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讯技术(精选8篇)
无线电通讯技术篇1
(1)电能采集的技术分析
电能计量信息依靠先进的通讯技术来构建这个采集系统,便可以远程在线完成信息的采集,而且信息的精确度非常高,目前拥有的电能计量信息采集技术主要有远程通信和本地通讯。
①本地通信技术的内容特点本地通信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采集信息:一是采集系统的终端;二是用户电能计量装置。它有多种通讯形式,包括RS—485总线、低压电力线载波以及微功率无线通讯等方式。对于RS—485这种通讯形式来说,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芯片。它的通讯质量和芯片质量是呈正比关系的。所以在选择这种通讯方式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合适的芯片。
②远程通讯技术的内容和特点电能计量信息的采集系统终端和主站之间相互通信,这个过程就叫做远程通讯。它有公网通信和专网通讯两种方式。公网是利用光缆,将GPRS和CDMA等有线网络和无限网络结合起来,形成同一个通信网。它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性、满足所有需要,并且质量要好。为专网就是采用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230MHZ无线专网,终端直接与主站通陈立峰国网吉林大安市供电有限公司信。它的通讯环节较少,并且抗干扰能力较好、效率比较高等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无限专网通信频点在220MHZ---240MHZ之间,容易受到建筑物和地形等环境的影响,所以要对其加强科技维护,保证通信无误。
(2)光纤通信技术在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的运用
电能计量运用光纤技术的好处有很多,比如:
①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光纤的轻体质和校体积方便运输和铺设,同时容量大也有助于信息的传送和保存;
②光纤的抗干扰功能很强。光纤一般都是掩埋在地底下,所以造就了它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也避免了雷击等环境方面的威胁,还有很强的保密性;
③低成本。由于光纤通信体积小、质量轻、容量大等特点,所以在建造通信网络时可以少用有色金属,从而使成本降低。
(3)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它主要让双方在一定范围内利用无线波完成信息传输,与发射功率较大的设备而言,它的发射功率大概在100mV以下,剩下的相关参数就有了限制。它的工作原理是:发送端对未发送的数据进行调整和编码,然后数据模会转换;信息经过调整再发送;接收端收到信号,开始处理;最后模式转化,输出解码。
(4)主流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
ZigBee是一项主流通信技术,它是在IEEE803、14、5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主要的优点有成本较低、传输数据速度(能够达到10M----250kbit/s)、简洁距短(在10m----75m之间)、强大的通信能力等诸多方面。性能和蓝牙很接近,但是它一般不会连续传输,否则运用范围会受到制约。但它的通信功能比蓝牙要强大,运用在大规模的网络化抄表上在合适不过了。置于蓝牙技术,它是和ZigBee技术一样,在一个频段内工作。蓝牙的信息传输速度也非常块,成本也不高,错做也不麻烦。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但它最大的不足就是传输距离有限(一般在10m----100m之间)。用户可通过蓝牙技术实现短距离内语言和数据的交流,并且蓝牙技术也不需要专门的申请就可使用,非常方便,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非常多人的认可和应用。
二、结语
无线电通讯技术篇2
关键词:现代通讯系统;煤矿企业;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D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一、引言
信息化技术渗透入了各行各业,并为行业生产的效率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煤矿资源是一种基础能源,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现代通讯系统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及时、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动态化的指挥调度,为安全生产做出贡献,论文将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二、煤矿通讯系统建设的意义
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小型煤矿企业对于通讯系统的建设不够重视,信息交流不畅,调度不及时等现象突出,严重的还会导致安全事故,处理的速度慢,扩大损失的范围,因而建设煤矿通讯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其一,煤矿作业时,井下透水、瓦斯、冒顶等事故前兆出现时,可以通过通讯系统帮助人员撤离,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其二,一旦发生井下事故,由于信息不明确,导致指挥调度不利,容易扩大损失,通讯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事故情况,为挽救人员做出贡献。其三,井下通讯系统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救援力量早一分钟赶到,损失就能控制的越小。建设煤矿通讯系统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是一条安全生命线。
三、煤矿通讯系统建设的现状
(一)无线通讯系统
