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书法书写规则(精选8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3-06-29 手机浏览

书法书写规则篇1

汉语拼音正词法,是拼写汉语拼音的国家标准,是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普通话词语的规则,又称正字法或写法。

关于正词法,吕叔湘先生曾提出:“正词法要取得群众的欢迎,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一致,二是易学,三是醒目。‘一致’的意思是说一个片段,或是连写,或是分写,总是这么写,不是忽而连写,忽而分写,这是自身一致。还有同类一致,例如‘小朋友、老朋友、新朋友、男朋友’,要分写就都分写,要连写就都连写,不要有的分写,有的连写。‘易学’的意思是说规则比较整齐、明确,不需要拼写的人老在琢磨这儿该分啊还是该连,老要他琢磨,他就写不下去了。‘醒目’的意思是说词形的长短适度,全是单音节不行,全是四个、五个甚至比这更多的音节也不行,按汉语的情况,最好是双音节多些,少不了一定数量的单音节,三、四音节的不太多,这样最醒目。”①(摘自《文字改革》1984年第01期,作者,吕叔湘,《一致易学醒目――关于汉语拼音正词法的意见》)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家语委组织研制、国际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国家标准,对规范汉语拼音拼写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内容包括分词连写法、成语拼写法、外来词拼写法、人名地名拼写法,等等,主要适用于文教、出版、信息处理及其他部门,作为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统一规范。

该规则以拼写现代汉语为目的,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词的拼写规则。《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制定的总原则是分词连写,这条原则明确了在拼写现代汉语的过程中,以词为最基本的拼写单位,即把语言划分为词,以保证汉语拼音拼写和阅读的一致性。在分词连写的前提下,决定拼写汉语拼音过程中分写还是连写的主要因素是词语的结构和表达概念的整体性程度。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最主要的原则是分词连写,就是把语言划分为词,并把多音词的各个音节连写在一起成为一个拼写单位,并适当考虑语音、语义等因素,同时考虑词形长短适度;基本采取按语法词类分节叙述:规则条目尽可能详简适中,便于掌握应用。其包括:总原则:名词,如Li xiansheng李先生,Wangcun王村;动词,如kanguo看过,shutou熟透;形容词,如mengmengliang蒙蒙亮;代词;数词和量词;虚词;成语;大写;移行;标调。制定分词连写的规则除了参考语法上的词类区分外,还要考虑听觉心理和视觉心理的要求。因此,汉语拼音的写法和传统语法并不完全一致。正词法在百科全书中的应用

百科全书是以条目形式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文化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收录各种专门名词和术语,按词典形式分条编排,解说详细。也有专科的百科全书,如医学百科全书等。它要求内容结构严谨,文字精练,而条目是百科全书正文的基本单位。

条目的条头(条目标题)设计得当与否,不但会影响到作者的撰写、编辑的加工,尤其会影响到读者的使用。百科全书条目表现的是独立的知识主题或已经形成的固定概念,而且能用准确的便于检索的词(或词组)来标引。百科全书条目的设立有三个要求:一是知识性,指有扎实的、可靠的知识;二是资料性,指有基本的、精确的资料;三是检索性,指读者查得到、查得快、读得容易。

为了便于读者检索利用,百科全书一般采用条头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形式,即全部条目按条头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正文的每一个条目的条头都注有汉语拼音。条头所附汉语拼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全部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从A-Z统排,条头汉语拼音遵循《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拼写规则。例如:政策性银行zhengcexing yinhang;知识产权zhishi chanquan;《中国丛报》ZhongguoCongbao;基本农田保护制jiben nongtianbaohuzhi;奥林匹克国家公园Aol inpikeGuojia Gongyuan;《巴黎条约》和《胡贝图斯堡条约》Bali Ti aoyue heHubeitusibao Tiaoyue;纳雍县NayongXian;内因与外因neiyin yu waiyin;天鹅绒毯tian’erongtan;推铅球tui qianqiu,等等。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一种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普通话语词的规则,其出发点是可以从语法出发,可以从语义出发,还可以从约定俗成出发。其特点保证了语言的规范性,又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它的灵活性,有助于规范汉语学习。而百科全书作为一种大型工具书,其编纂的基本要求是规范、统一、严谨、科学,在条头拼音,索引等环节应用国家标准是顺理成章的。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不仅应用于一般百科全书,在专业百科全书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本文只谈分词连写)。例如,《中国京剧百科全书》汉语拼音条头的类型比较复杂、多样,涉及到的不仅有片段分词连写的问题,还有每个词第一个字母大、小写的问题,书名号内与非书名号片段的分词连写问题,等等,最主要的是涉及有关京剧的专业术语、词语等。因京剧既是古典艺术,又是流行艺术,无论就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来说,京剧迄今仍然是中国最出色的文化符号之一,因此要尊重京剧的独有特色和艺术表现规律。特别是京剧百科在约定俗成、语义方面的特点,因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在《中国京剧百科全书》条头中如何理解,如何把握尺寸,如何既要遵循规范、又不一味地死套规范则显得尤为重要。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语义,指词语的意义。在《中国京剧百科全书》汉语拼音条目中,有些应遵循从约定俗成出发的规则,有些应遵循从语义出发的规则。例如:

京剧史类中的“三鼎甲”Sandingjia,是梨园界术语。该条目是指在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而在京剧形成的时期,老生行有三位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他们分别代表“汉派”、“徽派”、“北派”三个具有地域语音特点的派别,在逐步熔铸为“京调”皮簧戏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功绩,为时人所推崇,喻为梨园界老生“三鼎甲”,称张二奎“状元”,余三胜“榜眼”,程长庚“探花”。故该条目的名称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的,符合约定俗成的规则,应连写。

京剧导演类中的“一棵菜yikecai”,是戏班谚语。该条目内容主要强调演出中的群体意识和艺术的完整性,也是对主演与配角关系的形象比喻。导演一方面要根据需要寻觅可利用的现代舞台技术手段,去组织和更新舞台语汇,去扩展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诸多艺术因素的彼此作用和相互渗透中,掌握好平衡关系,使之经过磨合而凝结成一个全新的、完整的艺术品。因此,“一棵菜”是京剧导演行业中长期沿袭的谚语。若从现代含义理解,多用于植物,单纯从语法出发考虑,应分写yi ke cai。但该条目的意思在京剧艺术中是约定俗成的,应连写。

京剧文学类中的“连台本戏liantaibenxi”,是戏曲演出形式之一。该条目内容称:“一部情节连贯、有头有尾的戏曲作品称为本戏。剧情比较复杂、篇幅较长、需要若干次连续演出才能展现全貌的作品,称连台本戏。”若单纯从语音出发,可分写。但连台本戏与本戏有本质上的区别,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为约定俗成,故应连写。

京剧表演类中的“搭架子”dajiazi,是京剧表演中的术语。若将此条目理解为普通的搭一般的架子,应从语法出发,分写da jia zi。但该条目内容称:“搭架子一是京剧传统演出中用话白、合唱、声音效果在幕后配合前台演员的表演,用以延伸舞台的表演区域,使舞台时空更为开阔。二是现代戏曲导演术语。实指导演排戏的初始阶段。习称下地。主要是为剧目演出树立骨架,奠定进一步加工的基础。导演在完成全剧的案头工作后,即开始组织演员排练,勾勒演出的轮廓,即为搭架子。”因此,同一名称,两种解释,均为京剧有的术语,约定俗成,故应连写。

