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3篇)
初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思路与要求,紧紧围绕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任务,努力探索、实践既符合学科教学特点,又切合高效课堂教学精神的教学新模式,推动学科教师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在此基础上,积极谋划、制定体现高效课堂教学精神的学科建设规划。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
5、大桥南路校区、姜家园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的教师进一步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历史的学科成绩。
三、具体工作安排:
月份
具体工作内容
九月
5、初二年级校内公开课。
十二月
1、配合学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科竞赛活动。
2、配合学校完成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
3、初三年级校内公开课。
4、集体备课,讨论“导学案”的编订情况。
一月
1、完成新课教学,做好复习迎考工作,
2、组织检查各年级教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和集体备课情况。
3、组织期末阅卷工作和期末成绩的分析工作,备课组统一布置假期作业。
初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教研组以学校教学工作要求为依据,以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按学校教研室、教务处、各处室的工作部署,围绕新课标,以三考为核心,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全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教研目标:
5、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文化成就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教材主要内容概括
第一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国家;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第二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三课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三课告别野蛮。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
第三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二课欧洲中世纪与文明;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种性。
第四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流天下;第二课汉唐盛世;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四、课时安排及措施
本教材授课42课时,复习6课时,测验6课时,机动6课时,总计60课时。
措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及时调整课程的浅,难程度,深入了种学习情况,按学习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难度适应,瞄准把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学有作用,尽量做到教学相长。
初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篇3
一、工作思路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加强新型历史教师队伍建设为本,以推进历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深化历史课程与教学改革为主旋律,以科研兴教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围绕即墨市教体局工作计划,深化历史学科教研工作。
二、工作目标
加强新课程校本培训。充分利用自我研修和学科教研活动,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将新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植于全市历史教师心中,以区片、学校为学习型组织,加强“校本培训”和“自我培训”,帮助教师把握实验教材的特点,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新颖教学方法,大胆实践新课程评价制度,努力推进新课程的发展。
加强到教学一线去调研和指导。本学期将充分调动联组成员的力量,定时间、定责任、定对象深入学校,同教师们一道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及时搜集全国中学历史教学信息,为全市历史教学提供服务。
认真抓好“中考”总结工作,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20__年中考说明。
三、具体措施
(一)常规教研
1、9月,组织联组公开课活动,确定公开课与研究课人选,传达计划。
2、10月——12月,集中全力开好公开课。
(二)教育科研
根据青岛市历史学科教研计划,抓好“十一五”重点课题的实验工作,进一步细化课题实验,责任到人,分类推进,重点突破。
(三)队伍建设
1、抓初中课改队伍建设:以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和直升生考试为核心,研究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扎实有效地提升初中课堂教学的质量。
2、抓青年骨干教师建设:引导教师立足实际,以校为本,校本教研,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课改挑战的有战斗力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四、教学环节要求
1r备课:
①教师要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②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③每节课的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④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2、上课:
①提倡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
②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力争准确、简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3、批改
有练则改,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状况和学科能力的情况。
4、辅导:
①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上好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