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格言吗(87句)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格言吗1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9、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
10、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3、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2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格言吗2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0、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5、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1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21、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22、三思而后行。《论语》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格言吗3
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1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5、三思而后行。——《论语》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8、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格言吗4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2、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3、好学而不贰。《左传》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1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1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1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