京剧作品类中的“《武昭关》wuzhaoguan,又名《禅宇寺》,是一部京剧作品。演的是伍员逃国的故事。伍员为保护楚太子建之妻马昭仪母子,迫于卞庄的追兵,藏到禅宇寺,卞庄纵兵将其围困。马昭仪将幼主托付于伍员,自沉于井。伍员抱幼主突走,乃出昭关。且因伍员由武老生应工,扎靠开打,故名《武昭关》。根据剧情表演,“武昭关”并不是一个专名,从词语演变的意思出发,故连写。

同理,还有与《武昭关》对应的“《文昭关》wenzhaoguan”。《文昭关》又名《一夜白须》,也是一部京剧作品。演的是春秋时期,伍员(伍子胥)因楚平王杀其父兄,逃出樊城,投吴借兵报仇的故事。伍员一日行至昭关,因关前已悬挂缉拿其画像,过不了关,便躲在隐士东皋公家,一连七天,又急又愁,须发全白。东皋公见此情景,乃设计让友人皇甫讷假扮伍员出关,故意让关吏拿获,使伍员乘隙混出昭关。且因伍员由文老生扮演,故名《文昭关》。根据剧情表演,“文昭关”并不是一个专名,从词语演变的意思出发,故连写。

京剧剧场类中的“歌舞台Gewutai”,是清代戏曲演出场所。地址在北京天桥南大街路东。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现已不存。该舞台多接待京剧、梆子“两下锅”的演出团体。该条目名称不是讲一般意义上的舞台类型,是一个专名了,故从语义出发,连写。

京剧与其他艺术类中的“《剧评画》Jupinghua”,是上海《民国日报》京剧副刊,其与另一副刊《成绩画》合为一页,二者各占一面。以第94期为例,中部A面题《剧评画》,B面题《成绩画》。《剧评画》作者一般是将前日观剧所见精彩之处用墨笔画出,并附短语加以评述,内容涉及演出时间、地点、演员及其演技。画评以京剧为主,也有个别文明新戏。顾名思义,该条目应从语义出发,连写。

综上所述,在遵循《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基础上,适当地考虑条目本身的特殊意义、读者的阅读习惯,百科全书的原则,特别应当充分考虑条目中有关内容的特殊性,即条头与条目内容之间的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关联性,在确定条头汉语拼音前一定要参考条目的内容,唯此,才能更好地体现百科全书条目概念的整体性程度。此种情况在《中国京剧百科全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也是百科全书在正词法方面有别于其他的一大特点。

结语

周有光先生曾说:“文字研究有它的技术性方面,也有它社会性问题的方面。技术性可以达到最优美的,但是它可能不符合社会的要求。”

有关正词法的规范原则,具体到实际工作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其中有的问题属于《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没有细化,而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实例具有特殊、庞杂、繁复性;有的问题则《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根本没有涉及,无章可循。本文要做的是,在详细分析词的成分的位置、意义、组合情形的基础上,把分词连写的拼写规则细化,然后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可供探讨的拼写规则。

书法书写规则篇2

古代书法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的书法理论和浩如烟海的优秀碑帖,当代硬笔书法名家如王正良、沈鸿根、卢中南、田英章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成熟的学习硬笔书法的经验和规律,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经验和规律沿着正确的学书方向走下去,只要做到长期坚持、少走弯路,就能实现对现有书写水平的飞跃,有一个质的提高。

一、坚持临习,学用结合

学习书法的最佳阶段应该是在小学一年级。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初学汉字,如同在白纸上写字,“先入为主”,写上什么就是什么,只需经过科学的训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他们即可学得汉字的书写规范。而在成年时期学书,则如同先要将一张写满字的白纸擦掉,然后再写字一样,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成年人,他们现有的字体可能是规范的,也可能是不规范的。对于后者,要想提高书写水平,先要纠正过去经长年建立起来的不规范的字形,纠正过去的错误的书写习惯,这是要花费一番工夫与努力的。有时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临帖时,感觉效果很好,书写水平提升,当离开字帖时,原有的字形又出现了。出现学习的反复,这时一定要坚持临帖,并注意在平时书写时多回忆字帖的笔法与结构,时时加以应用,直到新字形得以巩固才算入门。

二、以点及面,举一反三

汉字的数量庞大,我们只需练习常用字即可。依拙见,初学钢笔字亦可从每种结构类型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字,在“独体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包围结构”当中分别选取50个字进行临习,把握这些例字的结构特点,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之后再逐渐进行拓展练习。在熟练掌握这些例字的特征之后,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书写水平,坚定学书的信心,调动学书的兴趣,这时,初学者已经向书法艺术殿堂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三、正确择帖,先专后博

选好一本入门的字帖十分重要,如同一座建筑物的奠基工程,关乎今后书法水平的发展,以及今后书法风格的走向。当前在书店出售的钢笔字帖多达几百种,让人眼花缭乱,该如何选择呢?对于初学钢笔书法者,他们可先学楷书,再学行书,这样的学书道路较为普遍,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是极为成熟的学书路径。

1、根据喜好与水平择帖

择帖时,可根据自身性情、喜好、书写水平、学习程序来决定。以上几个因素需综合考虑,应同时具备。若学习自己喜欢的、与自己性情相近的、适合自己书写水平及学书程序的字帖,则容易较快入门。如果选择的是自己不喜欢的,或难度较大的字帖,则困难与阻碍加大,不利于较快入门,容易走弯路。

2、根据学习目标择帖

(1)以实用为目的可达悦目

如果只想达到实用水平,可以选择通俗的钢笔书法字帖临习,因其共性较多,可以使初学者较快地入帖,进步较快。当前钢笔字帖鱼龙混杂,应注意病笔较多、书写质量较差的字帖不要选。

(2)以艺术为目的可达赏心

在经过初级阶段的训练后,如果想达到艺术层次,择帖须“取法乎上”。 依照“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古训,应该择上等好帖习之。若习俗字,则俗上加俗,等而下之。以习楷书为例,应先立法度,学书者可选择欧阳询、钟绍京、颜真卿、赵孟兆页、文徵明等书家的楷书作品进行临习,以上均为楷书碑帖上品,因其法度完备,可为入门者习之。既立法度,当求意趣。如钟繇、二王一系的魏晋小楷以意趣为尚,意境高远,多隶书笔意,笔势变化细微且丰富,字形与章法多有变化,不易观察和表现。因而法度未立者,不宜习之。学柳字宜当谨慎,因柳体楷书方笔较多,骨力偏胜,初学者容易在习柳时描头画角,刻意模仿柳字的顿挫、转折,容易把柳字写得生硬、呆板,不易写出应有的形神。