应用与煤矿的无线通讯系统主要有井下小灵通技术、透地通信技术和泄漏通信技术。井下小灵通技术:基于PHS制式,使固定电话可以移动,在无线网络覆盖的范围内自由移动,具有功耗小、辐射低、与PSTN兼容,随时拨打、接听电话。在井下连接调度机与调度接口,实现调度功能,井下小灵通系统在应用中基站覆盖面积小,传输带宽窄,定位功能弱,性价比低等特点。我国已经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得到应用,并在2011年底之前完成了1900-1920MHZ频段的清频工作。透地通信技术:其传播的方式是无线电波穿透大地,媒介是大地,在紧急情况处理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事故发生之后,如果其他的通讯方式失效,可以通过PED发射系统,信息能到达井下的任何位置,为及时的通信打下基础。PED发射系统的发射天线、输入装置、发射机都是设置在地面,不会受井下煤矿事故的影响而中断工作,可靠性高,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不足,如应用的范围受到限制,架设的天线长达数千米,使用具有局限性;信道容量小,只能用于简单的遥控和传呼,语音量大的通讯则会受到限制;单向通信,工作频率低,天线尺寸大,不能在井下架设;煤矿井下空间局促,设备集中,电磁干扰信号强,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泄漏通信技术,在巷道中架设同轴电缆,等间距开一个槽孔,电磁场从槽孔泄漏出来,实现移动台之间的通信,是一种实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由于泄漏通信技术具有受截面、分支、粗糙程度、巷道形状、倾斜、拐弯、支护等影响的程度小,电磁干扰小,信道稳定,在各国的煤矿井下通讯建设中应用广泛。泄漏通信技术采用超高频段,具有抗干扰性大,信道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如管理维护的成本高,耦合技术复杂,泄漏电缆架设的工艺要求高;系统可靠性差,电缆故障和中继器异常容易导致中继器的瘫痪,噪音累加,信号失真;信道利用率低,井下容易出现信道长期空闲不用的情况。
(二)有线固定电话网络
有线固定电话网络是使用最多的一种网络结构,与现有的PSTN网使用统一协议,在水泵房、井下变电站、设备室等长期固定作业,实现互联互通,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井下的设备较多,线路复杂,大量的话机连接和模拟线路的存在容易形成干扰。井下环境复杂,潮湿阴暗,对线缆形成腐蚀。一旦出现故障,难以及时的排除。
四、现代通讯系统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安全生产,提升煤矿企业的运行效益,当前大多数的煤炭局和煤矿之间已经实现了通讯系统的建设,可以起到瓦斯监控、人员定位、视频数据等控制。但是现代通讯系统应用于煤矿企业中的时间还不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重复施工,造成建设的成本越来越高,可以从几个方面建设。
(一)统一通信
将传统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作为一种应用和解决方案,实现联通,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像、声音、数据等,统一通信系统将传真、电子邮件、语音、短信息等融合为一体,提升煤矿企业信息交流的效率。
(二) WIFI技术
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和标准本身没有关系,实际的发射功率为65mW左右。此类技术基于局域网技术,易于维护,组网方便,可以作为主干传输平台,形成无线终端与主干的结合,覆盖全部巷道和矿井部分。WIFI技术在短距离无线传输中应用多年,技术相对成熟。WIFI协议限制其设备的功率,其设计符合煤矿安全的要求,能改变井下无线通信窄频范围的现状,在煤矿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三)VOIP原理
VOIP是基于IP网络的语音传输技术,是一种IP电话,压缩语音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按IP协议打包处理,传输到接受地,达到IP网络传送语音的目的。每个普通电话的传输速率为10kps左右,资源占用率小,仅为普通电信网的1/8,大幅度降低通信费用,可以实现传真、语音、图像和数据的传输,跨区域免费通讯。而WIFI与VOIP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车辆定位、人员定位、语音通信、监测数据、IP化移动调度、PDA功能等。
参考文献
[1] 孙仁锋,王春光,程海军、 基于WIFI的井下通讯系统在矿山企业中的应用[J] 、 矿山机械,2009, (10)
[2] 付诗春、 现代通讯系统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04-30、
无线电通讯技术篇3
【关键词】通信网络;电力自动化;无线通信;通信方案
作者简介:范钢铭(1990-),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信息通信
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包括了可靠性能越来越强的远程监控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监测和把控我国电力系统时刻的流程以及状态。而电力系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稳定器和高速器的作用,大大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网络通讯发展过程中,电力自动化的信息安全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因此,在对电力自动化进行把控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配合信息网络的安全性,探究出关于电网信息安全的保护对策,保证整个电网系统有一个安全的自动化控制局面。
1通信网络
1、1无线的通信网络
