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做法15篇
粽子的做法篇1
过几天就进入端午节的公共假期了,对于忙碌的我们又迎来一个三天假期,可以趁机休息一下,走亲访友了。那既然是端午节,对于家家户户这节日美食--粽子当然必不可少。今天咱就来说说这好吃的粽子。
一。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五月初五是祭奠中华民族图腾神龙最为重要的节日。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祭奠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后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还准备了饭团、鸡蛋、雄黄酒等食物丢进江中,目的是为了让鱼虾蟹吃饱了以免伤害屈大人。以后每年这个日子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二。健康吃粽子
1.注重高纤:
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2.少油低热量:
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营养成分的标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钠含量,但消费者常误以为营养标示上的数据就是一个粽子提供的热量与营养素,正确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与一个粽子的实际重量去换算。因此,养成阅读营养标示的习惯,购买符合个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让这个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3.食物搭配:
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
4.适量:
不宜吃太多,吃后不能立刻喝冷水,粽子是糯米做的性热,遇冷凝结不消化,腹胀。
三。肉粽的做法
1.选用7~10厘米宽的伏天粽叶,放在开水锅内煮3~5分钟,使其回软,捞起用清水洗净,沥干
2.糯米放入淘箩,用清水淘净,连箩静置约15分钟,沥干水,将米倒入木盆内,加入糖20克、盐15克及酱油50克拌匀
3.将猪腿肉去皮,按横纤维分别肥瘦切成长方小块(每块约重20克),放入大盆,加糖7克、盐10克及味精、白酒,反复搓擦,使用料渗入肉内,直至泛出白沫时止
4.左手拿粽叶2张,毛面朝下,宽度1/5相叠,右手另拿1张粽叶,光面朝上,约1/3相叠接在左手粽叶的尾部将粽叶接长,在总长的2/5处折转,两边相叠约3厘米成漏斗状
5.左手托握粽叶,右手放入糯米40克,肉3小块(二瘦一肥)按瘦、肥、瘦顺序横放米上,再盖上糯米60克,铺平,将长出部分的粽叶折转,盖住米,包成囚角矮壮长方枕头形,用绳绕折至八成紧即可,照此法逐一包好
6.锅中放水烧沸,然后将包好的粽子下锅,水面要高出粽子约3~5厘米,用竹架和石块放在粽上压实,用旺火煮2小时,再用小火煮1小时即熟。
粽子的做法篇2
主料:糯米一小盆,花生适量,赤小豆适量,粽叶20片,火腿一根,五花肉300克
调料:食盐,料酒,生抽半勺,老抽半勺,白糖一大勺,五香粉一小勺,花椒粉少许
1、五花肉切大片用生抽、老抽、料酒、白糖、花椒粉和少量五香粉提前腌制一晚入味
2、红豆、花生浸泡六小时以上,加入糯米中拌匀,粽叶剪去两头,备好所有用具
3、火腿洗净后煮20分钟去除多余的盐味的油脂,切大块
4、将粽叶浸泡后刷洗干净,放入大锅煮约10分钟,棉线一同煮开消毒
5、糯米洗净浸泡两小时后沥水,拌少许油和盐备用
6、取粽叶卷起来,先放糯米,再放五花肉和火腿,再放满糯米,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形状包粽子
7、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入大锅中隔水蒸,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3个小时左右
粽子的做法篇3
食材主料
糯米1000g
辅料
粽子叶40片、马莲40根、蜜枣40颗、红豆适量、黑豆适量、绿豆适量、双色豆适量、紫米适量、粘玉米碴适量、燕麦米适量、大黄米适量、麦芯米适量、薏仁米适量、花生适量、粘高粱米适量、黑米适量、葡萄干适量
