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电影观后感(精选6篇)
篇1
作者:刘洋洋
红色彼岸花,花瓣遍地撒;,期中考试过后,我观看了一部名为《金刚川》的电影,一座用战士血肉之躯搭起的桥,让我的内心受到巨大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开场,是一段70年前的历史,抗美援朝志愿军要通过一段地势险要,江水湍急之处,只有誓死捍卫唯一的桥,才能抵达对岸,到达战场金城。中国志愿军靠两台炮,一个团的战力加上工兵队,用尽全力打通去往金城的彼岸。而美军,不惜动用大量空军势力,对志愿军进行轰炸,采用延时炸弹对桥进行爆破,但桥一次次奇迹般的被修复,在物资极度匮乏时,志愿军用身体搭起一座人桥,鲜活的生命犹如瓣瓣彼岸花,散落遍地。
金刚川,金刚川,这岂止是一条江啊,这是战士的金刚躯啊,即使美军的航空技术发达,我们也用躯体硬生生扛下,即使毫无胜算,仍要放手一搏,将生命筑成通往金城的桥,通往胜利的桥
抗美援朝一战,志愿军战士用最差的武器,打最成功的战,凝聚一颗颗炽热的赤子心,用鲜血用生命用无畏的精神,把装备先进美国人轰出朝鲜,电影中;姓张名飞,字翼德,长板坡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这句话,不正是对志愿军战士的真实写照吗!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宁死不屈、英勇无畏的代表,他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用生命造就了新中国。我们也要铭记历史,继承他们不畏艰险,誓死卫国的精神。不要畏惧黑暗,因为你的身后,有耀眼的光芒,它会指引着你前行!
神迹篇2
作者:侯竣翔
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创造了神迹。
1953年中国抗美援朝,7月13日士兵们到达金刚川准备渡江。《金刚川》这部电影以我方和敌方两个视角将当时渡江建桥的场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邓超、吴京等实力演员的出演下,博得了众多眼球。
这部电影带给我很深的感触。工兵连的速度快的让人震惊,一座桥,建了被炸,炸后不到三个小时,当美国的侦察机去侦查时,他们已将桥修好,一次没炸毁,美国军队就继续炸,并埋下延时炸弹,桥一次次被炸毁,一次次修好。固然很累,但需坚持。因为大部队的人要渡江,保卫他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知道,保卫我们过江的人,并不只是那些修桥的人,还有许多人,许多我们不认识的人,他们都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守护着我们渡江。;躲避在树林中,草丛后的他们,也想过江,去打仗拿奖牌,可只能守护其他部队先行,但他们毫无怨言。坦率的他们,平时会为了一颗弹药而争吵,而当战友牺牲时,他们比谁都要难过。他们藏起心中的悲痛,继续战斗。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这是中国精神;飞快建桥、迅速修桥,这是中国速度。在美国的重重攻击下,桥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木桥转变为人桥,这是中国骨气。那群家伙怎么就炸不死呢?;这座桥怎么就炸不掉呢?;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至今都无法忘记那座人桥。;这是中国奇迹。
中国人民的精神,让外国一次又一次震惊,一次又一次大开眼界。在这次疫情中,中国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创造了神速。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拔地而起,仅需十天,这是外国想都不敢想的速度:中国:五天建一个医院。柏林:15年了还在建;奇迹的背后是那些默默付出的人。成功渡江的背后是那些昼夜不停歇,奋力扛起木板,当人桥的兵;医院迅速建成的背后是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工作的工人。事实上,哪有什么奇迹,只是那些平凡的人们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罢了。
那不是人类能够完成的事情;在大部队搭起人桥渡江时,美国的侦查机已侦查到这一情况,他是这样报道的:停止攻击吧,没有意义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是啊,中国人民的精神不是弹药所能摧毁的。中国人民不信神,但他们有神的能力,创造神迹的他们值得铭记。同样,作为祖国的新青年我们应发扬中国人无私奉献、砥砺前行的精神,铭记红色历史。
篇3
愿以光影点燃心中的火种
让英雄精神生生不息
致敬勇敢的中国人
题记
那一年,俺们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当听到电影《金刚川》中的这句旁白时,很多人或许会和我一样想着,这是一座什么桥?它到底有多重要?
