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总结(收集3篇)
关于实验教学总结篇1
课堂实验主要有随堂实验(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两种。
1.明确实验的教学目的
课堂设计中的每一个实验都是有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而非走个形式,单纯让课堂教学形式显得丰富一点。目标的不同,实验内容的选择标准会不同,实验过程的侧重点不同,实验具体的实施步骤也不同。课堂实验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掌握知识,如观察到某种实验现象;
(2)训练技能;
(3)学习研究方法;
(4)引入课题;
(5)突出教材的重点或者突破教材的难点。
2.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
(1)控制变量法(遍地开花)
(2)转换法(测液体压强;证明分子运动等)
(3)累积法(测量硬币的厚度)
(4)放大法(音叉在震动;呼吸作用实验中的细玻璃管等)
3.实验中的科学思想
(1)类比法
(2)模型法(化学和生物中用的比较多)
4.完整的实验步骤
科学探究形式的实验:
(1)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雪地里的脚印有深有浅,提出压力的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直接提出
(2)建立猜想和假设
教学设计的时候做好充分的预设,分析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是否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假设,针对以下三种情况做出预处理。
学生提不出假设:
一:以知识卡的形式提供背景资料;
二:结合生活经验适当引导(需要提前想好哪些生活经验的实例);
三:直接给出(eg.你们觉得XXX是否可能会是影响XXX的因素呢)原则是:先引导,引导不出再给出,然后让学生思考你给出的这个假设的合理性。
2.学生提出的假设是比较常见的错误前概念:不要直接否定。
一:加入到实验探究的因素中,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该假设是错误的;
二:在不方便设计的情况,结合生活经验和已知的科学知识,利用证伪的方法,举出反例直接推翻,要注意给出典型的反例。
3.学生提出的假设太偏,毫无依据:在开始要求学生做出假设的时候,给出思考的切入点,限定范围。
关于是否需要学生回答他提出假设的原因:(视情况而定,具体让我再忖忖)
(3)设计实验方案
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的选择上:
一:选材比较多,且都可以实现探究的可以直接给出限定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沙子,小木凳和砝码,重点看学生如何)也可以自由发挥,生成多种实验思路,一起探讨;
二:选材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明显度的(如:光合作用选天竺葵,电阻的影响因素选电阻大的),可以直接给出,事后思考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材料。
如何控制变量: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实验中如何改变自变量,如何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如:在探究电阻电压电流关系实验中,)
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哪些条件要保持一致;
观察指标:这个很重要,特别是一些实验无法直接观察要研究的变量,需要转化法来进行观察的(如:电磁铁的磁性通过观察大头针,动能的大小通过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呼吸作用是否进行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需要点明并一起探讨;
套路一(初级k1):建立假设后,直接拿出任务单,让学生按照任务单进行实验,任务单上包括实验材料,步骤,需要观察记录的表格。不需要学生来设计实验。让学生分析自己完成的实验验证的哪一个假设。K1方式,针对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还较弱的阶段。
(初级k1+):建立假设,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总结,ppt上给出完整的实验步骤,学生完成实验填写任务单。K1+方式,比较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比较显然,无需深入讨论。所以,如果某个实验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但是教师用了k1+的方式就会让教学停留在浅层,无法深入。
套路二(进阶k2):设计之前给一些提示,即根据提示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如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中:探究前学生思考—两个影响因素,什么实验方法?如何改变压力?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k2方式,学生在上面四个实验设计的关键点上有困难的,需要教师在实验设计之前加以点明。
套路三(强化k3):自选材料或给出材料,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之后进行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提问,选材的原因,如何控制,观察什么实验指标。即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讲出设计理由。K3方式,往往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可以自己得出,但是实验中又有一些关键点需要点出和强化的。
大多实验可以采用k2和k3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设计有困难的点,给出提示,让学生设计好方案。在分享讨论的`过程中,再询问学生某些设计点的原因。如:牛顿第一定律中探究不同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设计如下探究卡:
实验设计完成之后,再针对实验的其他注意点做适当的说明。
(4)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演示,或者利用ppt图片演示实验过程给出实验结果图。
上面三种方法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整节课的设计而定。如果,这节课中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已经比较多了,或者实验的操作比较复杂,或者实验的操作意义不大比较枯燥,那么选择第三种也是一种好方法。
(5)结果的分析讨论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的数据。讲授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作图法,分析图像的方法等。
(6)得出结论
学生先初步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归纳总结。注意培养学生下结论的规范和科学的语言表达。