步骤
1.根据自己家人喜好选择杂米种类。
2.准备的糯米和葡萄干。
3.我称量了1000克糯米,搭配了400克的杂米,以黄米居多。
4.糯米用清水提前一天浸泡(最少4个小时)。
5.杂米混合在一起,没有跟糯米放在一起。用水浸泡一宿。花生和黑米质地比较硬,也可以煮熟后放入其中。
6.用清水冲洗两遍控干水份。
7.把糯米和杂米混合在一起。
8.拌合在一起。
9.放入清洗干净的葡萄干,搅拌均匀。
10.叶子和马莲提前一天浸泡,剪掉叶子的硬梗,叶子卷成漏斗状。
11.放入适量杂米。
12.放入一个蜜枣。
13.覆盖上杂米。
14.把上面的叶子压在米上面,多余的叶子缠裹粽子。
15.用马莲缠绕紧实。
16.放入锅中煮4小时。或用高压锅压制1小时左右。
小贴士
1,粽子叶可以提前一天泡好,也可以现用现煮。根据个人喜好
2,糯米尽量提前一天泡好(最少浸泡4小时)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粽子口感更Q弹软糯
3,个人觉得花生口感偏硬了些,建议提前把花生煮熟也可以。
4,在五谷杂米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个人家喜好而定。
5,一定要煮透糯米才能达到软糯的效果。一定要包紧包严,避免煮的过程中漏米。
6,热食养胃,口感软糯。冷食伤胃,口感Q弹。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吃法。
粽子的做法篇4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面,粽子都是直接煮着吃或者是蒸好了之后直接吃的。其实,粽子的吃法远不只如此。那么粽子除了直接吃,还有哪些吃法呢?其实,用粽子来做菜肴也是相当的美味的哦!
红烧排骨粽子
红烧排骨是一道很家常的菜肴,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很喜欢吃红烧排骨。不过,如果提到红烧排骨粽子这道菜,估计知道的人就没有多少了吧?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红烧排骨粽子的具体做法吧。
首先,要先将准备好的粽子煮熟,然后把水晾干,之后去掉粽叶,把煮熟的粽子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块儿,然后在油锅当中煎成金黄色。之后,在锅中加入冰糖、葱花、排骨和姜片,一起来爆炒。之后,再加入一些料酒和来抽,均匀翻开之后,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把排骨和粽子在锅中闷一会儿,闷烂之后,再用锅铲翻炒一下,炒均匀之后就可以出锅了,然后在装盘的时候,在粽子上面撒上葱花和芝麻,这样就是色香味俱全了。
脆皮黄金粽
脆皮黄金粽是一道听起来就让人流口水的粽子,这道菜不仅可以保持粽子的原味,还可以让粽子的口感更佳。
和红烧排骨粽子一样,要做脆皮黄金粽子的话,也是需要先将粽子煮熟的。煮熟之后,剥去粽叶,将粽子切开切成小片。然后在热锅中加入油,最好是不粘锅,煮起来会比较方便,然后把油烧热,之后把切好的粽子倒入锅中来煎,一直煎到粽子呈现金黄色,就可以关火出锅了,出锅之后,趁热在上面撒上一点香喷喷的芝麻,味道就更加的好了。
凉拌甜粽
在陕西的一些地方,用蜂蜜或者是白糖来凉拌粽子可谓说是相当的欢迎的,很多人提到陕西的凉拌粽子,都是赞不绝口。最主要的是,凉拌粽子可是相当的简单的呢。
首先需要先将粽子蒸熟或者是煮熟,之后将粽子上的水晾干,然后去掉粽叶,把粽子放凉,之后,在放凉的粽子上淋上蜂蜜,或者是撒上白糖,然后用刀把粽子切成小块儿,一块儿一块儿的吃,味道可谓说是太美妙了,当然,这种方法只适合做糯米粽,其他的粽子特别是咸粽就不太适合了呢。
鸡蛋粽子饼
对于喜欢吃甜食的人来说,鸡蛋粽子饼可是不可多得的选择哦,在端午节的时候,吃鸡蛋粽子饼不仅可以品尝但粽子不同的风味,还可以一饱口福。现在我们就具体的来看一看鸡蛋粽子饼该怎么制作吧。
首先,要先准备好面粉和水,打成面糊。然后把鸡蛋打好,直接倒入到面糊当中,然后在里面加入盐、鸡精和胡椒粉等调味料。然后把粽子煮熟,之后把水控干,然后把粽子切碎,之后直接放入到鸡蛋面糊当中搅拌。然后把煎锅烧热,直接放到锅中去煎熟就可以了。
如果说在端午节的时候,你想吃到更加独特的粽子的话,那么这些菜谱可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哦!如果在端午节的时候,你的粽子实在是吃不完了的话,那么用粽子做这些菜肴也是很好的选择哦!