无线技术在通讯领域的广泛使用,推动了无线通讯技术的稳步发展。该无线网主要是由无线的站点、终端以及该无线的管制端口组成。现阶段使用的无线通讯手段最有优势的地方,就是它具有远距离测控的特点,可以进行两端通讯。和有线通讯技术相比,大大节约了通讯成本。但无线通讯技术并不是完美的,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无线通信中会被别的电磁波干扰,无线通信就会产生异常;由于无线电通讯技术在空气中利用电波传输信息,必然存在安全隐患,会有犯罪分子通过窃听传输的内容,给无线电通信带来了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对此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通过公共平台进行无线通信,该方案的好处就是不用专门投入资金进行使用;二是建设专业的无线网平台,这项方案的运行成本会很高,后续的设备维护也需要大量耗资。在整体电力运行系统中,特别是在电力自动化方面,对于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开始涉及。为了满足高标准的自动化,使用最为广泛的且更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就是无线网状、传感器模式等。基于无线的传感器网络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要从智能化的仪表读数开始分析,该功能的出现,使得电力工作的效率更加高效,具有省时、省力、省钱的优点,为广大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线化的智能读表技术在投入市场时,其费用成本较高,我们希望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和调整,以及大范围的使用,这种技术的运行成本会慢慢降低,从而使更多的用户进行使用。
1、2通信网的电力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潜移默化的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也渐渐离不开网络这样一个平台。在整个电力系统领域中,网络通信的作用和意义极为重大。随着对技术要求的日益加剧,我们需要智能化的服务,自动化的电力通信手段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网络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铺地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针对电力系统,目前普遍使用的网络模式以光通讯为主,几乎覆盖了整个电力领域,是最为主流的通信信道。此外,对于EMS这种实时信息传输,电力体系是支持的。
2电力自动化信息网络通讯安全性的防护
在整个通讯领域,电力自动化的通讯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给整个通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当前电力系统和通信业的发展现状,探究出一种合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这种安全防护措施要运用管理学知识,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技术基础,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在对安全信息进行处理时,由于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可以进行随时变化的防护措施。针对一些复杂性的安全问题,还需要进行监控,及时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对该体系进行评估和总结,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我们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在对通信网络进行管理时,要进行统一的规划,从各个角度对信息平台进行管理和操作,采用以点到面的管理模式,从点对点发展为点对面,到最终形成面对面的结构,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务必要结合现状,立足于现实,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有序的划分,针对出现的问题,提供具体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以此来确保整个电力系统领域的高校运转。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我国电力自动化的通信网络体系提供了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不断更新和完善我国电力自动化的通信体系,正确、积极地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以一个好的心态去应对和解决,以此来避免损失。作为通信领域的高科技人才,我们要不断研制和开发新的信息技术,保证电力系统和通信领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结语
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电力的存在能够满足人们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基本需求,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随着电力系统与通信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日常生活的发展趋势将是智能化、自动化的状态。因此,我们在发展电力体系中的无线通信技术时,千万不能忽视关于信息安全的问题,确保安全、严密以及高效的高科技通信。
参考文献:
[1]李涛、电力自动化的通信网络研究[J]、通讯世界,2013(11)、
[2]王平欢、电力自动化的通信网络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5)、
无线电通讯技术篇4
关键词:无线通讯;通讯技术;发展;改进
无线通讯技术通过电磁波信号进行信息交换和传播,随着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实现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下降。无线通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无线通讯技术发展至今,虽然在各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同时,无线通讯技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
1 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无线通讯应用普及范围不广 现如今,无线通讯高速发展,配置也更加地灵活,新的无线通讯协议和产品不断出新,现在的家庭、企业和单位都引进了无线通讯技术,普遍表现为家庭上网和单位办公的无线宽带和光纤设备,由于无线技术在运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上部分单位技术人员对通讯技术知识尚不能很好的掌握,致使部分设备不被使用,其中就以单位和企业现象最为严重,这无疑成为无线通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效应,所以应该加大对无线通讯技术的普及应用,实现无线通讯的真正价值。
