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书笔记800字
《茶馆》-读书笔记800字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也是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著作。《茶馆》这出三幕话剧,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描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正如老舍先生在谈到《茶馆》时曾说过茶馆是三教九流的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暗藏着大乾坤。整出戏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年来的时代变迁和社会的真实写照。发人深省!
《茶馆》中不管是茶馆的本身还是下茶馆的人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始终未变的是茶馆中贴的莫谈国事的纸条告示。这一点引起了我的深思。当时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政局对民间的言论进行侦缉,茶馆由于怕惹事生非,在店内张贴了莫谈国事的告示,后来随着当局的压制日益严重。店内莫谈国事的纸条越来越多,字体也越来越大。老舍先生的这一细节的描述实际上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混乱。政府控制了人们的言谈自由,写出了民众生活之压抑。
整个剧中描述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百姓等等。各色各样的人物个性特点跃然纸上。读起来令人难忘并惊叹不已!
印象最深的是剧中的常四爷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我爱咱们的国啊!可谁又爱我呀?常四爷和老舍先生一样,都是八旗子弟。这句话中表达了八旗子弟对社会的腐败的痛恨与无奈。常四爷在剧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心怀天下却壮志未酬的人,老舍先生又何尝不是呢?
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时代的挽歌。茶馆跨越了三个时代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更多的是描述一些小人物的生死离别和悲欢离合。写尽了旧时代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茶馆》里反映的这段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我们生活在当下的时代应该谨记那个苦难的时代和悲惨的世界。以史为鉴,以知兴亡。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何其的幸运。应该倍感珍惜!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积极进取,永攀高峰,俯仰之间,唯有追求卓越,求尽所能,才能无怨无悔高处胜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实现我们心中的中国梦!
茶馆的早晨
茶馆的早晨读书的味道生活就像一个调味瓶,酸、甜、苦、辣、咸应有尽有,但谁又能从生活中,品尝出读书的味道呢?我从小就酷爱读书,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能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静静地读书。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就品味出了读书的味道。我博览群书,无论是什么样的书,厚厚的长卷、薄薄的几页纸,有时甚至是短短的几句话,寥寥几笔却诉尽脚下的沧海桑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展翅之时的无限抱负。就寝前,我总喜欢躺在床上,顺手掂来一本书,在泛黄的灯光下翻阅着我顺着鲁迅先生的墨迹,去聆听那声声呐喊;我跟随着丹尼尔·笛福的脚步,去感受鲁滨逊坚强的意志。这时,妈妈给我送来一杯热牛奶,它让我的思绪伴着西域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去搜寻古代文明的碎片。这时,我感到读书的味道是甜美的。看着窗外的小草,我又想起《海底两万里》的神奇之旅,让我憧憬奇妙的未知世界,这时读书的味道是青涩的。当我看到父母布满沧桑的脸上越来越深的皱纹,便又想起父亲的《背影》,这时读书的味道是咸的。其实,读书的味道与生活一样,丰富多彩,一个十足的五味瓶。因为生活就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在谱写着自己最绚丽的篇章,每个人都是这本书的作者。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读书的味道,因为我们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让我们一起用心来体会读书的味道吧!【365作文www.365zuowen.net】读书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