粽子的做法篇5
食材主料
糯米750g、豆沙馅750g
辅料
粽子叶适量、水适量、线绳少许
步骤
1.将糯米放入容器内
2.放入清水浸泡十小时以上,我是前一天晚上泡的,第二天制作
3.粽子叶也用清水浸泡
4.然后用锅煮15分钟,捞出备用
5.取一粽子叶,卷成三角型,将糯米放入一半
6.再放入豆沙馅
7.然后上面再填满糯米
8.将上面的叶子按在米上捏紧,包裹好
9.然后用线绳缠紧
10.打好结即做好一个粽子了
11.将所有粽子做好后,放入高压锅内,加水没过粽子
12.大火上汽后再煮25-30分钟,关火后再焖10分钟,然后就可以食用啦
小贴士
糯米根据米的吸水性,选择的浸泡和煮制时间不同;
为了防止粘连粽叶,可以在煮叶子时滴少许油。
粽子的做法篇6
材料
用量
粽子2个
五花肉500克
香葱2棵
干辣椒2颗
八角3颗
香叶3片
冰糖
生抽
做法
粽子用水煮好.
剥去粽叶,将粽子切块.
五花肉切块,用水浸泡,中途换几次水,以便去除血水.
锅内放适量的油,待油热,放入粽子煎制.
煎制表面金黄,盛出,沥干油份,备用.
香葱切葱花.
干辣椒切段.
另起一锅,锅内放入少许油,待油热,小火,放入冰糖.
小火熬成糖浆.
放入葱花和干辣椒段.
将五花肉块倒入锅中,翻炒至糖浆均匀上色.
加入开水至刚刚没过五花肉,大火将汤汁煮沸,盖上锅盖,转小火,焖40分钟.
打开锅盖,向锅中加入粽子.
大火收汁儿,撒葱花即可.
粽子的做法篇7
第一步
粽子是提前包好,放在冰箱中冻起来了,想吃来就解冻一下,然后再放热水中煮几分钟就可以吃了,如果想吃的朋友很懒的话,就可以从超市中买做好的粽子吧。把粽子准备好,吃我少拿出来多少,在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粽子放在蒸锅中,等粽子蒸熟之后,把粽子剥掉外皮(蒸熟之后,放在冷水中,可以方便大家剥掉粽子的外皮哦)然后把粽子切成小块备用。
第二步
准备一个干净的锅,在锅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开小火慢慢煮,这时加入红豆沙,想吃甜的可以多放一些红豆沙。(可以用红豆和白糖做好红豆沙,自己在家做的红豆沙健康,不用担心健康的隐患了)。
第三步
奶锅需要开小火慢慢煮,千万不要大火啊,可以用小勺子不停的搅拌,否则会糊锅的,想吃美食就不要着急,慢慢来吧。
第四步
等到牛奶锅慢慢冒出小气泡时,这时就可以加入切好的粽子块了,这时就需要可以改成中火煮了,大概煮个2分钟就可以了出锅吃了,因为粽子已经是蒸熟的了,不用担心它是否熟透了。煮好的红豆粽子汤可以盛出来食用了。
粽子的做法篇8
食材主料
糯米500g、蜜豆400g
辅料
粽子叶15片、马莲15根、筷子1根、豆沙适量
步骤
1.准备的红豆粒和红豆沙
2.糯米称量好,用冷水清洗干净后,浸泡一宿(最少4小时)
3.把蜜豆粒倒入控干水份的糯米中
4.拌均匀备用
5.粽子叶和马莲提前一天用清水浸泡。或是在用之前用开水煮5分钟,剪掉前面的大梗
6.把叶子卷成细锥型
7.放入少了糯米,用筷子向锥尖按压糯米,使其更加紧密
8.再放入少了糯米和蜜豆粒
9.放入豆沙(豆沙可以提前团好,也可以直接从袋子口中挤出来)
10.再铺上一层糯米覆盖住豆沙
11.把上面的叶子压下来
12.多余的叶子折到一边
13.用马莲缠绕住粽子
14.全部包好
15.放入锅中煮3-4个小时
16.冷却后捞出,用清水冲凉
小贴士
1,粽子叶可以提前一天泡好,也可以现用现煮。根据个人喜好
2,糯米尽量提前一天泡好(最少浸泡4小时)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粽子口感更Q弹软糯
3,蜜豆和豆沙可以自己加工。
4,锥尖部位一点要填满米,整个粽子才能饱满
5,一定要煮透糯米才能达到软糯的效果。一定要包紧包严,避免煮的过程中漏米。
6,热食养胃,口感软糯。冷食伤胃,口感Q弹。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吃法
粽子的做法篇9
长粽
特色:这种粽子多见广西等地,一般用粽叶包裹,粽叶非常宽大,像芭蕉叶一般,这样可以在其中放入丰富的馅心,之后用绳子捆绑,形状虽然一般,但味道绝美。
包法:
1、将粽叶平放在桌子上,折起一个边,用手压实。
2、叶子两端分别向中间折,用手压实后,叶子呈长信封状。
3、将糯米放入折好的粽叶当中。
4、将另外一边向下折,完全将糯米包裹住。
5、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北方四角粽
特点:
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区非常流行,个头不是很大,为斜四角形,多以小枣、豆沙做馅,也可以适当放一些果脯蜜饯等。当然也可以蒸完全的白粽,蒸后可以直接蘸食白糖。
包法:
1、取两篇粽叶,搭在一起叠压。
2、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3、在圆锥状的筒中装入糯米。