1、2 无线设备维护工作有待完善 无线通讯的传播离不开无线设备的使用,然而这些无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电脑数据丢失、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给企业和单位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设备故障的发生原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和单位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未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二是维护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存在缺陷,三是企业或者单位在进行设备采购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选择一些配置不高、质量和使用年限都不是很好的设备品类,无疑加大了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所以企业要坚持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
1、3 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通讯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无线通讯技术,还要掌握通讯设备维护和保养技术。伴随无线技术的发展,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在不断产生,由于无线通讯技术问题导致的故障给企业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严重制约着无线通讯技术的普及运用,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无线通讯技术热源尚没有掌握相应的加密技术和设备维护升级技术[1]。再加上实际工作中部分技术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无线通讯技术的维护工作。
1、4 无线技术水平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无线宽带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无线通讯产业的加速发展,无线宽带技术凭借其接入方式灵活,上网速度快等特点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然而在实践使用过程中,无线电波容易受到天气的干扰,造成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带着问题寻找方法,为寻找更好的使用切入点,3G技术应运而生,3G系统比现有无线技术更强大,不仅信号覆盖面广泛,还能支持数据、语言信号的传输和切换,成为全球3G发展技术的主流标准[2]。然而社会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人们对信息的要求就会更高、更严格,尽管3G系统相较无线技术强大很多,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即面临竞争和标准不兼容等问题,广大用户期待移动通信标准能够统一,鉴于此呼吁,国际电信联盟研究制定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将移动通讯系统和无限局域网、WLAN等其他系统结合起来,产生4G技术,实现了商业无限网络、局域网、蓝牙、广播、电视卫星等通信技术的相互兼容。4G系统作为一个全IP的网络系统,安全性更高、智能性和灵活性更强,传输质量也更好,但是笔者相信,任何系统都不会是完美的,在将来的使用过程中肯定会暴露其功能上的缺陷,所以期待通讯技术第五代、第六代甚至更强大的一定通讯标准的制定,以满足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需要。
2 无线通讯技术的改进措施
2、1 推广软件无线电通讯技术 无线通讯技术的使用已普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无线通讯自身技术水平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无线通讯技术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通信方法,优化网络配置,提高设备相关性能,确保无线通讯的可持续发展。软件无线电通讯技术的使用,不仅便捷和灵活,还有效保证了无线通讯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信息保密性的要求,值得在现有无线电通讯技术推广[3]。
2、2 完善通讯技术相关维护管理制度 无线通讯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在运用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通讯运行和技术维护管理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管理措施不完善,无线通讯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4]。要让无线通讯技术发挥其价值,就要建立完善的通讯维护管理制度,做到定期对无线设备进行网络维护和升级,将其工作表现纳入薪资考核,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同时在无线通讯技术工作中,选拔专业技术强的人员担任维护管理工作,有效减少因人员技术问题而导致的设备故障。