若无法对着毛笔字帖练习钢笔字,不知是取其筋还是取其骨,则可选择王正良、卢中南、田英章、邹慕白等当代著名硬笔书法家的字帖。

选好一本字帖之后,应反复研习该帖的笔法与结构,争取较快领会该帖的形神。抱守此帖不应少于两年,以完成实临、意临、默临的学书过程,并体验以该帖的笔法、结势进行各种章法格式的早期创作,以最终可摆脱字帖,能够用所学之体进行实用书写为宜,切不可经常换帖。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因为没有某一家的字体来做根基,经常换帖容易造成笔法、结构的混乱,一幅字中字体混杂,无法统一协调,始终不能成体。

书法书写规则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良好书写习惯

在小学生的的英语书写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诸如字迹潦草、添词、错词、漏词甚至是漏符号的错误,不仅如此,很多小学生的英语本上涂擦的痕迹很多,往往是又脏又皱。这大都是因为小学生粗心大意、不对自己的书写进行检查产生的。若长久如此,不找出他们书写不好的原因,不对他们的书写习惯进行纠正,一定会对他们未来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降低他们的学习成绩。在英语课程标准当中,对小学生的书写有明确的要求:在四线三格本上,小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和清楚的书写,书写英语的笔顺、练笔、词距和大小写都要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首先要发现他们书写中的不正确现象。

一、小学生英语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英语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多年批示学生英语作业得来的经验来看,发现学生在英语书写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字母的书写不够规范

一是学生对字母的书写笔顺不够清楚,不知道字母应该由几笔写成。例如字母i,M等。二是学生经常弄错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例如字母g和q。三是一些学生在书写字母时不能将格占满,例如字母W,Y和p等。四是学生经常会混淆个别字母。五是学生经常会将字母的印刷体和手写体混淆。六是在写句子的过程中,忘记大写首字母。

2、书写不整洁、不美观

这往往出现在小学生的作业当中,很多学生为了应付作业,完全不在乎作业的质量,他们在进行作业的书写过程中,往往追求写的速度,而忽视了书写的正确方法。所以,很多英语作业当中,字母书写不到位,这就造成了作业的书写不整洁也不美观。久而久之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例如,在一个句子的结尾处没有写句号,或是将句号写成汉语句号,或者是单词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或是单词经常出现多字母或少字母的情况,或是作业经过了多次涂抹,字迹潦草。

二、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方法

为了使小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得到提升,养成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我从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抓起。具体方法如下:

1、将书写标准进行统一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材的版本也随着改变,同时书写规范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这就使很多学生很难将书写达到规范程度。小学生刚刚学习英语,他们会不自觉地对教科书或是自己的老师的书写进行模仿,这其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小学生会对英语的手写体和印刷体产生混淆。所以,教师应该将统一的书写标准告知学生,在学生进行书写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其按照标准进行书写。

2、教师以身作则,严格板书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往往会对老师的行为进行模仿。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板书加以重视,特别是在进行字母教授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书写的要领进行反复强调。因为,学生只有将书写的要领牢牢掌握,才能够将字母写得规范。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使其牢记书写规则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句话,来进行学生英语书写习惯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记住英语的书写规则,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例如自己编写或是在网上下载英语书写规则的儿歌和口诀,有趣的口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记忆更加牢固。例如,在教学生书写字母时,可以用“字母书写有规律,右倾五度正合适”来帮助学生记忆,在教学生句子书写规则时,可以用“头大写,尾标点,句号缩小成圆点”这样有趣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

4、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行赏识教学

书法书写规则篇4

本研究将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的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动态过程的实证研究,探讨不同学习阶段的泰国学生汉字书写过程的特点,并考察泰文书写习惯对不同学习阶段的泰国学生书写汉字的影响。

关键词:泰国学生 汉字书写过程 笔顺错误

一、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动态过程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查不同学习阶段的泰国汉语学习者汉字书写动态过程的特点,具体为:泰国汉语学习者对不同笔画数、不同结构的汉字笔顺书写的特点;研究泰国学生汉字书写过程中出错率最高的笔形、部件;不同阶段的泰国学生在汉字书写中存在的共同的书写偏误以及各阶段的个性书写特征;了解泰国不同学习阶段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母语书写习惯对其汉字书写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从两所不同的学校(威尔斯国际学校、侨光中学)选择15名学生,按照汉语学习水平将这15名学生分成3组。为了给汉字书写受泰语书写习惯影响提供更多直接可研究的材料,笔者在易三仓大学、侨光中学、岱密中学随机找了9名完全没有学过汉语的被试参与相同的测试。

为了和泰语书写规则相对照,笔者还要求其中几名被试为笔者提供了泰语的基本书写符号,包括辅音、元音和元辅音相拼时书写情况的录像。

2、测试的材料

书写材料选自张静贤主编的《汉字教程》第134页至第140页的内容,材料依据的是1988年中国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笔者根据笔画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从2500个常用字中选择了97个汉字,笔画数从1画到21画均有分布,这些汉字按照结构划分依次为:独体字44个,包围结构11个、横向结构19个、纵向结构23个。这97个汉字涵盖了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捺、提、折、钩)和基本结构(左右结构、上下架构、全/半包围结构)(见文末附录)。

测试的汉字中既有学生学过的又有他们没有接触过的,这有利于更好地观察泰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在汉字书写时受母语书写规则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判断被试笔顺正误与否,笔者依据的是1997年4月中国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3、测试的实施过程

每位被试的书写都独立进行,要求每名被试依照笔画数递增的方式,依次写完要求测试的97个汉字。笔者摄录每位被试的整个书写过程。为了让被试在书写过程中尽量减少焦虑感,笔者没有限定时间,在被试书写过程中穿插和汉语学习有关的话题,以缓解被试书写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并了解到被试的一些背景信息。

4、资料的分析方法

对四组被试汉字动态书写过程中出现的笔顺偏误做两方面的分析。首先,通过定量分析,比较四组被试汉字书写笔顺的正确率,考察笔顺正确率与笔画数、结构类型的关系;其次,分析各组被试典型的书写错误。

(二)研究结果

通过对15名汉字学习者汉字书写过程录像的仔细观察,笔者统计了每名被试汉字书写的笔顺正确率,依据正确率的高低将这15人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另外的9名被试因从未学过汉语,单独列为零基础组。统计每名被试的笔顺正确率时,对笔顺正确与否的判断依据是《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的规定。

1、四组被试的测试结果(测试所得数据见附录3)

A、零基础组被试的测试结果

仔细观察和分析零基础组的汉字书写错误,可以发现:

(1)零基础组笔顺正确率较低,最高的正确率为25、77%,最低的正确率为17、53%,平均正确率仅为21、08%。

(2)零基础组完成最好的是1画和2画的13个独体字的书写,从3画以后正确率呈递减趋势,从4画(包含)开始笔顺正确率递减幅度最大,从7画以后正确率跌至0%。

(3)汉字和泰字书写符号体系中相似、相近的部分会被母语书写习惯所替代。例如:在遇到“冂”“月”“厂”“口”“贝”“匚”“几”“凵”“”“且”“卩”等部件时,该组被试无一例外都把其中本该分开写的笔画连成一笔书写。

(4)笔形相接关系的汉字笔顺问题明显少于相交关系的笔顺问题,竖(撇、竖钩)笔和其他笔形相接或相交时,被试先书写竖(撇、竖钩)笔的倾向性明显大于其他笔形。除去横笔、竖笔的笔顺问题外,“撇、点、捺、提”这四个基本笔形大多以错误笔势形式出现。

