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好句摘抄

《中庸》名言名句、经典名句,中庸的格言句子是故君子(114句)

来源:网友 时间:2022-11-17 手机浏览

中庸的格言句子是故君子1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辩矣,不斗辩,则无之祸矣。(《礼记·乡饮酒义》)

4、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5、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6、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7、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8、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9、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10、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11、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12、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13、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14、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6、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17、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19、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1、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22、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冠义》)

23、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4、译文:孔子说,我知道人们为什么不按客观规律做事。聪明的、人易过头,愚笨的人则做不好。我知道为什么中庸的道理懂的人少。聪明的人不以为然,愚笨的人则理解不了。

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6、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2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2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29、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中庸的格言句子是故君子2

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2、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3、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4、译文: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10、译文: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11、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12、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4、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1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7、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18、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9、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2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2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26、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2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28、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9、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3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中庸的格言句子是故君子3

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3、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4、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5、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6、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7、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9、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0、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11、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12、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1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14、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1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16、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17、译文: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1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19、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20、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21、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2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2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2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25、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26、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27、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2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29、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3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中庸的格言句子是故君子4

1、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2、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4、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7、【译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有光泽,这便是仁。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1、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12、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1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4、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1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16、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8、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0、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21、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2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23、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24、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