2、3 提高无线通讯技术人员整体素质 无线通讯技术专业人员目前还比较匮乏,少数懂技术的工作人员综合水平又相对较差,导致有些企业设备引进了,但是却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加以管理和维护,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企业在后期的人员储备过程中,要不断重视此类专业人员的培养和相关培训工作,让他们更加熟悉地掌握无线通讯技术,发挥无线通讯技术对企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无线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信息传输过程不受时间、距离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递灵活可靠,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无线通讯技术发展时间还比较短,相关服务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以后的无线通讯技术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关服务网络、技术和管理等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无线通讯技术水平,以便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军领、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与改进[J]、信息通信,2013(07):250-251、
[2]王雷、改善无线通讯技术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
无线电通讯技术篇5
【关键词】 防汛 调度 防洪 无线电通讯
当前在国内的很多区域诸如东辽河上游,相关地理环境较为复杂,而且山峰的海拔也相对高,其中的河流交错,山坡较陡,因而导致在降雨旺季水流很急,雨水在地表径流很快,很容易在河道产生洪峰急。因此在这种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中就需要有效地利用无线电通讯进行指挥调度,从而更好地应对一些紧急情况。
做好防汛通讯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洪灾对该地区造成的损失,并且相关部门也要把握好通讯这条生命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的防汛工作有很大的缺陷,当时很多的水库、水文站点等都是靠有线电话来传递消息,并且这些有线电话还只有在邮电部门才有,因此在观测相关的水情信息后将相关信息传达到办公室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危险的时刻,如雷雨交加的天气,这些有线电话就经常断线、混线等,而且在防汛的关键时刻总是会出一些问题,就导致了很多抢险信息的获取不及时,从而对于相关工作的调度也有延迟,产生重大损失。这种因为不及时的信息传递使得领导错失了绝佳的指挥时机。
为了将这个棘手的问题解决,我国在八十年代后开始在许多区域建立了无线电通讯网,也就是常说的非工程性防洪措施。在全国各大重要的城市相继建设了多个指挥中心和水文站台,并且引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通讯技术,将之前的有线电话通报险情升级成为了现在的无线电台传播信息。现在在每次观测水情之后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将相关信息传达到市防汛办公室,可以有效地为相关指导人员争取最佳指挥时机,从而在最大的程度上进行物资调拨、抢险工作,将汛期的危害尽量将到最低。
无线电通讯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无线电波在空间中的传播完成信息的收发工作,这种技术对于地理环境的要求不像其他技术那么苛刻,对当前很多城市的一些特殊区域都可以进行适配,并且大多数的区域的恶劣环境都可以适应,无线电相关的装备一般只安装在室内即可,在室外只需要安装必备的接受装置,并且在对相关设备的维护和安装上较为方便,因此受到了当前很多行业的广泛应用,并且在便捷性和易用性的等很多层面上较之前代的通信技术都有很大的优势。
下面介绍下载水利防汛工作中无线电通讯的优点。
1、相关设备建设的投入低、见效快。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今天建设相关设施的投入比以往较低,同时在建设的时候相关施工人员的任务较轻,并没有什么技术性的工作,投入大多体现在设备的购置上,这种无线电通讯的优势就是投资少见效快,在建设的当月就可以产生一定的效益,同时在相关设备的运行中故障率也非常低,即时产生问题也很容易维修。
2、无线电通讯效率更高。
无线电通讯较之前代的通讯技术有很大的优点,以前的有线电话通讯,在危险来临时要想将信息快速的传递出去至少需要三个小时,再加上一些通讯地区故障频发,有的站点水情工作人员就需要花更大的代价才能将信息传递出去。而利用了无线电通讯技术,将相关信息传递出去总共时间都不超过半小时,站点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快捷。尤其是在相当紧急的情况下这种技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可以让指挥人员更好地调度,从而在应对危险时化被动为主动。
3、无线电通讯更加灵活、便捷。
经过实际的经验证明,在是建设了无线电通讯网之后,在水利防汛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相关工作的指挥更加灵活、便捷,在前线的防汛人员可以在观察到相关险情之后迅速通过对讲机通知其他人员,无论在多么复杂的地形下都可以及时地与指挥部之间进行传递信息,将一些具体情况及时地汇报到指挥中心。从而给领导争取了足够的指挥时间,调动相关的设备或者物资进行抢险工作。这种通讯的便捷性是前代通讯技术无法达到的。
4、无线电通讯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大。
根据统计,自从建设了无线电通讯网以来,在相关的抢险工作上可以尽最大程度避免很大的损失,而且相关设备的维护以及使用都相对划算,不仅是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进行了最大化的节约。其造成的直接或是间接的经济效益都远超之前的有线电话通讯。
参 考 文 献
[1]无线电通讯在四平市水利防汛工作中的应用[J]、 左文华,刘沛林,王合营、 东北水利水电、 1995(08)
[2]无线电通讯在抗洪抢险中的作用[J]、 张吉国,牟志录,尹文胜、 东北水利水电、 2002(08)
无线电通讯技术篇6
关键词 宽带 无线 通讯 技术 发展 现状 意义
如今的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谁最先掌握最新信息,谁就有主动权。可见,信息的传递十分重要。传统的信息载体、信息传输速度已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信息网络的传载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加强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现有的宽带无线技术有3G通讯技术、超宽带无线技术、“Wi-Fi”、“LMDS”与“WIMAX”等。下面,笔者就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论述。