备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限制等原因无法面面俱到,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取舍,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目的重点突出某一环节。但是整体来看,实验方案的设计,结果分析都是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的。
5.演示实验的注意点
(1)配合讲解,指导明确。
仪器:如果仪器是第一次使用,教师要讲解实验仪器的名称,基本结构,操作方法。
观察点:在演示前告诉学生,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注意什么变化,让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点上;
实验方法:(个人觉得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讲解,但具体要结合教学情况)
(2)注意趣味和互动
可以让学生上台来配合教师实验完成实验操作;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3)实验现象要明显,直观,实验安全可靠;
6.随堂实验的注意点
随堂实验和演示实验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自己要动手操作。
(1)在实验选择上,选择安全,操作不复杂的实验比较好;
(2)实验前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讨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步骤和实验的注意事项;如果没有明确实验步骤,学生操作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丢三落四,拖慢课堂进度,得不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3)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积极和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发现并提炼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思考。
关于实验教学总结篇2
一、学校的英语教学基本情况
自秋期我校对二期课改中的热点研究问题“双语教学”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当时条件尚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英语教师们从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对我校的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拟定了新的“双语教学”实验计划和方案并于秋期开始实施。
二、双语实验的计划与策略
(一)、确立我校的“双语教学”实验目标
立足我校的校情,结合我们在教学实际中的探索与研究,我们将开展双语教学法的目标定位在:通过双语教学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增强跨学科、多方位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英语学习方法、增强英语学习的效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开展“双语教学”的策略:
1、积极开展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师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师。考虑到小学联合会双语教学内容多为常识性知识,而小学生语言模仿能力强,因此双语教师的语言能力更为重要。同时充分挖掘科学、美术、体育、计算机等学科双语教师资源,利用各种时机对教师进行培训,采取集体培训和个体自学相结合,外出学习与校内培训相结合,并制定相应奖惩机制,定期检测。
2、找准双语教学突破口,以点带面
由于学校已经开始了“小学英语与其它学科科学整合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本身就带有“双语教学”的某些特征。我们充分利用英语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科融合与渗透的探索中的宝贵经验,决定先行研究体育、美术、科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双语教学,以渗透式双语教学和穿插式双语教学研究为主,在部分年级开展对比实验,并以此为突破进而延展到其它学科。
3、大力营造学校良好的双语环境
为了创设良好的双语氛围,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我校制定各种计划,开展多种形式各异、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英语课外活动。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予以指导,培养和锻炼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1)建立各类英语兴趣小组
根据学生的兴趣,我们分别开设了“英语小报小组”,“英语童谣小组”,“英语诗歌小组”,“英语演讲小组”,“英语短剧表演小组”等十个活动小组。英语的交流生动,活泼,英语的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2)学校艺术节活动中英语活动。
我校每年均要开展一次艺术节活动,在这持续一个月的艺术节活动中有单独设置的英语周,分别开展
a、英语讲故事大赛;
b、校园英文歌曲大赛;
c、英语小短剧比赛;
d、英语知识擂台赛等系列活动。通过“英语艺术周”活动,给各类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搭建了交流、展示英语能力和特长的平台,全面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表达、运用能力、表演技巧及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
(3)英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
除了学校开展的各类英语竞赛活动,英语教师还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的英语书法、歌谣、小故事等竞赛和英语知识游园活动。
(4)设立英语广播
视听学习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我校利用红领巾电视台,每周二开辟“轻松英语大家学”栏目,由英语组教师精选“课堂英语”和“日常生活用语”,每周教学一至二句或一个小对话,在全校范围内强化师生们学英语的意识,提高交际能力。每周四中午向全校师生播放校园英语新闻、英语歌曲和其它英语少儿节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视听学习机会。
4、英语文艺节目展示或汇演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带有浓郁英语文化的大型文艺节目,面向全体学生、家长和社会演出,演出学生流利地道的英语口语、自然大方的演出技巧获得了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
三、开展“双语教学”实验取得的成绩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初步探索了“感知、体验、实践”的双语教学模式。
1、感知阶段目的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接触英语。这一阶段的各专业课的教学一般是以汉语为基础,适当感知英语。具体作法是:
a、用英语板书课题、大小标题及关键词等;
b、专业性强的术语采用汉语讲解,而课堂组织用语、过渡语、结束语及学生较熟悉的内容用英语讲;
