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名句(精选64句)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名句1
1、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7、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8、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9、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2、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3、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1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1、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2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名句2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9、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10、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3、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5、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6、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20、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21、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2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2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名句3
1、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7、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1、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1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