4、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为止。
5、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
6、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三角粽
特点:
三角粽的形状比较好看而且特别,可以制作成甜、咸两种口味,蛋黄、叉烧、蜜枣都是不错的馅料。
包法:
1、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2、在圆锥的筒中装入糯米。
3、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
4、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的粽叶都折好。
5、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牛角粽
特点:
牛角粽在广东的河源等地比较流行,尖尖的像极了牛角,粽子古代的时候叫做“角黍”,这可能是和古代粽子最相像的一个品种了。
包法:
1、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2、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3、在锥筒中填入糯米。
4、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5、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6、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粽子的做法篇10
潮汕粽子的材料:
粽叶、咸草绳、五花肉、蘑菇、花生、虾米、糯米、腊肠、鹌鹑蛋、蒜头、五香粉(配料:最主要是自己口味轻重,下多少量自己要掌握。)
潮汕粽子的做法:
1、粽叶和咸草绳先煮一下(三分钟左右),粽叶颜色变青绿色即可,然后用清水洗两遍,晾干待用。
2、五花肉洗净,擦干水分,切成约1.5cm宽、2.5cm长,大小一致。再倒五香粉、酱油绊均匀。
3、蘑菇用水泡过后,把水挤干,切成1/4的大小,再倒点酱油,淹一下。
4、花生用水小煮一下(花生没有那苦涩味)用清水冲一下,晾干。
5、糯米用清水洗三四遍(确定没有沙粒),然后晾干,接着倒点花生油(待会糯米比较香)、盐(多咸自己下)、花生绊均匀待用。
6、粽子的包法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枕头形的,像我们的就是菱形的。
7、包好的粽子用高压锅大火煮八分钟,再用小火煮四十分钟就好了。
粽子的做法篇11
1安徽伏箬3张,经水煮沸回软,洗净沥干。糯米100g淘洗清洁,晾干水分,加入适量白糖、精盐和特鲜酱油拌匀。
2猪后腿瘦肉60g按横纤维分别切成“两精一肥”长方形3小块,加入适量精盐、白糖、烧酒,反复搓擦,使调味品充分进入肉内。
3将箬叶叠拢,放阔接长,在总长度的2/5处折转成漏斗状,放入糯米40g,将肉按精、肥、精的次序横放在米上,再盖上糯米60g铺开,随即把长出的部分箬叶折转覆盖,包成四角矮壮长方的枕头形,然后用绳草捆扎定形。4下沸水锅中,水量以超出粽子10%为度,上面加物压实,先用旺火烧煮2小时,再添加清水煮沸,撇去浮油起锅。
成品形态美观别致,箬香芬芳和润,肉质酥烂嫩鲜,肥糯可口不腻,若用筷夹分四块,块块见肉,具有江南独特风味。
粽子的做法篇12
食材主料
圆粒糯米750g
辅料
和田大枣适量、粽子叶适量
步骤
1.干粽叶、圆粒糯米
2.和田大枣适量,比一圆硬币还大好多
3.*糯米浸泡10小时沥干水备用
*枣洗净入开水锅煮1分钟,关火后浸泡10—15分钟(依枣的干湿情况增减时间),泡软即可,捞出备用。
*干粽叶入开水锅中煮1分钟关火,在锅中浸泡。泡软后捞出冲洗干净备用。
4.取一片粽叶中间处对折,内侧叶边搭合,使其前端呈尖角状,左手虎口处握住,在尖角处放入一粿大枣左手虎口处握住,注意手指不能松开哦
5.填入少许糯米,放入2枚大枣
6.再填入适量糯米使其呈九分满状
7.叶尾处向虎口方向折叠,长出的部分回折包裹严实,不露出米来,手握住粽子叶防止散开
8.用棉线绳拦腰捆扎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9.入高压锅,加水与生粽平齐,水烧开后加压力阀中小火煮30分钟关火,半小时后打开。若不急吃可尽量多些时间浸泡在锅内,粽味更足。
10.煮好捞出的粽子
11.来张特写
小贴士
*糯米一定要提前浸泡,这个季节浸泡七八小时,以米粒用手一捻即碎为好。若时间久还不及包,要及时将泡米水换掉,防止气温高时泡馊了米。
*煮好的粽子要在汤中浸泡至自然凉食用为宜。
*食用不完的粽子可直接浸泡在清水中保存;或入保鲜袋放冰箱冷藏短时间保存;或冷冻可长时间保存
粽子的做法篇13