c、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教师和其它学生用英语回答。
2、体验阶段是双语教学的过渡阶段,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来表达。教师在专业课中整合汉语和英语,视教学开展情况交互使用,让学生体验在其它学科中英语“学用结合”。
3、实践阶段我们强调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思考和解答问题,使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种中形成学习技能与学习策略,能够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和交流。这样的课堂以英语为主,必要时辅以汉语。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探讨双语教学法方法,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在双语教学法中得到提高。他们能根据实验的需要,顺应当代课程综合改革的趋势,采用以英语学习为主轴并融合多种学科的整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有序、自主控究的学习策略。
四、问题与思考
在实施双语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诸多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因素和困难:
1、英语语言知识及语言思维训练问题: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认知工具。我们的小学生语音准确、语言流畅;然而在自由表达或临场发言时,相当部分学生还不能运用自如。我们认为这里面有二方面的因素:一是因为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积累(特别是相关学科的知识)还没能达到能完全应对双语课堂教学的程度。二是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习惯还显不足。因此,如何进一步夯实学生英语基础和加强学生双语思维,在一定场合正确使用一定语言,这是我们应该继续研究的重要问题。
2、双语师资问题:我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参与实验的英语专职教师相关学科知识问题和非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问题。“双语渗透”对教师素质要求很高,特别是英语水平和文化修养,但现在还有一部分教师的英语水平较低,文化修养和功底较差。师资问题是制约“愉快双语教学”实践有效实施的重要障碍。
3、双语教材问题:由于有些课文名子过于复杂,在教学上也有一个如何把握与处理的问题;而自编教材或教学内容,则显得比较零散或语言存在准确和地道的问题等等。
关于实验教学总结篇3
实验教学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室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学校理、化、生学科的发展,它对培养学生是否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在重要作用,同时实验室活动的开展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和动脑能力。现在普及中学实验教学,它还是“两基”“普实”教育的重要体现。在本学期中,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开学初就明确了“普实”工作在“两基”工作中的地位,把“普实”工作当作头件大事来抓。在本学期中理、化、生教师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学校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实验教学工作在师生中得到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月初各科,我校在开学初就成立了学校实验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写好了实验计划,对理、化、生实验室的账卡物进行了核对,补充了一缺少的'实验器材。9月x日,教务处把本学期的实验室教学开展活动安排表统一发放给理、化、生实验教师,明确了各个实验室每个月要做的工作,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加强了学校的实验教学管理,这为本学期能圆满完成各项实验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实验教学。
学校在常抓日常教学活动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实验课件教学,鼓励我们的实验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利用,大力提倡利用远程教育设备下载教学资料进行多媒体教学。本学期教务处组织了有经验生物、物理、化学教师进行了课件教学观摩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定期检查,常抓“普实”工作。
学校教导处每月给理、化、生实验室分配工作任务,由各实验组长牵头带领小组成员进行材料整理,后勤处给予物资保障。学校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理、化、生三室进行工作检查,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给予指出,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同时,学校还派出实验教师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做到取长补短,查缺补漏,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我校的实验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
四、存在的不足:
1、学校仪器、设备陈旧老化,损坏且有丢失。一部分器材已被淘汰,现已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2、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已满足不了学校平行班较多的教师的演示需要,导致部分教师上课无演示实验。
3、由于实验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需要消耗大量耗材,我校刚刚组建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导致学生分组实验无法进行,学校连教师的演示实验都得不到保证。
五、建议:
1、加大对实验教学重视的力度,在硬件建设上进一步投入。
2、解决实验器材消耗问题,从不同的渠道保障供给。
3、向平行班较多的在学校增补教师的演示实验器材,保证教师上课演示实验所需。
4、加强对学校实验教学的视导,在年终评估检查时适当增加分值,从而引起各校领导的重视,为普九验收夯实基础。
5、各校在已报统计数字中时,必须及时、准确、实事求是,认真核查本校的实验仪器和器材,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总之,我校的“普实”工作与先进的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学习先进,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加强实验管理,使我校的“普实”工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