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2022年最新读后感(精选6篇)
2022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最新 篇1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开播的时间,我像以前一样准时观看这个电视节目。每一次观看我都很感动,但这一次更是让我感慨万千。
他身穿防护服,脸上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率领几万大军冲锋在前,他就是伟大的钟南山!这一次,他很荣幸的被请到了开学第一课里,讲述了许多他以前的故事。据说他爸爸也是医生,他就想着:要不然我也当一个医生吧,最后他成为了深受大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看完这一部分,我不禁感叹道:钟南山真的非常伟大!
付巧,武汉市第39中中学毕业生。据说她以前也得了新冠,就在那个直播《开学第一课》的方舱里,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医护人员就腾出来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盏灯、一个耳机、一个电脑、还有一些书,他就坐在那里学习那里,那里仿佛就是她的教室。有一次,一个叫刘进的医护人员对付巧说:“我们来画画吧。”付巧当时想到的就是她在教室里学习的样子,于是她就把自己的教室画了出来。刘进看了以后说:“画得不错,但是却一个名字。”于是就在上面写了六个字一一梦开始的教室。
谢军,那个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跟他讲个故事里,我仿佛看到了震撼的太空和有趣的北斗星。曾经获得过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2009年获得了航天奖。同样,他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看完这一次的《开学第一课》,我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要对钟南山、刘进、付巧和谢军说……
开学第一课2022年读后感 篇2
每一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有一个主题,而今年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也就是说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梦想,有梦想就要朝着梦想努力。孙中山先生说过一句话:“奋斗这件事情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卡莱尔说过“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
从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讲述了徐梦桃姐姐三次运动会失利,在她第四次参加运动会是将所有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通通列了下来,以免自己的比赛受到影响,从中我体会到了,胜利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主持人问他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会不会觉得自己白列了,徐梦桃姐姐却说:“这些东西总有一天会对自己有帮助”我感受到不管成功还是不成功,自己都不会是徒劳无功的。
还有苏峻,孙德远,刘潇腾三位志愿者的艰辛,为了让我们的奥运会正常进行而付出的劳动,看见刘潇腾姐姐睫毛上的霜让我狠心疼,同样也感受到了她们为老奥运会能正常进行的不容易,还有无数的工作人员都在为之努力,我也热血沸腾,想要砥砺奋斗!
谢华安爷爷,经过50年的奋斗,有了海南岛南繁而实现的梦,从中我了解到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有一粒好种子是不容易的,我们要做奋斗新人!王巍爷爷的教育中,我感受到了,人类生存的不易和农业起源是文明起源的基础。
面对《开学第一课》给我们的意义不仅仅是两小时的播放,而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有特殊的意义,让我深地体会,恰好,也让我在新的学期有了目标,明白了奋斗给我们的好处,奋斗让我们成就梦想,我会永远铭记在心,奋斗是成功重要的因素。
开学第一课2022年读后感 篇3
期待已久的《开学第一课》终于来了,我提前一小时就守候在电视机旁,等着节目播出。
今年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节目围绕“砥砺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这三个主题,为我们讲述了徐梦桃、王亚平、钱七虎、杜富国等人勇敢追梦的故事。
首批舰载机飞行员、着舰指挥官戴兴,在节目\www、xiezuowen、net\中动情地向孩子们讲述他第一次在航母上起降、第一次着舰成功、第一次进入实战演训的故事,展现了几代海空雄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和情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节目里回望30年中国载人航天和60多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从当年“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到如今“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问”探火、“天宫”揽胜……中国航天人用默默付出、团结奉献、拼搏奋斗让一个个中华远古神话变成现实。
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宇宙浩瀚的星河、未知的神秘感吸引着我。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爷爷,说自己从当年看着东方红卫星升空梦想星空的少年郎,到站上三尺讲台成就一代名师的青年才俊,直至今日掌舵航天一线的“星河船长”,他的人生既传奇又精彩。
我明白,探索宇宙的梦想从不只是浪漫的想象,它是科技攻坚的求真严谨,是进一寸有一寸欢喜的钻研探索。中国人飞天梦的实现,靠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沉浸与求索,靠的是每一个航天人坚韧不拔的团结砥砺。2022年,我们终于迎来了“空间站时代”,从此以后,星辰大海的逐梦旅途成为现实,
在太空里,我们也有了家作为有志的少年一代,作为有着航天梦的小学生,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翱翔太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九月一日,《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因为疫情,让这堂《开学第一课》变得意义非凡。
这次课程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担当、团结和科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爷爷以一句亲切的“我是你们的钟南山”拉开了“担当”的序幕。今年大年三十的夜晚,本该是万家灯火、阖家欢乐的日子,但是很多人只是接到了一个电话,便义不反顾的奔赴抗疫一线,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毫不畏惧、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也许今天,我们还只是一棵棵小小树苗,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长成参天大树。那时,我们也会和他们一样,勇敢挑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担。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去做一个有担当的好少年。
而在第二篇章“团结”的开头部分,是武汉某小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很多居民高唱国歌,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回响在城市上空,给人以坚强团结的力量。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凝聚了十四亿中国人的力量无疑是磅礴而巨大的。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穿越黑夜,逆行冲锋。我们胜利了!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的中国正强,今天的少年当更强!