肉粽子的材料
鲜肉,生抽,料酒少许,白胡椒粉,耗油一点,糯米2公斤,盐,老抽,素油
肉粽子的做法
1.准备工作。头天晚上把鲜肉处理干净后用生抽和料酒少许白胡椒粉一点耗油腌制起来,冰箱保存。五花肉我不喜欢,太油了,腻!我一直用梅头肉,就是肩胛肉,肥瘦相间的正合适。
2.这个肉腌制最长时间是三天。就是说极限是可以提前三天准备,入味。当天腌制就制作的粽子味道和口感都差很多。
3.然后就是头天晚上把2公斤的糯米冲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糯米泡过夜后包制的粽子不会太紧实,这也是我要的口感,如果真的要很结实的粽子,缩短浸泡时间,不要短于6个小时为好。
4.要制作的当天,把糯米控干水份----一般为用镂空容器1个小时。2公斤糯米的调味口诀是:【1+2+3】=====【一汤匙tablespoon盐+2汤匙老抽+3汤匙素油】。这里用老抽,千万不可用生抽。因为老抽比较上色而不那么咸还带有甜味,这个分量与盐配合正好。
5.加油才使糯米不会沾在棕叶上也弥补了些肩胛肉少肥油的缺。把糯米和调味料充分拌匀,美味粽子基本在向你招手了~~
6.一般如果买的是干燥的棕叶,有时间隔夜用冷水浸泡后清洗干净是最能保持棕叶清香的方法。没有大容器没有时间的时候就烧开大锅的水,干棕叶放下去再水滚1分钟到2分钟就可以冲洗了。
7.然后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包粽子罗。
8.煮制时间。高压锅上汽后中火保持喷气30到40分钟,关火后焖到凉透即可。普通锅烧开水后转小火保持水滚状态2.5到3个小时。
粽子的做法篇14
基本规则
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
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几种粽子的做法
1.台式粽子
材料:长糯米、猪肉、香菇、咸蛋黄、酱油、糖、五香粉、盐、粽叶、粽绳。
做法:将糯米洗净,泡3小时备用;把猪肉切成长约4公分,宽2公分的长条;香菇泡软后,去蒂切成条状;再将猪肉、香菇以酱油、五香粉、盐、糖等调味料腌2小时;咸蛋黄切半备用。
洗净粽叶及粽绳,取2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猪肉、香菇、咸蛋黄等馅料,再加上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做好后放入锅中,以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2.绿豆鸭蛋粽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3.陈皮牛肉粽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4.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5.健康素粽
材料:三宝米(煮熟)3碗、棉绳1米、萝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叶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黄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调味料: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酱油1/4小匙。
2、盐、白胡椒粉、素蚝油各少许。
做法:
1、将粽叶以热水煮8分钟,洗净擦干水分备用。
2、萝卜干泡水10分钟后切碎并挤干水分;香菇泡软切块;栗子泡水2小时,香菇、栗子蒸熟(约15~20分钟)。
3、先将碎萝卜干、香菇丁及调味料(1)炒香备用。
4、煮好的三宝米加入调味料(2)拌匀。
5、粽叶2片重迭,卷成尖桶状,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宝米,再放入1小匙碎萝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黄、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宝米,稍压一下,包成粽状,用棉绳捆紧。
6、置入蒸笼蒸10分钟即可。
鱼香荷叶粽
材料:三宝米1杯、糯米1/2杯、鱼肉80克、萝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虾米5克、姜片3片。
调味料:酱油2大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洗泡好的三宝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电饭锅中蒸熟(非电子锅,外锅加水1/2);荷叶泡水备用。
