者。佳期误,梦魂散,音信断。这一连串的打击,岂不令人黯然神伤!这种境况,在不少诗人笔下是会写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但李白表现得雍容和缓;(朱熹语),神清骨秀,正是幽秀绝远俗艳;(《唐宋诗醇》)的。

  这首小诗意似直述,笔实曲折:先地点,后时令,从一个暖;字中暗传出春来人的感情的跃动。接下六句,情思绵绵,直至尾句。佳期;二句,似见离乡远别的客子伫立大堤上,目送南天云彩,魂为之销。春风;二句折回,此情此景,似是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那也许是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韦庄)吧?诗人没有说,妙在可引起读者种种揣想。意味隽永。最后结以天长音信断;,更觉余味无穷。楚天辽阔,百花竞放,百鸟争喧,雁鸣晴空,人却是别一番心情。此刻,断;者,音信也;而情,不仅未断,却更绵邈无尽了。天才纵逸的李白,即使从这首短章中,也可看出它的情深意远,婉转流丽,完全超脱六朝乐府的轨辙;,而使古今诗格于是一大变;(胡应麟《诗薮》外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