(5)随着测试汉字笔画数和部件数的递增,被试对母语书写习惯的依赖也成正比例递增。部分合体字采用了从下往上(例如:“赢、翼”等)、先中间后两边(例如:“激”)、从右往左伴随从下往上书写(例如:“晓”)等泰语式的书写方法。

B、初级组被试的测试结果

仔细观察和分析初级组的汉字书写错误,可以发现:

(1)初级组笔顺正确率最高为49、48%,最低为43、30%,平均正确率为47、27%。

(2)初级组笔顺正确率从1画过渡到3画时递增,3画至8画笔顺正确率呈递减趋势,8画以后又呈递增趋势。独体字的笔顺正确率明显提高,合体字的笔顺正确率同零基础组差距不大。

(3)“冂”“月”“厂”“口”“贝”“匚”“几”“凵”“”“且”“卩”等部件“一笔化”现象仍然很突出。

(4)横笔和竖笔相交和相接时被试先书写竖笔的倾向性较前组被试有所减小。“撇、点、捺、提”这四个基本笔形的笔势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C、中级组被试的测试结果

仔细观察和分析中级组的汉字书写错误,可以看到:

(1)中级组笔顺正确率最高为57、73%,最低为53、61%,平均正确率为55、18%。

(2)该组被试从1画到5画的笔顺正确率呈下降趋势,6画下降趋势特别明显,7画上升,接着到了8画又下降,8画之后又上升,正确率呈“W”形走势。

(3)“撇、点、捺、提”这四个基本笔形的笔势问题仍然存在。“冂”“月”“厂”“口”“贝”“匚”“几”“凵”“”“且”“卩”等部件“一笔化”现象只存在于个别被试之中。

(4)处理独体字的能力明显增强,对合体字的书写能力也有明显提高,特别是横向结构和包围结构的合体字。

(5)被试在书写复杂笔画和部件汉字时明显采用了监控策略,修正行为明显。

D、高级组被试的测试结果

仔细观察和分析高级组的汉字书写错误,可以看到:

(1)高级组笔顺正确率较高,最高正确率为77、32% ,最低正确率为61、86%,平均正确率为67、79%。

(2)3画的笔顺正确率高于1画至2画的汉字,3画到8画的正确率则缓缓下降,9画以后上升。

(3)被试表现出比其他各组更强的自信,书写过程更加流畅,对于简单的笔画已达到自动化,书写时注意力更加倾向于汉字的部件。初、中级容易出现的笔顺偏误仍然存在,对正确的笔顺采取回避的态度。

(4)一些在初级、中级被试组呈递减趋势的笔顺问题在该组出现反复,如“冂”“月”“厂”“口”“贝”“匚”“几”“凵”“”“且”“卩”等部件的“一笔化”现象。

(5)独体字笔顺错误率最低,合体字的笔顺正确率较前三组有明显提高。“撇、点、捺、提”这四个基本笔形的笔势问题没有明显改善,有“化石化”的可能。

2、四组被试测试结果小结

A、被试笔顺正确率同笔画数的关系

泰国学生汉字书写笔顺正确率的笔画数效应。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零基础组笔画数少的字笔顺正确率明显高于笔画数多的字,笔画数效应明显;初级组从3画的笔顺开始正确率下降,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笔画数效应;中级组在6画之前笔顺正确率都随笔画数下降,但在7画和9画(包含)之后出现反弹,笔顺正确率的笔画数效应不是很明显;高级组3画的正确率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9画后正确率有所回升。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初级组的笔顺正确率同笔画数的对应关系和高级组相类似,只是高级组各笔画数所对应的正确率更高。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泰国学生汉字书写笔顺正确率存在笔画数效应,但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而言,笔画数效应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B、不同学习阶段被试笔顺正确率和汉字拓扑结构的关系

各组被试书写独体字,包围结构、横向结构、纵向结构汉字的正确率,如下表所示:

综合四组被试的情况我们不难得出:独体字对泰国学生而言是最容易书写和习得的汉字类型,其次是纵向结构的汉字,横向结构和包围结构的汉字是泰国学生书写和习得的难点,其中包围结构是书写难度最大的结构类型。笔者的研究结果和周旭东(2006)提出的“独体字是泰国学生最易掌握的结构,横向结构和包围结构的汉字是泰国学生汉字习得的难点”这一结论是一致的。

C、被试书写过程中的“一笔化”现象

泰国学生书写汉字时“一笔化”现象突出,包括一些独体字和汉字部件。如下:

“厂(厂、厉、雁、鹰)”,由下往上或者自右向左一笔写成。“人(人、夫、贱、狱、赢)”,先写撇逆笔从下往上写再接着写捺。“几(几、赢)”从左往右一笔写成。“口(叼、四、白、另、串、兔、石、晓、貌、蜜、惠、遵、激、赢、翼、蠢)”含口的均一笔写成。“冂(册、师、丽、贱、弊)”,从左往右,由下往上一笔写成。“匚(匹、巨)”,从第一画落笔处起笔一笔写成。“凵(凶、岂、础、泄)”,从左往右一笔写成。“(犯)”,从第一笔的末端开始一笔写成。“弓(粥)”,从上往下一笔写成。“己(岂)”,从上往下一笔写成。“且(叠)”,从第一笔落笔处开始由下往上一笔写成。“卩(卵、报)”,从第一笔的末端开始一笔写成。“月(赢)”,“月”的第一笔和第二笔被从左往右一笔写成。

D、“撇、点、捺、提”四个基本笔形的笔势问题

笔者通过对四组被试汉字书写过程的观察,发现基本笔形中“撇、点、捺、提”这四个基本笔形的书写,对泰国学生而言,不论是初学者还是高级阶段的学生都是难点。笔者测试的97个汉字中涉及到这四个笔形的汉字有54个,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的偏误:①“撇”的倒笔画,如:“厂、八、人、入、几”等;②“撇”写成提,如:“凶、犯、白、业”等;③“点”的倒笔画,如:“弟(丷)业、泄(氵)”等;④“提”写成“撇”,如:“扎、叼、巡”等;⑤四个笔形多次出现时不知道书写顺序,如:“激、隶、炎、粥”等。

E、泰国学生的汉字书写发展存在“中介”状态

通过观察从零基础组到高级组的泰国学生汉字书写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泰国学生汉字正字法习得过程而言也存在一个中介状态。

F、四组被试其他共性特征小结

第一,零基础组和初级组被试遇到竖(撇、竖钩)笔和其他笔形相接或相交时,被试先书写竖(撇、竖钩)笔的倾向性明显大于其他笔形。

这种笔顺的偏误是零基础组和初级组出错率最高的类型,而中高级组的被试倾向性有所减弱。

(1)在遇到撇和其他笔形相交或相接时,被试倾向于先写撇再写其他笔画。例如遇到“乃、刀、力、井、丈、尤、无”等,被试一般会按先写撇再写其他笔画的顺序书写。

(2)在遇到字里有竖钩时,被试倾向于优先书写竖钩,再写其他笔画。如“寸、寺(寸)、扎、摔”等。

(3)在遇到竖笔和其他笔画相交或相接时,被试倾向于先写竖再写其他笔画。如“干、士、土、师”等。

这符合泰语字母的书写习惯,所以笔者推断,这样的书写倾向和母语的负迁移有直接相关性,其次还和该阶段的学生的识字量有限、缺乏笔顺意识、笔画意识,学时偏少,练习不足等原因有关。