一、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宽带是用户接入点网络传输速度超过1 Mbps的数据传载速度。我国因地制宜地研究出符合我国需要的宽带无线技术,并制定出了2、4、3、5、5、8、26 GHz等宽带无线网络接入频道。另外,LMDS、MMDS等相关宽带无线上网技术在我国也有较好的发展与应用。在科研工作方面,正极力改变5、5GHz频率的传输载量,为中国宽带无线网络用户构建一个平稳高速的信息平台。
LMDS作为多点分配系统,对本地信号的覆盖与传输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一般的工作频率为10 Hz到40 Hz,敷设方式一般为点面敷设,通过地区或者基带的信号转录为射频信号。在各用户端,接受信号的同时还需把射频信号转换为原有的基带信号。LMDS的信号传输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天气、设备的成本和网络发展速度的影响),这使得LMDS的发展受到了影响。MMDS是多点分布的固定宽带接入技术,作为提供宽带业务的基础,MMDS的输出频率在3、SGHz。MMDS可以为客户提供透明传输业务、Internet的接入、用户的数据交换、语音视频的传输与交换等相关网络业务。
在向下一代网络(NGN)迈进的过程中,全球无线/移动通讯的发展呈现出6大趋势,即传送宽带化、应用个性化、接入多样化、网络数据化、系统互补化及有线/无线一体化。因此,宽带无线接入将成为向NGBW及3G通讯技术发展的重要的接入与传送支撑技术。一方面,宽带无线接入比移动通讯容易操作和实现,成为新一代NGN移动通讯的技术先导;另一方面,NGBW及3G通讯技术发展需要宽带无线接入作为支撑,而且一些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本身即具备良好的移动特性,甚至可构成广域的移动覆盖。
二、3G通讯技术的特点、属性
3G通讯技术是一门新型、多功能的通讯技术。当传统的通话、发短信、上网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手机通讯行业需求时,3G通讯应运而生。
3G通讯具有很多高品质的优点,能实现视频与语音同步的现实。3G传输速度分为三个档次:静止2 Mbps,中速384 kbps,高速144 kbps。3G三大主流行业W-CDMA、CDMA2000、T-SCDMA,已经确立了三大主流无线接口的统一标准,建立的3G无线网络技术极具代表性。但是,在中国推行3G技术存在局限性,中国移动施行自主创新的3G技术与国外成熟的3G技术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办法马上与国外3G接轨。
“Wi-Fi”通过无线局域网络的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端、计算机和相关向外辐射设备,接入WLAN的无线局域网络技术。“Wi-Fi”的网络传输速度为54 Mbps,其设备组成以单元结构为主,将整个系统单元化,在分出的每一个单元,设计成为一个基本的服务组(BSS)。BSS有集中地处理方式、分布对等式和分布对等式管理。通过这几种处理,能够很好地管理单元网络。“Wi-Fi”主要解决的是无线网络中局域网的客户接入点问题,这种方法只能把互联网的连接信号传输至100 m的地方,而“WIMAX”解决的是无线局域网问题。
“WIMAX”作为全球微波技术在宽带无线技术行业首度开发应用,其主要正对频率是(2 GHz~11 GHz),网络连接速度为75 Mbps,在这个波段中的微波勇于将无线信息连接于网络上,还可现无线宽带接入BWA来使用。“WIMAX”技术使用WLAN相似的技术,可以把上网信号传输至50km以外。“WIMAX”技术标准有两个,一个是802、16标准,另一个是802、16 d和802、16 e两个附加标准。两个标准严格要求了“WIMAX”在使用者的生产生活中,大大优化了公司、家庭、学校等一些高度用网的群体,既节省了传输线路的敷设麻烦,占地面积大等问题,还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不用走到哪里都要寻找网端的情况。
三、超宽带无线技术的特点、属性
超宽带无线技术(UWB)是一种无载波通讯技术,它不采用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带宽非常宽。UWB系统发射的功率谱密度可以非常低,因此短距离UWB无线通讯系统与其他宽带无线通讯系统可以共存。UWB的传输速率可达几十Mbps至几Gbps,其收发信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于全数字化;其固有的抗多径衰落功能很强。超宽带技术在实现同样传输速率时,功率消耗仅有传统技术的1/10~1/100。另外,UWB可发送噪音以下的低功率信号的规定值“FCCParTls”(41、3 dBm/MHz),具有隐蔽性好、低截获率、保密性好等非常突出的优点,能很好地满足现代通讯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
由于UWB信号定位精度高,所以在透视成像雷达、人体医学成像、穿地探测雷达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UWB技术目前有两种相互竞争的技术标准:一种是IEEE支持的MBOA标准,另一种是以摩托罗拉为首的DSSS(CDMA)标准。两者的分歧体现在UWB技术的实现方式上,分别采用多频带方式和单频带脉冲方式。虽然调制方式不同,但两个方案在扩频方式中均使用跳频方式。现在,IEEE802委员会已将UWB作为局域网PAN的基础技术候选对象。PAN的目标是用无线电或红外线代替传统的有线电缆,以低价格和低功耗在10m范围内实现个人信息终端的智能化互联,组建个人化的信息网络。其最普遍的应用是连接电脑、打印机、无绳电话、PDA以及信息家电等。目前。实现PAN的主要包括USB在内的IEEE802、1lb(Wi-Fi)、家庭无线网络HomeRF、Bluetooth、红外线hDA等5种技术。
四、宽带无线技术发展的意义
为了满足现今人们对宽带无限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宽带无线技术秉承“让用户摆脱‘有线’的传输束缚”的宗旨,使客户不论是静止还是移动,都能够有效的接收信号的传输。
宽带无线技术将逐步替代传统的有线传输信号的手段,实现高输出速率、高覆盖面积的传输“无线”理念。自3G和高信息保真3G可视通讯推出以来,人们对宽带无线技术又有了新的层面理解,不再局限性地认为宽带无线技术只应用在电脑上网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推陈出新,又增添了新的成员“Wi-Fi”与“Wi-M”等宽带技术,并向着4G方向不断前进。
