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巴西》教案(整理3篇)
初中地理《巴西》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
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工农业特点
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一、地理概况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
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
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
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
(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
二、亚马孙河
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
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资源
四、人口和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
[小结巩固]
学生小结
[作业布置]
见基训
初中地理《巴西》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主要气候特征(重点)
2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鲜明的文化特色。
教学重难点
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主要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出示巴西世界杯海报图片,问:
xx年是20xx年,有什么重要的体育赛事?(世界杯)
20xx年世界杯,在哪个国家举行?(巴西)
谁知道,巴西世界杯,哪天开赛?(6月13日)
今天我们学习: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第二节巴西
二、新课讲解: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位置:
出示图9.15的PPT,简略总结巴西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1)半球位置:
西半球、南半球
(2)纬度位置:
大部分处于热带。
(3)海陆位置:
南美洲东部临海国,东临大西洋。
(4)国旗:
出示巴西国旗的PPT,指出巴西国旗的特点:
绿、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该国广阔的丛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藏和资源。
2、人种构成:
出示P9.16卞卡一家的PPT:
问:
为什么在卞卡一家,有不同的人种。
指出,巴西有许多象卞卡一家这样多种不同人种构成的家庭,形成混血种人的社会。
出示巴西人种构成图的PPT,学生总结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40%,黑种人约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不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
出示PPT,指出: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巴西人,多数是葡萄牙人的后裔,通用葡萄牙语,多信奉天主教。
3、巴西文化:
在我国,每年1月或2月,人们在一片喜庆的红色中度春节,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节日。而对于巴西,每年2月下旬,就会迎来他们最盛大的.节日——狂欢节。下面,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过狂欢节的。
(1)狂欢节
出示巴西狂欢节的PPT,
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的节日庆典。
节日虽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节日前的一两个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团体就着手准备节日的庆祝活动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街道两边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约热内卢大看台最佳的包厢票价虽高达千余美元,但被早早地抢购一空。
狂欢节那四天,狂欢的热浪席卷整个巴西,男女老少披红挂绿,艳装浓抹,载歌载舞,春潮决堤般地涌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药店、医院和酒吧之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放假。人们忘掉了富裕和贫穷,忘掉了忧愁和烦恼,忘掉了紧张和疲劳,只剩下欢和乐。此时,全国上下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肤色,都似一朵朵欢乐的浪花汇入了欢乐的海洋。
(2)桑巴舞
狂欢节中,人们的疯狂的庆祝,跳热烈激烈的舞蹈——桑巴舞。
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国舞”。在拉美这个最大的国度,桑巴舞之普及,有这样的说法: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时跳,节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达旦地跳。每当激越的音乐声起,人们总是激情难抑,不禁摆腿扭腰,跳将起来,如醉如痴,欲罢不能,欲休难止。
(3)、足球:
提巴西,不能不提足球,足球对于巴西,就和乒乓球对于中国一样,是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的运动。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
因此,巴西是足球的国度,下面我们看看巴西足球。
在出示巴西足球队全家福时,学生感受巴西人不同的人种。
活动:
P83页巴西多元文化特色。
课后小结
1、位置:
(1)半球位置:西半球、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热带。
(3)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临海国,东临大西洋。
2、人种构成:
白种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种人约40%
黑种人约6%
印第安人不到1%
3、巴西文化:
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课后习题
1.“玛雅文明”的创始者是:(C)
A.印度人B.西班牙人C.印第安人D.因纽特人
2.巴西人口40%的人种是:(B)
A.白种人B.黑白混血种人C.黑种人D.黄种人
3.拉丁美洲的开发历史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D)
A亚洲人B非洲人C大洋洲人D欧洲人
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位于(C)
A.美国B.英国C.巴西D.俄罗斯
初中地理《巴西》教案篇3
课题:
8.6巴西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了解发展经济的状况;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语言)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西的经济发展状况
难点:巴西城市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你知道世界上的“金砖五国”吗?你知道其中“金砖”的含义吗?
教师讲解:金砖五国指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引出巴西经济
新课讲授:发展迅速的经济
资源:读图8-56,说出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主要矿产资源是铁矿
教师:巴西铁矿储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含铁量至少在50%),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工业:读图8-56,归纳巴西的工业特征和工业分布特点。
教师: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钢铁、机械、化学、食品、纺织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学生:巴西工业区集中在巴西的东南部
东南部的有利条件:①铁矿资源丰富②海上交通便利③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读图8-51,找出伊泰普水电站的位置,说一说伊泰普水电站和巴西能源的特点。
教师: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发电量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我国三峡水电站。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
过渡:中国司机是“禁酒上路”,而巴西的汽车是“先喝酒,后上路”。这是为什么?
教师:巴西煤、石油等能源矿产较少,汽车用的是乙醇或乙醇汽油,就是从大片的甘蔗中提取的,特别环保!引出巴西农业的学习。
读地理图册46页:巴西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学生讨论)(1)巴西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2)巴西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3)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学生:农作物:咖啡、香蕉、可可、玉米、甘蔗、棉花、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这些地区水热条件好,地形和缓,人口城市集中,对外联系便利。
教师:巴西确定“以农立国”的战略,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以生产和出口热带经济作物闻名,如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蔗糖生产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大豆的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为巴西重要的外汇来源。
畜牧业:巴西畜牧业发展迅速,牛的饲养量和牛肉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猪的存栏量居世界第三位。
人口与城市
1、人口数量:巴西总人口2.1亿(20xx年),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种构成:人种复杂,白色人种约占一半,混血人种占1/3,其余为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还有部分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3、语言:葡萄牙语;宗教:基督教
4、读图8-59和材料,归纳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材料:目前巴西的城市总人口超过1.6亿人。圣保罗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城市,达1100万;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巴西利亚、福塔莱萨的人口分别为746万、642万、279万、255万
学生: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
5、人口分布原因:为什么巴西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可结合地形地势、气候、资源、经济等因素分析)为什么巴西的北部人口稀少?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东南部: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温和湿润;③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⑤开发历史悠久;⑥经济条件好。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
6、主要城市:读图8-59,找出以下城市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教师:巴西的首都,政治中心是巴西利亚,第一大城市是圣保罗。最大的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是里约热内卢。
7、拓展:巴西的.城市集中在东南沿海,大城市出现了哪些问题?引出巴西迁都并阅读课文材料。
学生: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明确迁都的意义:①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②缓解东南沿海大城市的环境压力;③巴西利亚位于热带的高原,气候温和,环境优美。
巴西国旗的含义:
绿色表示森林资源、黄色表示:铁矿资源;主体部分表示巴西的26个州和1个联邦和地理位置。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B.巴西东临太平洋
C.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D.巴西高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巴西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
A.巴西高原B.东南沿海C.亚马孙平原D.西部内陆
3.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A.铁矿石B.煤炭C.石油D.铅锌矿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巴西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咖啡、可可、蔗糖、柑橘、大豆、牛肉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的铁矿储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以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助学读本P148验收测评4、6、7、8、9、12题;作业本总结知识点
知识清单:
1、矿产:巴西的_____储量巨大。
2、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3、巴西水力资源丰富,_____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_______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_______两国合建。
4、巴西以_____人种为主,官方语言为_________。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西首都__________巴西第一大城市________(被南回归线穿过)
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____________
6、巴西迁都到巴西利亚的原因是:_________
7、巴西工业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