第二,零基础组至高级组97个汉字中都存在书写偏误的汉字汇总

从零基础组被试到高级组都出现笔顺偏误的34个汉字如下:“入、乃、土、巨、册、犯、级、批、泄、殊、狱、粥、貌、疑、岂、丢、弟、兔、隶、炎、乘、萝、弊、蜜、匹、凶、式、戒、我、武、雁、遵、鹰、蠢”。这些汉字存在的笔顺书写偏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笔形的书写问题。笔形的问题主要涉及的还是倒笔画和笔形的误写,例如:横、撇、点的倒笔向问题,撇、点误写成提,提误写成撇,短撇写成横等;②笔画的书写顺序问题。这34个易书写错误的汉字主要以上下、左右、包围结构的多笔画汉字为主;③部件的书写问题。在这34个汉字中被试最容易出现笔顺偏误的部件有:“匸、冂、犭、扌、匕、及、廿、歹、讠、弓、米、豸、矢、疋、凵、、氵、彐、、口、卌、乂、艹、廾、止、隹、酋、乌、虫、必、弋、戈、戋、弍、弐”。

三、讨论

(一)四组被试笔顺书写特征讨论

1、被试书写“一笔化”和母语书写习惯的关系

笔者认为泰国学生“一笔化”的现象,其实反映出泰语的书写习惯对汉字书写的影响,被试的母语书写习惯被他们不自觉地“负迁移”到汉字的书写中。根据江新(2003)提出的母语正字法对第二语言字词识别具有很大影响的结论,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被试会出现“一笔化”的书写偏误。泰字的正字法的“负迁移”是造成此类笔顺问题的重要原因。泰语字母和汉字的书写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其运笔的方向和汉字有显著的区别,通过对四组被试书写情况的统计分析,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书写时“一笔化”的现象,涉及的独体字和汉字部件如下:“厂(厂、厉、雁、鹰)),人(人、夫、贱、狱、赢),几(几、赢),口(叼、四、白、另、串、兔、石、晓、貌、蜜、惠、遵、激、赢、翼、蠢), 冂(册、师、丽、贱、弊),匚(匹、巨)),凵(凶、岂、础、泄),(犯),弓(粥),己 (岂),且(叠),卩(卵、报),月(赢)”。

我们通过对泰语字母的运笔方式和书写规则进行观察发现,泰语字母运笔方向大都在上和下之间运动,也有从中间到两边的运笔方式,其中很多字母和汉字的一些部件形体特征、运笔方式很类似,例如:“凵”笔形(??????????)“凶”;“冂”笔形(? ? ?)“月(赢)、且”;“卩、”(??)“卵、报、犯”。而泰语的辅音字母只有四个(? ? ? ? )需要两笔写完,其余40个辅音均是一笔写成。这些母语里的正字法意识很容易被迁移到汉字的书写过程中,特别是遇到汉字中类似泰字的部件和字形时,错误率就更高。零基础组被试的书写过程中“一笔化”的书写习惯最为突出,初级组通过对汉字基本书写规则的学习,被试逐渐减少了对母语书写规则的依赖,汉字书写规则和正字法意识已经发展起来,但还很不稳固,母语书写习惯对其仍有较大影响。中级组被试识字量有较大突破,汉字的正字法意识受过度泛化学习策略的影响,实际上并未有实质的进步,书写时仍受母语书写习惯影响,“一笔化”的情况仍存在。高级组被试正字法意识已近建立,书写快而流畅,几乎达到自动化程度,母语书写习惯对现阶段汉字书写影响已经很小。汉字书写中的“一笔化”因为未能在初、中级阶段得以纠正,可能已出现“化石化”的情况。

2、泰国学生汉字书写笔顺正确率同笔画数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通过研究与实验发现,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识别汉字的过程中存在笔画数效应,即在一般情况下,汉字认读不受笔画数多少的影响,但汉字书写却存在笔画数效应。泰国学生的汉字书写笔顺正确率存在笔画数效应,但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而言,笔画数效应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零基础组的被试因其从未接触过汉语课程,也就谈不上学写汉字、了解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面对陌生的书写符号,零基础的被试最大限度地依赖母语的书写规则体以来帮助完成整个书写活动。1到4画的测试汉字基本上都是独体字,字形简单、轮廓清晰,依靠被试已有的母语书写规则还能写对一些,但是被试此时并没有形成汉字的正字法意识,写对写错心里并不清楚。随着测试汉字笔画数和笔形越来越复杂,汉字承载的信息量增大、字形轮廓也越来越不容易辨识,测试者就无法从原有的书写规则体系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帮助完成书写,只能依葫芦画瓢,把汉字画出来。所以笔画数少的字笔顺正确率明显高于笔画数多的汉字,笔画数效应明显。

(2)初级阶段的被试已经接受了3到4年的汉语教育,虽然因为课程设置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的制约,汉字掌握程度远远比不上在中国学习相同时间的汉语学习者,但通过汉字基本书写规则的学习,被试逐渐减少了对母语书写规则的依赖,但母语书写习惯对现阶段汉字书写仍有较大影响。被试书写过程中修正现象增多,说明汉字书写规则和正字法意识已经发展起来。但是因为此阶段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加之学时偏少,练习不足等原因,该阶段泰国学生对汉字的加工还仅仅局限于一笔一划上,笔顺意识、笔画意识已经萌芽但极不稳定,所以那些接触过的笔画少、构字能力强的独体字和部分合体字笔顺正确率高,而在书写复杂的合体字时正确率却很低。出乎意料的是被试在书写9画以上汉字时的笔顺正确率却反而高于前面两组笔画数的正确率,笔者大胆猜测这是受学习者认知因素的影响。被试不自觉地运用了认知学习策略中的监控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评估、调节策略,从而出现了书写笔画数最多、难度最大的汉字时,笔顺正确率反而高于前两组正确率的情况。

(3)中级组的被试汉语的各项技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同时该阶段的学习者大部分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汉语有明确的目的。该阶段的被试识字量、阅读量增大,正字法意识、部件意识已基本形成。但笔者发现该阶段的被试却表现得不太自信,可能是因为中级阶段的学生使用了过度泛化的学习策略,容易把学过的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而这种套用往往不奏效,反而使他们碰壁,心生疑虑,这反过来限制了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发展,相比初级阶段的被试不但没有明显的发展可能还削弱了。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被试在7画之前笔顺正确率都随笔画数下降,但在7画、9画(包含)之后出现波动,比初级组高,而6画和8画的笔顺正确率却低于中级组。笔顺正确率的笔画数效应不是很明显。笔者的研究和谢镇发(2007)对泰国大学生中级阶段汉字辨认情况的研究结论相吻合。

