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资料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喜外弟卢纶见宿》原文翻译赏析

来源:网友 时间:2022-11-19 手机浏览

出自唐代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译文
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
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
自惭这样长久地孤独沉沦,辜负你频繁地来把我慰问。
我们是友生来就有缘分,更何况你我两家还是表亲。


鉴赏

作者:佚名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从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情谊),况是蔡家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说,这首诗前半首写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一格;。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自从宋玉《九辩》提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落叶,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比兴兼用,所以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其实,三诗之妙,不只是善于状景物,而且还善于设喻。司空曙此诗颔联之所以为优;,在于比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虽然这两层并无比;的作用,却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说:‘雨中‘灯下虽与王摩诘相犯,而意境各自不同,正不为病。;王维《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两句纯属白描,是赋体,并不兼比;不仅意境不同,手法亦自有别。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语虽近似司空曙,但手法也并不一样,这里只写灞上秋居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情景,不曾以树喻人,没有比的意思。司空曙雨中;、灯下;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