2、鱼肉洗净,切片;萝卜干末洗净,沥干水分;香菇对切泡水至软;虾米洗净备用。
3、锅烧热,入油将虾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备用。
4、锅烧热,入油将姜片炒香后,加入鱼片及调味料以小火煮101分钟。
5、取小蒸笼铺上荷叶,放入煮熟的三宝糯米饭,再放入做法(3)与(4)之材料,续加入三宝糯米饭,将荷叶包好,置电饭锅蒸熟(外锅加1/2杯水)即可。
肉粽
A、5斤香糯米,用(不能过凉或过热,水温以手感有些热但可以接受)温水浸泡糯米2、3个小时(期间挠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个小簸箕或过滤篮滤干水分。
B、2斤去皮绿豆,以同样的温水同样的时间浸泡,滤干水分。
C、2斤半肥瘦猪肉(单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够香),把肉切成宽2cm、厚1cm、长10-15cm条状,接下来放入少许精盐、味精(鸡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调料并用筷拌匀待用。
D、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E、把棉线剪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腿上(膝盖处)放一条毛巾以备弄湿衣物。
F、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绿豆,接着是放肉条,放同等绿豆于肉条上,再填123克米盖住绿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H、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红枣粽子
弄清肉粽的做法后甜枣粽子并不是很难啦。最大差别:枣子用温水泡好去籽剪成豆大颗粒,然后与滤干的糯米混匀,至于调料方面,喜欢甜的可放些糖
1、糯米洗净后泡3个小时
2、粽叶用热水烫过洗净沥干
3、粽馅的调味:喜欢吃什么就包什么,咸的要先腌入味
4、将两叶粽叶折成漏斗状,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黄、板粟诸种馅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绳扎紧。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
5、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6、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小火煮2个小时左右即可。(其实时间长短关键是看你包的粽子的大小)
咸香鸡肉粽
用料:糯米600克、鸡肉800克、薯仔400克、虾米80克、蒜蓉1汤匙、生抽半汤匙、葱、盐、鸡精、生粉若干、粽叶适量、粽绳适量。
做法:
1、将鸡肉、薯仔和大葱头剁碎,加入盐、蒜、鸡精、生粉等调料拌匀。
2、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烧热锅,用葱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做法1中扮匀的馅料,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如果是普通煲须煮2小时左右。
正宗金牌裹蒸粽
用料:
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莲子4粒、虾米10克、绿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叶1张、干竹叶6片、干碱草2条。
2.咸蛋黄1粒、胡椒粉少许、芋头30克、排骨、肥肉约100克;五香粉、葱油、味精盐少许。
做法:
1.将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发起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个半小时以上,然后用胡椒粉、葱油、味精、盐来腌味。芋头切块炸过,备用。
2.将肥肉切块用五香粉腌味约30分钟。排骨切块用黑醋、酱油、盐、味精、面粉腌过备用。3、将荷叶对撕,粗面朝下,铺上3片竹叶,放一半的糯米。然后放入香菇、莲子、虾米、栗子、咸蛋黄、肥肉、排骨、芋头、绿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将另外3片竹叶盖上。
4、将荷叶左右两侧对摺抓紧,再前后对摺抓紧包成四角形,用碱草包紧打结即可。
5、用水煮粽子四小时即可上桌。