五、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宽带无线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成为人们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无线电通讯技术篇7
【关键词】 无线通讯 LTE 应用领域
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点和使用对象的限制,以较为便捷、准确的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可能性,4G通讯的技术的发展扩大了覆盖范围,以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消耗的网络架构实现了对信息的传输和通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当中无线通讯技术都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无线通讯LTE技术的发展未来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率、高覆盖。通过3G向4G技术的过渡,有效的实现无线终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无线通讯LTE技术分析
1、1 LTE技术概述
LTE技术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英文缩写,突破了3G技术的现实版本,实现了向4G技术的转变,LTE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对于网络发展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计。从技术层面上来分析,LTE技术是在3G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取的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LTE技术标准有明显的特征,在通讯速率上有下行速率能够达到100Mbps,上行能够实现50Mbps。在频谱效率上能够实现2到3倍的R6版本的标准,系统的分组交换能够实现在整体技术架构上全新设计。LTE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无线网络的延时,增加了无线覆盖区的使用范围,实现通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在系统的兼容性上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以目前的使用状况来看,LTE分为两个主流方向,FDD―LTE和TDD―LTE,是目前无线网络效率最高的通讯技术标准版本。
1、2 LTE技术的发展趋势
LTE技术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小规模的商业用途。以移动服务商为例,采取LTE技术进行商业的用途,实现高速的网络交互性试验。在我国深圳、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区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推动了相关产业的集群效应发展。LTE的技术要求很高,在网路的架构上要求极为的严苛,从LTE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更加倾向于缩短网络延时,扩充系统的容量,在网络的覆盖上实现更为广阔的覆盖范围,时限更高的网络质量,将武侠网络的应用渗透到家庭范围内,成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社会价值,推动无线网路4G化的发展进程。
二、LTE技术的应用
2、1 LTE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体现
LTE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其商业用途上,充分的满足了现代人对于信息数据传播的需求性,在长期的技术发展和研发的过程中,追求更大容量、更高速率的网络状态,大大的降低了成本的消耗。在商业用途上主要集中体现在几大通讯运营商,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主要体现,中国联通的4G服务平台吸收了更多的消费市场,从业务规模上不断的时限扩大突破。中国移动在TD-LTE的规模试验部署上采取了“6+1”的模式在我国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南京、厦门六大城市范围内开展用户体验。在2014年已经完成了商用水平的多模数据终端和3款手机设计。中国电信在技术应用上采取了成本较低的FDD网络,考虑到运营的成本,电信运营商倾向于和其他运营商的合作开发,营造更具有优势性的运营网络。
2、2 LET技术国际应用体现
LTE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体现的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以瑞典、日本和美国三个主要的运营商经营范围内。瑞典的LTE站点运营以爱立信和瑞典运营商的合作商用为体现,在移动数字的高速公路方面走出了重要的道路在网络升级和网络维护上能够提供丰富的业务体验,通过全新RBS6000系列的LTE无线基站、演进分组核心网、SmartEdge1200路由器和最新EDA多址接入聚集交换机的移动回程链路解决方案。日本采取发放LTE牌照的方式,日本几大移动运营商NTT Doo、软银移动、KDDI和e-Mobile公司采取了统一的LTE标准,着眼于在全球范围内时限4G战略部署。美国LET商用由Verizon Communications与沃达丰公司共同组建,移动高速上网演示选定爱立信与阿尔卡特朗讯作为首要网络供应商,提供商用服务的同时,也将扩展其FiOS光网络。
三、结论
综上所述,LTE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和体现,4G时代的到来实现了无线网络的高效、高能的覆盖,人们和无线信息技术时代的联系更加的密切。未来LTE技术将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集商业用途和服务用途为一身,实现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拓展。
参 考 文 献
无线电通讯技术篇8
