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翻译赏析
出自宋代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赏析
作者:佚名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