端午节的历史由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源于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1]。
“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追念历史人物说
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祭祀龙图腾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源于夏至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20xx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上,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说,又提出端午节即夏至。
端午十说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据《续齐谐记》记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说认为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六说认为梁宗懔《荆州岁时记》转述端午是为迎“涛神”伍子胥。《后汉书》中也写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后来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举行各种仪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说认为在《道书》中载有五月初五是为祭祀先祖日。
八说是据《会稽典录》一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寻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
十说是民间有一传说认为端午源于湖北沔阳沙湖曾有四位豪杰专门劫富济贫后遭当地官兵突袭围困而于五月初五投江而亡。当地民众万分悲哀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粽子的做法篇15
红枣粽子的做法:将香甜的红枣与糯米混合在一起,包裹起来,再用蒸或者是煮的方式让红枣变软,让红枣的香甜完全的融入糯米里面
红枣粽子的做法
原料:江米(糯米或籼米)0·5千克,小枣250克,苇叶60~80皮。
做法步骤:
1、先把江米淘洗2—3遍,用水泡3小时,捞出控去水分;接着将苇叶放入开水中煮透(煮的时间越长,苇叶越清香)
2、再放入凉水中浸泡;然后将3—4张苇叶错开包卷成三角形,在向其中装入约30克糯米后放入3粒小枣
3、再用约30克湿江米将枣盖上,最后用苇叶裹严,并用线绳捆好,如此将全部江米包完为止
4、最后将粽坯放入锅中,用石板压实,加入清水煮上2个小时,然后再添上水,上中火再焖1个小时,粽子即可熟透,将粽子投入凉开水中拔凉,即可食用。
红枣粽子
红枣的营养价值
大枣老少皆宜,尤其是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的理想天然保健品,也是病后调养的佳品。特别适宜慢性肝病、胃虚食少、心血管疾病、脾虚便溏、过敏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血管炎、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心慌失眠、贫血头晕等患者食用;此外,还适宜抑制肿瘤患者放疗、化疗而致骨髓不良反应者食用。
红枣粽子的包法
1、首先把买来的新鲜粽叶,洗净后提前放冷水里泡半天,在放到水里煮沸7-8分钟后取出用冷水洗一下,一来消毒,二来可以使叶子更软化不容易折,包时不易破裂漏馅,最后将两端多余的用剪子剪掉。
2、浸泡糯米和豆:提前一天用净化水将糯米洗干净后放在盆里面泡,水要没过米,泡米的期间要多淘两次不让它有酸味,可以使糯米泡透.豆类头天晚上泡好,最好煮一下(我都是把豆煮软了用)最后就可以将辅料豆,葡萄干,花生,红枣和糯米掺在一起包粽子了!(最好用熬粥用的小红枣和红皮花生)
3、开始煮粽子了,煮粽子最好用高压锅,(粽子不要超过锅内容积的三分之二),首先将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面加入净化水(如果没有净化水用干净的自来水也可以)水要没过粽子,开始大火煮开后转入小火在煮一小时左右。另外煮粽子的时间可取决你包的粽子大小而定。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