关键词:无线通讯;重要作用;Bluetooth ;UWB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ultimedia and wireless 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eople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 have been inseparable、 Today's wireless munic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ves,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miniaturization of the current wireless munication products, especially the strong pursuit of portable products, as wireless 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short-range wireless munication the technology has given rise t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echnical Comparison of Bluetooth and UWB and multi-angl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Bluetooth + UWB as a next-generation high-speed wireless munication technology may be、Key words: Wireless munication; an important role; the Bluetooth; the UWB
中图分类号:F626、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目前,我国大型石化企业在厂内的通讯方式,一般仍然采用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即依靠有线通讯电缆来传输信号,配合以传统的程控交换机和防爆电话,防爆扬声器等等设备终端来实现在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之间的通讯。这样的通讯系统庞大,线缆众多不易于人员维护,加之厂区内部腐蚀性气体,工作环境,自然环境等经年累月极容易造成设备的线缆损坏,影响通讯,由于是有线电缆连接在事故发生时更加容易遭受破坏。一旦通讯中断,对企业的事故救援,员工的人身安全,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要大力发展无线通讯网络在企业的应用。 1、无线通讯技术的重要作用
石化工厂厂区面积大,人员分布散,防爆区内移动作业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众多。无线通讯系统对满足人员通讯需要,加强防爆区内分布人员的动态管理,优化厂区网路结构,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无线互联互通,相互结合的信息传递,保证企业安全高效的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分析 目前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2、1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
2、2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3、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简介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讯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讯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讯。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讯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讯。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 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讯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讯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4、超宽带(UWB)技术研究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讯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讯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讯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讯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讯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
4、1 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4、2 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4、3 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讯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4 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讯系统在通讯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4、5 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4、6 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讯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讯。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4、7 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