(4)高级组的被试笔画、部件、整字、正字法意识已经建立,书写迅速而流畅,几乎达到自动化程度,母语书写习惯对现阶段汉字书写影响已经很小。汉字书写规则和正字法意识随着识字量的增大而得到巩固,从而能较好的完成简单笔画的合体字、复杂笔画和结构的合体字的书写。越是遇到复杂的合体字,被试越能主动运用各种认知学习策略。如:监控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评估、调节策略等,从而出现正确率先降后升的情况。

3、不同学习阶段被试笔顺正确率和汉字拓扑结构的关系

横向结构和包围结构的汉字是泰国学生书写难度最大的结构类型,我们不难从泰语字母的运笔方式上得到启示。现行汉字的笔画系统以五种基本笔画为基础构成,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把原来弯曲的线条拉直,由图形变成方块的过程。现代汉字笔画与笔画之间、部件与部件之间、笔画与部件之间,有着严格的距离要求。笔画书写起来横平竖直,拐弯的笔画多是苍劲的笔锋,总体上给人以四平八稳的感觉。而泰语字母多弯曲的笔形,圆圈很多且常出现在运笔的起点,有时也会出现在中间和末尾,给人以藤蔓缠绕、曲折盘旋的感觉。汉字的运笔以横向和纵向居多,泰语书写符号笔形则以纵向居多,单独的字母书写时圆润弯曲,就像盘踞的蛇一样,而且没有汉字结构中的包围结构,所以横向结构和包围结构的汉字是泰国学生书写难度最大的结构类型。

4、“撇、点、捺、提”错误笔势和母语文字书写特征的关系

“撇、点、捺、提”这四个基本笔形的笔势问题集中表现在前三组被试的书写过程中,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和汉字笔形、笔画意识的提高,此类书写偏误会逐渐减少。笔者推测这类问题的出现和母语文字的笔形特征和书写方式有紧密的联系。首先,泰语文字里几乎找不到单个的且单写的撇、点、捺、提这几种笔形,只有? ?这两个辅音里有类似提的笔形。其次,我们不难发现前文提到的撇、点、捺、提的书写偏误中,最主要的前三类偏误的一个共同点是,把本该往下写的笔形朝相反方向写,这种朝上写的书写特征其实来源于他们母语文字从下往上的书写习惯。而中高级阶段以后的学生此类笔向问题会随着对母语书写规则依赖的减少而减少。

5、汉字书写发展过程的“中介”状态

从零基础阶段到高级阶段被试书写汉字笔顺、笔形、部件、结构的正确率的提高,正确的笔形、笔顺、结构和整字意识的发展是逐渐向正确的方向不断靠近的过程。在书写过程中,一些有规律的偏误实际上是介于母语正字法和目的语正字法之间的过度状态。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正字法靠近。通过对四组不同学习阶段泰国学生书写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对于泰国学生汉字书写的这个中介状态而言,它也容易受语言的迁移、训练的迁移、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目的语材料的过度泛化这五个因素的影响。而到了高级阶段仍然会出现某些初、中级学习阶段容易出现的汉字笔顺书写偏误,说明汉字正字法意识的习得过程也存在着僵化现象,使得学习者无法完全写对所有汉字的笔顺。

(二)本研究对教学的建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泰国的汉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对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汉字教学方法应有所区别

我们通过泰国学生汉字书写笔顺正确率和笔画数关系的讨论可以看出,不同阶段的学生,汉字的认知方式是有区别的。初级阶段的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仅限于笔画、部件意识,正字法意识还很薄弱,加之对母语的书写习惯的依赖,很容易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针对该阶段学生的汉字教学重点应放在独体字及基本笔画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前预测学生母语书写习惯对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帮助学生尽快形成正确的汉字笔画、笔顺意识,减少母语的负迁移带来的影响。这个阶段是学生学习汉语最关键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要避免教授一些笔画多、部件构字能力弱、理据性不强的合体字,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了中级阶段,随着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增大,正字法意识、部件意识已基本形成。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加强部件教学,多向学生传授汉字部件的理据、意义,帮助他们巩固部件意识和正字法意识。高级阶段的学生汉字笔画、部件、整字,正字法意识已经建立,汉字书写规则和正字法意识随着识字量的增大而得到巩固,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词汇量的扩充上,同时注意及时地发现学生汉字书写中存在的笔画、笔顺问题,帮助他们及时改正,避免出现“化石化”现象。

2、从初级到高级阶段都应重视基本笔形、笔顺的正确书写方法

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基本笔形和符合笔形的书写问题都存在。这提醒了我们初、中级阶段汉字正字法教学的重要性,这时基础打不牢固,学生就没有学好汉语、写好汉字的可能性。教师的工作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和汉字意识,以习得更多的汉字,达到提高汉语水平的目的。所以基本笔形和符合笔形的正确书写方法一刻都不能忽视。

3、应在横向和包围的汉字结构类型的教学上有所侧重

针对泰国学生横向结构和包围结构的汉字书写笔顺错误率高、习得较难这一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所教的生字分类,把拓扑结构关系的汉字归在一起,选择各种结构类型中的比较典型的汉字加以示范,讲授书写和记忆的方法,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既节约了精力又把握住了重点,教学效果一定比按顺序逐个去教更有效。

4、应针对泰国学生汉字书写“一笔化”的特征进行教学引导

通过汉泰两种书写符号的对比,我们发现汉语和泰语文字单从字形上看最大的区别其实是笔形结构和书写方式,在弄清楚两种文字的异同后,汉字教学就会变得有的放矢。比如泰语很多字母和汉字的一些部件形体特征、运笔方式很类似,例如:“凵”笔形(??????????)“凶”等。教师在讲解这些部件时要让学生主动发现其中的异同点,然后告诉他们汉语里这些类似泰语文字形体特征的部件的正确书写方法,把学生的母语文字拿出来和汉字一对比,异同点讲清楚后加上的定量练习巩固,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在今后的书写过程中自我监督,自觉习得汉字的书写规则,从而克服汉字书写“一笔化”的习惯。笔者总结出的那些容易出现“一笔化”的独体字和汉字部件也可以作为教师汉字教学中的参考内容,有针对性地去讲解。

5、对于泰国学生汉字习得的中介状态,教师应合理引导

中介状态容易受语言的迁移、训练的迁移、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目的语材料的过度泛化这五个因素的影响。而到了高级阶段,汉字正字法的习得还存在着僵化现象,使得学习者无法完全写对所有汉字的笔顺。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母语书写习惯同汉字书写规则的不对应现象。如果教师不及时纠正学生由于母语书写习惯负迁移所导致的笔顺错误,便会使学生忽略这些问题,从而出现“化石化”现象。其次,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生汉字笔顺的书写问题,汉字的笔顺书写偏误贯穿汉字习得过程的始终,是每一个汉语习得者的必由之路,这种偏误是在不断向正确的书写形式靠近的,因此,教师应当允许偏误的存在,正确引导它向着目的语靠拢。

6、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结合笔者自身的情况和对很多在泰国任教的中文老师的了解来看,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如果教师自身汉字书写就存在笔顺、笔画问题,怎么可能把学生教好?教师自身养成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保证学生学好汉字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改善汉字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活动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安然,单韵鸣、非汉字圈学生书写汉字及修正过程的个案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3)、

