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王昌龄)
年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①东京:指洛阳。府:指河南府,治所在洛阳。綦毋潜: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李颀: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白马寺:中国古代名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时,在今洛阳市东。诗题下全诗校:一作同府县诸公送綦毋潜李颀至白马寺。;
②上东门:洛阳城东三门之一。
③即棹:犹就船、登舟。
④赤岸:全诗校、:一作远峰。;
⑤薄宦:谓仕宦不通显,职位卑微。机括:机,弩的发箭器;括,箭的末端。张弩发箭,以括入机,机动即发。因用以比喻治事的权柄。
⑥即:全诗校:一作复。;淹留:滞留。
⑦吴县:春秋时吴王所都。此时昌龄被贬为江宁丞,江宁地处吴地,这里吴县即指江宁。
作者:王昌龄
原文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翻译参考:
注释①东京:指洛阳。府:指河南府,治所在洛阳。綦毋潜: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李颀: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白马寺:中国古代名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时,在今洛阳市东。诗题下全诗校:一作同府县诸公送綦毋潜李颀至白马寺。;
②上东门:洛阳城东三门之一。
③即棹:犹就船、登舟。
④赤岸:全诗校、:一作远峰。;
⑤薄宦:谓仕宦不通显,职位卑微。机括:机,弩的发箭器;括,箭的末端。张弩发箭,以括入机,机动即发。因用以比喻治事的权柄。
⑥即:全诗校:一作复。;淹留:滞留。
⑦吴县:春秋时吴王所都。此时昌龄被贬为江宁丞,江宁地处吴地,这里吴县即指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