金刚川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后一战,这一座桥成了志愿军前行道路的障碍。在渡江这一过程中,一直反复着修桥炸桥修桥;无数的血肉之躯在前赴后继中染红了。
令我最动容的是当时我军与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巨大,即使这样,我们也在一次次被炸毁桥后,重新建成。将美军三天也完不成的任务用了三小时完成。影片中外国人惊讶地说道:这座桥为什么怎么炸也不会断?;他的疑惑在看到战士们搭的人桥后得到了答案。
他被这种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所感动,这是自私的他们所没有的。事实上,这座桥是希望之桥,亦是信念之桥。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个甘于献身于革命事业的小人物都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桥,张排长和高班长在高射炮阵点上了火,使得美军来攻击他们,吸引火力。众人都说他们不想活了,可他们何尝不想活,但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维护国家利益。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拼,视死如归、不怕牺牲,这就是我们面对强敌时的精神。即使战到只剩一个人,也要向敌人开枪,哪怕满嘴鲜血也要吹响哨子。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争取了几十年和平发展的时间,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最后一发炮弹篇4
作者:蒋雨函
1953年,抗美援朝进入了最后的决战时期,谱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壮烈的一章。《金刚川》这部电影,在观众眼前再现了战士们同敌人顽强斗争,毫不气馁,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为了保证士兵能够安全过桥,不被敌人的飞机炸毁,高炮班的战士用仅有的两门炮守住自己的战线。张飞,一个普通的名字,作为班长,他担起了不可估量的责任用最后仅剩的一门炮,对抗敌人的战斗机。一架庞大的飞机扫射着密密麻麻的子弹径直向高炮冲来,他临危不惧,六点钟方向!快!;,一句句撕心裂肺的命令,使战友们也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砰!;比人还要大几倍的炮弹不偏不倚地摔在高炮及战士们身上,刚刚还明亮无比的空地,瞬间化为灰烬。
良久,张飞从地上抬起头来,战士们已经血肉模糊,自己也一样。但他没有放弃,坚强地站起来,忍着刺痛,撕了一块布条包扎起来!他望了一眼死去的战友,用一个胳膊,一条腿颤颤巍巍地爬上山,他要干什么?去拿最后一发弹药,与敌人做个了断!天色渐渐黑了,张飞拖着千疮百孔的身体,爬上七人才能使用的高炮架,从容等着敌军侦察机。忽然一束白光来临,他赶紧用仅有的一条腿转动大炮,迅速发射出去,那架侦察机迅速分成了两半,他成功了!只见他微微一笑,在猛烈的子弹中永远闭上了眼大部队也得以迅速过桥。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位位战士站在生与死的边界,只为大部队能迅速转移;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在敌人炸毁木桥后,迅速修桥,那是他们用血肉筑起的生命之桥!连敌人也说:用两根竹竿子吃饭的中国人,竟然能在三小时内迅速修好桥,这座桥好像永远也炸不毁。;他们不信神,却创造了神迹。
我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兵,但我们不怕死。;
今天,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切莫以为只有生于乱世才好为国分忧。欲报国何须身于乱世?又何止在沙场上拼杀?历史的记忆在回望中更加刻骨铭心,让我们知道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可能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但一定会是最好的出路。英雄在这平凡的年代如浪花一般涌现,在抗疫期间,无数的最美逆行者,无数的急救箱,难道不是拥有着同一位位为国家献身战士相似的爱国精神吗?保家卫国的过去,现在、未来依然延续
最后一发炮弹,永远的历史光辉。
中国脊梁篇5
作者:张鸿燕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志愿军与朝鲜军队并肩作战。渡江一一最后一次战役,它将会决定战争的结果。"打完最后一次,我们就能回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一个志愿军说道。
然而,渡江绝非易事,他们仅仅依靠一座木桥渡过湍急的江水。美国的飞机又怎会善罢甘休,时不时投放几颗炮弹,炸毁那一座桥。但中国人民是顽强不屈的,尽管桥一次次被炸毁,他们仍一次次地修复,并争分夺秒,飞速渡江,这是别人做不到的。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两个美国飞行员在对话,其中一个说:"这些人是炸不死的吗?像这样一座桥,我们军队修好需要三天,而他们只用了三小时不到!我们的任务仿佛是不休止的"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军队!
影片中,有人在前仆后继,冲上去修复桥;有人紧盯着敌军飞机,汇报异常情况;有人全神贯注,操控高炮射击。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同一种精神一一爱国。"就告诉他们,我们在这儿,让他炸"不要耽搁,快速渡江"。每一个士兵都在奋力拼搏,为了祖国统一昌盛努力。什么是民族精神,什么是民族魂?这些人,就是真正的英雄,就是祖国的顶梁柱!
打赢这场仗,回去拿奖章。;这是一个战士纯粹的愿望,更是中国人民肩上共同的担当。影片歌颂了志愿军的爱国热情与爱国情怀,渡江的胜利,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是全中国的胜利成果!无悔的担当,心甘情愿地牺牲,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他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值得那一份荣耀。
中国精神需要我们来弘扬和传承,先烈的事迹会永垂不朽,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将不断努力,继续搭建那一座通向成功的桥。
篇6
作者:徐美仪
你退后,让我来!
题记
最近一部新出的电影叫《金刚川》,从三个角度:人民解放军八连、十一连以及美国一位空军上校的视角写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金城过桥的片段,生动地刻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心中热血沸腾,脑子里只剩下久久回旋的气壮山河的这一句:你退后,让我来!这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承诺,是全体解放军的誓言。他们为了自己的战友,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一缕清风掠过长江黄河翻涌的波涛激荡在长城内外,一抹笑意舒卷五岳的奇景和天山的雪莲,濡染于大江南北;一曲缓歌穿越千年的尘封于岁月的沧桑,书写着历史的沉重。
那时候的中国还处于很弱的状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用铁一般的意志、钢一般的精神,硬生生把兵强马壮、国力强大的美国打退。美国工兵队修桥得一天多,而中国解放军却在短短两小时内就成功修好了桥,他们用最快的速度为人民解放军大部队的顺利渡江打下了坚实基础。
爱国不在年高,当我们睁开双眼,遥望被点点露珠点缀的山花时,可曾想过被掩盖在五彩斑斓的鲜花下的幼苗?那些跃跃欲试准备为这片花海做出丝丝贡献的幼苗?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树立家国情怀,为自己的小家,也为国家的大家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