[2]安然,邹艳、非汉字圈学生的笔顺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7,(3)、

[3]安然、从多元认知的角度看留学生汉字书写过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1)、

[4]单韵鸣,安然、华裔学生汉字书写特征的个案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3)、

[5]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言文字应用,1991,(1)、

[6]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3)、

[7]崔永华、关于汉字教学的一种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8]费锦昌、现代汉字笔画规范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1997,(2)、

[9]费锦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10]冯丽萍、汉字认知规律研究综述[J]、世界汉语教学,1998,(3)、

[11]江新,赵果、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

[12]江新,柳燕梅、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13]柳燕梅,江新、欧美学生汉字学习方法的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1)、

[14]鹿士义、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3)、

[15]李金兰、泰国学生汉字习得途径和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6]刘国画、泰国中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8、

[17]苏培成、现代汉字的部件切分[J]、语言文字应用,1995,(3)、

[18]施正宇、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0,(2)、

[19]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型意识发展模拟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5,(4)、

[20]吴勇毅、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科目考试指南[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

[21]万业馨、略论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0,(1)、

[22]尉万传、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综合考察[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23]谢镇发、泰国大学生汉字辨认情况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7、

[24]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2)、

[25]许翠英、泰国汉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

[26]尤浩杰、笔画数、部件数和拓扑结构类型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掌握的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2003,(3)、

[27]易洪川、笔顺规范化问题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28]张静贤、现代汉字笔形论[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29]张静贤、汉字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30]钟宝娟、泰国中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书法书写规则篇5

关键词 汉字;识字;写字

第一阶段(1―2年级)中提出:(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3―4年级)中提出: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5―6年级)中提出:(1)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2)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识字写字的重点在低年级”,并不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识字”,书写指导可以看做是一项艰巨而任重道远的工程。以往在写字教学中过分强调“量”的积累,其实老师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就会越写越马虎,所以写字教学应该尽快从“量”的训练中解脱出来,要求学生写的字是否正确、规范、美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落实写字教学目标中的几点体会:

一、选范字,找出结构特点

(1)在低年级,学习的生字很多,因此要选好让学生临写的范字。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常见的有七条:①先横后竖;②先撇后捺;③从上到下;④从左到右;⑤从外到内;⑥先里头后封口;⑦先中间后两边。选择能提示汉字结构规律的字,使学生从中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及结构特点。要让学生弄明白其偏旁在田字格所占的位置和比例。

(2)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料。对每一次生字教学,我们的教参、教案均已列出了可能写错的字,并约略给了我们突破这些重点难点的方法。

二、细指导,让学生领悟写法

(1)在指导书写过程中有很多的方法,比如:数笔画,主要针对独体字和有些特殊笔画。对比归类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谜语识字法,使用效果很好,有趣味性。

(2)在教学生字的书写时,出现问题最好当堂解决,教师巡视指导,随时纠正学生的书写问题。一般学生出错的地方很容易集中,我们还能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学生字的书写更有针对性。

(3)提出作业书写要求要细,从纸张的布局要求开始,标点、空格、上下对齐等,通过细致要求,端正书写态度,提高书写质量,这是很有效的。

三、多途径,激发写字兴趣

(1)善于从写字教材和写字实践中挖掘出一些有趣的东西,如在教学中适当渗入一些幽默化的语言和某些生动形象化的动作,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写字是一种享受。

(2)乐于学习向他们介绍一些古今书法家刻苦学习书法的故事,像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学生从他们刻苦练字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习字愿望。

(3)运用计算机的动画效果指导学习写字等。还有一些电脑软件也能帮助学生写好字并对写字产生兴趣。

(4)通过展评学生作品激发兴趣。学生的作业或书法作品完成后,可贴到教室里展出。

四、巧训练,培养基本技能

(1)学生写字技能要循序渐进地通过严格、规范地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二年级是基础,三年级是关键,形成能力是根本”。这是有效写字教学所遵循的原则。也就是说: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好学生在米字格、田字格、方格中写字,力求把字写在格的中间;三年级让学生明白“格”的演变规律:知道“米字格”去掉对角线就是“田字格”,“田字格”去掉横中线和竖中线就是“方格”,“方格”去掉左右两条竖边线就是“横格”,“横格”去掉上下两条边线就是“无格”。

(2)练习写字,我们可以按照“看一看描一描写一写 比一比再写一写”的顺序进行指导练习。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少量多次的原则,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

书法书写规则篇6

我们中国书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

书法也可以理解为汉字的书写方法和规则,方法和规则是进行书写活动时遵循的法则,按照书写方法,规则写出来的字迹。书写作品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创造出来的。

退休后,我爱好写大字和书画,而毛笔字不同于书法,过去所写毛笔字是自由体,笔画不规范,随意写写画画,不按规则去写,不成体系。近两年,我参加了五家渠市文化馆举办的书法培训班。这个班是公益性的,不收学费,配有专职从事书法老师任教。教材是统一用汉隶“曹全碑”书法教材,任课老师从书法的横、竖、撇、捺、点、钩、折弯一笔一画从用笔教起,老师不仅在书板上亲自写,而且还手把手的亲自教,使学书法的初学者,掌握了书法基本笔画,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从握笔、用笔、运笔,老师手把手地教学员,运笔时从起锋、侧峰、回锋的基本知识,老师教得认真,学员学得扎实,很快提高了学员的书法学习热情。

通过两年来书法理论和实践系统地学习,在专职书法老师的指导下,受益匪浅,收获很大,进步很快。最近,三月份我用所学习的隶书书法的规则和方法,按照书法的规则,规矩创作出了8幅书法作品。参加了石河子大学纪委举办的反腐倡廉书法展览,四月份,我创作出了6幅书法作品,其中3幅作品是内弟创建的食品厂,我创作了“辉煌创业史,豪情南通人”书法作品得到亲友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又写了三幅书法作品参加了石河子大学老年书法展览,这对我所学的隶书书法技艺水平得到很快的提高。

学习书法要有勤奋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弃去浮躁,脚踏实地进行研究,我每天要保持3个小时的临贴练字,白天忙了,晚上补课,要有自觉的学习坚持精神,不要急于参加书法展览,只有书法基本功的千锤百练,功到自然成,书法作品一定会写出漂亮的书法文字,取得优异成果,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隶书作为初学者来说,容易上手的,从隶书入手学书法是一个既专又宽的路子。

通过书法学习使我体会到既锻炼了眼神,又开阔了智慧,是用脑、用手,用眼,同时运动的好方法,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临贴要有几篇,几十篇地反复推敲练字,对照字帖,不仅要写得像,更要写得好,写得精,要求精益求精,细了再细,不可马虎应付,也不可随意造字,在临贴动笔前首先要读贴,因此,读贴是临贴的前提,只有在理会的基础上再运笔,以隶书系统的某种基本形态,以此为临习的范本,灵活调用隶书的各种字法和各种笔调去为自己的创作服务。

“曹全碑”是汉隶的代表作之一,以汉隶的篡书简化演变而来,字形由长变为扁方,笔画由弯变直,出现波挑以依势变为横势,笔画在篡书的直、曲、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撇、捺、钩、挑、点、折加上横竖,汉字的八种笔画基本成型,同时汉字更为简化,笔画更为规矩,长短更以丰富多彩,其文字字型写现代文字大同小异,为中国现代文学,文字及书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隶“曹全碑”是汉碑中挑鱼盛誉,以风格飘逸多姿,结构匀整,著作于世。