开学第一课2022年最新读后感 篇5
奋斗者正青春,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应当不负期望,向前辈学习,砥砺前行。
开篇的合唱令人一下就燃起爱国热情,我们是一群在和平里长大的青年人,但我们渴望为这和平年代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依然想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回报祖国。所以,我们直抒这浓浓的爱国之意,我爱你,中国。
第一篇章,砥砺奋斗,这正是我们进入初三以来的共同目标,这也确实是我们的开学第一课。才刚过去不久,令我们所有人为之自豪的冬奥赛场,又一次熟悉地回到了我们大家的眼前,只是这一次,我们看到的是运动员们光鲜的履历背后,那不为人知的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奋斗,一次次勇气。我们同样通过比赛赛道看到了工作人员背后的艰辛:大雪下的守候,冰面上的坚持,颁奖盘下的等待。这让我们,又一次意识到,这盛世华夏背后,是无数人在为我们逆行,我们也更应该砥砺奋斗,努力前行。
五十年的守候,才成就了一颗金灿灿的种子。谢华安院士,从最开始在艰苦环境里,彻夜未眠的守田,再到一粒粒种子,一个个故事的成长,50年的风霜终于过去,他仍然坚守初心,为了一粒米一顿饭,为了最初的承诺,才有了我们昌盛太平的今天。
篇章二,接续奋斗,这是我们更应该坚持的,这是我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
曾经的北京,风沙漫天,现在的北京,繁华长盛,是什么样的改变?原来是一代一代护林人的坚持。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他护卫了北京几十年的昌盛太平。我们应该透过这盛世背后,看到像护林人一样的许多人的坚持,迈入新时代,我们依然应该学习先辈的精神与品质,不断汲取先辈的经验,在他们开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青藏高原,冰雪漫天,但依然有人驻扎在其上,为我们,为国家,研究一块小小的冰芯。这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在极其困难的环境,始终坚持初心,不忘本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篇章三,团结奋斗。这是我们19班一直践行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直践行的,这是中国人践行的圆梦之路。从“无名无份”的海军,到2012年的航母辽宁号,再到如今的,“三航母国”,无数科学家的坚持,国家的支持,我们终于走到了现在。
太空,是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存在。我们也终于,将于今年十月份完成空间站的建设。一个个航天人,一个个航天梦,终于编制了一张属于中国的航天大网。前辈们的祝福、祝愿,也让我们更加坚信,会有更多的人圆梦,上太空。
开学第一课到此结束,但我们的故事不会结束,继续写就。愿我们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汲取前辈的经验与教训,学习先贤的精神和品质,奋斗着前进!
我们都是追梦人!
开学第一课2022年最新读后感 篇6
时间犹如火箭一般,漫长的岁月就像小溪一样从我们耳边流过。九月份的开始也迎来了我们的开学,我们又回到了这个生机勃勃,欢声笑语的校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新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吧!
“奋斗成就梦想”,这就是《开学第一课》的主题。节目开始了,一首《我爱你中国》的歌曲在我耳边响起,这声音是多么整齐,有多么洪亮呀!后来我们又来到了东奥赛场。在那时讲起了一位叫啸腾的姐姐,在风雨中,他的睫毛上有着厚厚的霜!这是为了什么?这就是为了让赛道上得到一个稳字,这就验证了一句话: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现在回想起冬奥会,漫天的雪花,折柳相送的依依惜别,冰上飞舞,雪上驰骋,飒爽的英姿,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一首词: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这一份晶莹剔透里,融入了太多青春的奋斗和激情,更闪耀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风采!有一个赛场,这个赛场可以小到只有几毫米,大到千家万户的饭碗,这是个什么样的赛场呢?这就是在我们面前一粒不起眼的小种子!被谢华安爷爷培育了二十多年,叫Ⅱ优行一号,他上过太空,而且还有“超能力”!因为他有再生的能力,能一小时长一厘米,那一百天长得会有天高吗?有一头小象是喝羊奶长大的,他叫做羊妞。他是陈老师的“闺女”,它是2015年被救助的一头亚洲象。亚洲象在全中国就只有三百多头,属于临危的生物。青藏高原是一片圣土,长江,黄河等一些中国较长的河流就是从青藏高原流出来的。他现在变得越来越绿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也变好了。我们在世界认为已经灭绝的动物竟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地方发现了!正所谓:人努力,天帮忙。中国的科技从“嫦娥”问月,“北斗”指路,到“天宫”揽胜,“天问”探火,我们把这些远古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但是我们并没有停下,接下来的接力棒将由我们新时代的少年来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祖国变得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