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登车盖亭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蔡确)
朝代:宋代
作者:蔡确
原文: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翻译参考:
注释⑴车盖亭:在湖北安陆西北。
⑵书:蔡确诗有卧展柴桑处士诗;之句,或以为书;即指陶渊明诗集。解为一般书史亦可。
⑶莞(wǎn)然成独笑:《楚辞&渔父》:渔父莞尔(犹‘莞然)而笑,鼓枻(桨)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屈原)言。;王逸《楚辞章句》注云: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莞然,微笑貌。
⑷沧浪(láng):即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书&禹贡》:嶓冢导漾(水),东流为汉(水),又东为沧浪之水。;汉水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
白话译文
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抛书一旁渐入悠长梦乡。
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把世事细细思量,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回旋在沧浪水上。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蔡确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丞相)。神宗死,哲宗继位。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军器监之狱;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湖北安陆),夏日登车盖亭,作了十首诗,此其第二首。《尧山堂外记》载:时吴处厚笺注以闻,其略云:五篇涉讥讽。‘何处机心惊白马,谁人怒剑逐青蝇以讥谗谮之人;‘叶底出巢黄口闹,波间逐队小鱼忙讥新进用事之臣;‘睡起莞然成独笑方今朝廷清明,不知确笑何事。;
文学赏析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这两句说:游亭之后,便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卧展柴桑处士诗;),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美美地睡了一觉。诗人是夏日登车盖亭;的,因而,读了纸屏、石枕、方竹床;,写得气清意爽;读了手倦抛书、午梦长;,表现了诗人闲散之态;并且从午梦长;中,还透出一点半隐半露的消息,这要联系下文来理解。
睡觉莞然成独笑;,梦醒之后,诗人莞然独笑;,是在午梦长;中有所妙悟,从而领略到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诗人所读的书,是柴桑处士诗;;诗人所作的梦,也是耕樵处士之梦;梦中是处士,醒来是谪官,他想想昔为布衣平民(持正年二十许岁时,家苦贫,衣服稍敝。;事见《懒真子》),鸿运一来,金榜题名,仕途廿载,官至丞相,后来天翻地覆,谪居此地,如同大梦一场。由此,他想到了归隐;想到归隐,马上便有隐者的呼唤数声渔笛在沧浪;。而听到了数声渔笛;,他的归隐之情就表现得更加强烈了。
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首《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首诗一方面明示作者万事不关心;,一方面又描摹了他聆听渔歌入浦深;的情状,所以归隐的题旨比较明显。而蔡确这首诗,却仅以莞然独笑;、数声渔笛;揭示主旨,这就比王维之诗更形委婉;更具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王逸《楚辞章句》注: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描写闲散生活,委婉抒发归隐之志,便是这首诗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