古人评说“曹全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沟神品也”,其结字习整,透阔典丽,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美妙多姿,是汉隶成熟期飘逸秀丽的一路书法的典型。

隶书的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字型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运笔更为简短。

隶书也是日积月累靠许多人共同创造的。汉隶蕴含着一种特大的气势,充溢而涌动的雄健的力量,精美绝妙的汉隶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学习书法的心得体会(二)

在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加入了文化馆的书法学习班,学习的时间是快乐的,也是短暂的,转眼间,在寒冬岁尾,第一期书法班在我们的不舍中即将结束。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多月的学习,然后,有良师教导,有同学相伴学习,真是令我收获良多,现总结如下:

一、 了解书法的系统知识。

书海浩瀚,名家辈出,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虽心向往之,却不知从何开始。陈斯老师在开学初就为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朝代书法的名家及其特点,在他的建议下,我选择了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作为临摹帖。褚遂良的字清秀雅致,内蕴而不张扬,《伊阙佛龛碑》又是他的精品之作,临摹了一个学期,收获良多。

二、 纠正错误姿势,调整学习方法。

由于没有经过老师指点,虽然自己儿时曾练过一段时间,但一直无法掌握要领,字也没有长进,往往练着练着就充满挫败感,以至对书法也提不起练习的兴趣。陈老师一眼就发现了我的问题所在,最大的原因是握笔姿势不对,没有手腕发力,所以字写的虚软无力,于是,在陈老师的纠正下,我终于掌握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字也得到了长进。另外,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常用的就是抄书式地临帖,往往一抄一大本,追求快、多,字却没有多大进步。陈老师建议我们每天五个字,每个字反复的练习,多多亦善,这个方法一下子把无趣的书法联系变成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每天练着,看着自己的进步,都不想停笔。

三、 开拓了眼界,了解书法之美,提升内在修养。

书法书写规则篇7

金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上面可以拆分成一个人字盖,则是今字,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含的本字,表示包含。再到小篆,小篆是秦统一全国后,将春秋战国各国的文字加以整理综合而形成的文字,整理者就是李斯。小篆沿袭了金文的写法,笔划更加规整精致。小篆的形成,奠定了现代文字的基础。隶书到汉代,终于成为了官方文字。隶书的特点是一波三折,蚕头燕尾,在书写上比小篆容易多了。隶书的写法有很多种,但都大同小异,曹全碑的金字更加接近古人造字的想法,更多的写法与小篆相同,只是笔意不同。草书是对文字进行大量简化而形成的一种书法字体。简化是有规律的,从古代文字、楷书中寻找简化规律,或一些草书书写者自行规则。金字的草写很好解释,还原古代字义,用金属砂砾将上下部分分开,再用连写的的笔法就形成了金的草书。因此就形成了现在的金字。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

书法书写规则篇8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写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038-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学段的写字目标是:“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课标对写字的评价建议是“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然而现在许多学生一进入初中后,由于作业的增多,为求加快书写速度,字写得龙飞凤舞,尤其在农村初中,学生的书写水平更是糟糕,涂涂改改,非常潦草。即使原本认真书写的学生,也由于没受到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写的字也显得呆板、僵硬。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字水平呢?根据平时教学的积累,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学生对规范书写的认识

汉字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学生写好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漂亮的汉字给人以亲切之感,它传达着一种情感。书写还能体现个性,从字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性格、气质乃至个人修养。从现实角度讲,语文能力的外化就是听、说、读、写,“写”自然也包含了书写能力。另外,写字和考试成绩是紧密挂钩的,中考时,尤其是作文等考试中学生的字迹是否清楚规整,是会影响考试成绩的。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书写水平

教师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教师是写字教育的直接施行者,教师书写水平的优劣对写字教育的成败起决定作用。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定期交流写字教育经验,并达成抓好书法教育的共识,以创造写好汉字的环境和氛围。

多数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写出一手十分漂亮的字时,你的学生会由衷地赞叹,从而心慕手追;而当你随手挥洒,写的字龙飞凤舞时,你学生的字也一定是信手涂鸦,胡写乱划。一般来说,一个语文教师在带班两三年后,学生的字就是教师字的翻版。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无论是板书,还是批改作业;无论是写评语,还是批日记,平时写字都要一笔一划,工工整整,书写规范,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做个好榜样。

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力争“三笔字”过关。同时,还要涉猎书法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切实提高书法欣赏能力。

三、讲求科学的指导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学校应把写字教学纳入学校的整个教学计划,开设专门的写字课,做到有专门的教材,有专门的教师,有正规的作业,有等级的测试,让学生得到正规、系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书写习惯,以提高书写能力。传统的写字教学常用讲授法和机械的操练,这种单一、重复的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实践证明,教师的教法灵活多变,学生更能养成写字的好习惯。

写字不是简单、机械的抄写活动,而是一种复杂、繁重的脑力劳动。在教学生写字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字的大小,笔画的长短,位置的安顿,还要考虑到整排、整页的整体布局,这需要时间去琢磨,只有真正用心去写,才可能有所收获。

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做到“三定”,即定帖、定时、定量:“定帖”就是在已选定的帖作为范本,矢志矢勇矢勤地学它两三年;“定时”即要规定具体时间,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每天抽出半小时学书、临帖是能承受的,如穿插在功课之余,还能起到调节精神的作用;定量就是每天临写的字数有定数。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字帖,并给予学生合理的的时间。否则,时间太短,学生会敷衍塞责、草草了事,这样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写字效果;时间过长,学生又容易疲劳,会产生厌烦心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开设写字课的同时,还可举行开设书法讲座,讲述古今书法家学习书法的故事,举行书法比赛等活动,以此来激励学生、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兴趣。

为突出学生写字的主动性,针对学生写字的不同情况,教师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一些书法特长生带动其他学生,并充分发挥学生生生互动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练字兴趣,提高书写能力,加深其对汉字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理解。

四、学校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

校园是学生活动的重要阵地,良好的文化气氛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校园内的标语、标牌,学校的文件、出版物、宣传材料以及板报、宣传栏等,用字规范是最基本的要求。学校要书写规范美观的标语,办新颖活泼的板报,以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班内可利用板报开辟一块“每日一练”专栏,学生轮流书写,班组内每周举行一次写字展览,评出进步较大和优秀的同学,并给予“单字之星”、“每周之星”、“小小书法家”等多种荣誉称号,以此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培养兴趣。此外,还可通过办班报和手抄报,校园板报,校报等形式,展示学生的写字水平,使之产生成就感,激发写字兴趣。

五、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现在很多家长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学书练字,不过是“雕虫小技”,学不学无所谓。再则,学书毕竟要占用一定的时间、精力,怕分散精力,影响学科学习,影响考分,因而不予支持,甚至干涉。受社会环境、学生家长的影响,使得学生也很浮躁,因而难以静下心来认真书写。有些城区的孩子会在家长的督促下练字,甚至会在家长的主张或支持下专门跟书法老师学习书法,但农村学生的家长对书写的整洁美观往往不够重视,只注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