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读书心得体会,玩偶之家600字读后感(18句)
玩偶之家600字读后感1
1、看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之后,我觉得女主人公娜拉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在如此黑暗的社会中,她虽然没有任何地位,可是她在认清丈夫海尔茂的虚伪的面目后,选择了离开。
2、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娜拉表面上是一个未经世故开凿的青年妇女,一贯被人唤作“小鸟儿”、“小松鼠儿”,实际上她性格善良而坚强,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她因挽救丈夫的生命,曾经瞒着他向人借了一笔债;同时想给垂危的父亲省却烦恼,又冒名签了一个字。就是由于这件合情合理的行为,资产阶级的“不讲理的法律”却逼得她走投无路。更令她痛心的是,真相大白之后,最需要丈夫和她同舟共济、承担危局的时刻,她却发现自己为之作出牺牲的丈夫竟是一个虚伪而卑劣的市侩。她终于觉醒过来,认识到自己婚前不过是父亲的玩偶,婚后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从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于是,她毅然决然抛弃丈夫和孩子,从囚笼似的家庭出走了。
3、而剧中的主人公娜拉,是个聪明细腻,思想成熟的女人。在丈夫面前的幼稚化实则是她聪明的体现,她明白如何维护夫妻之间的感情,如何迎合丈夫的口味;在生活中她有很强的办事能力与决断能力;她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与阮克医生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与朋友相处;她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家中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她的性格决定了她出走的结局,不甘沦为男人的掌中玩物,沦为泥娃娃玩偶。
4、在我看来,娜拉的出走(转变)来的有些突兀,仿佛一个沉睡了千年的人,突然惊醒一样。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语中的地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娜拉只是有些孩子气的宣布出走,并且不再相信奇迹。她并未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出走并不能解决问题。作为一位母亲,她放弃了对家庭的责任,或许我们可以说是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让娜拉在得知丈夫的真面目时,毅然作出的无可奈何的决定。
5、当娜拉忍受了丈夫的指责辱骂,却在事情得到转机后又收获了丈夫的甜言蜜语——可不就是扇个巴掌再给颗糖嘛?她终于选择挣脱传统的枷锁,大胆地出走,对具有压迫性的男权社会发起挑战。是的,她突然明白自己一直高估了作为妻子的价值所在。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随着海尔茂暴露出自私伪善的真面目,她愈发清醒,抛开了传统对女人“相夫教子”的定义,对男权的压迫发出呐喊,付出行动。
6、该戏剧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主要围绕过去被宠的女主人公娜拉的觉醒展开,最后以娜拉的出走结束。
7、起初瞥见《玩偶之家》这一戏剧,误以为是对儿童世界的美好幻想描写。偶然阅读才发觉,原来这短短三幕的戏剧中竟氤氲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和冲击。
8、下面是好作文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玩偶之家600字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9、而生活中的男权现象,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呼吁着“男女平等”,但仍然频出不穷。似乎女人生来就是为了男人牺牲,永远只能成为男人背后的存在。传统观念中,仿佛女人就是天然的生育机器,是男人免费的家政保姆。其实到了如今这个文明已经相当发达的社会,女人的自我意识已经十分成熟了。拒绝成为言听计从的贤内助,为女性侵害事件勇敢发声,或是努力实现自我经济独立,从而实现真正独立……千百年来,女性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直到今天,却还是改变不了一些残存的传统价值。就像戏剧中的娜拉和海尔茂那样,似乎妻子就是丈夫的玩具,他并非真正爱她,只是享受爱她的感觉。如果两性之间的关系不是依靠大部分的爱情维系,那该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如果两人之间无法平等相待,那么注定无法幸福。
10、我并不如同作者那样为娜拉的出走而欢呼,剧本一开始,我就不喜欢娜拉,这位孩子似的母亲,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沉浸在丈夫的宠爱当中,而没有认清伪签字的法律责任。而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阮克医生深深地爱着她,娜拉享受着这种被爱的感觉,而阮克医生就在她身旁,默默地爱着她,并且在快要临死的时候,表白了自己的心情。而娜拉早已知道了他的秘密而装作全然不知,并且要求他像以前一样与他们相处。我想这是残忍的,深爱的女人在眼前,只是从来不落到自己的身上,我想娜拉是利用了阮克的爱情来满足自己的虚荣而已。
11、如这本的名字一样,女主人公像个玩偶一样,摆布在父亲,此后是丈夫的手中。她一心一意的做着丈夫的小鸟,喜欢丈夫喜欢的一切,甚至冒着败坏名声的危险为丈夫借了一笔钱好给丈夫治病。而当事件败露时,身为丈夫的海尔茂却毅然的指责妻子。本是同甘共苦的时刻,而演变成为故事的高潮——女主人公娜拉决定离开她的丈夫和孩子,去过自己的生活。整个故事在事件败露以及男女主人公摊牌的时刻到达了高潮,作者在最后用娜拉的出走,似乎宣誓着女性主义的奋起。
12、当然,戏剧不仅仅是对女权的呼唤,更是对人本身的价值的呼唤。娜拉的出走,是对传统社会价值的抛弃,也是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不一样的烟火,激励着遭受同样经历的女性,争取自己平等。也只有在实现了人格自由与独立后,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作者正是通过塑造娜拉这一鲜明的妇女形象,表达了中小资产阶级妇女要求自由独立,维护人格尊严等思想愿望,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怀疑、否定和批判。
13、我很欣赏娜拉的勇气,妇女应该有权力去选择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完全依赖别人。妇女要想在家庭中取得自己的地位,应该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要有独立的思想,妇女也要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
14、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权享受自己创造的人生。生而为人却沦为玩偶,枉为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都有自己最绚烂的方式和人生。
15、在我看来,这部作品之所以如此成功,并非它有着多么奇妙的戏剧冲突,反之,恰恰是由于剧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像娜拉那样生活着的女性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易卜生先生只是描摹了客观世界的一个典型存在。现实社会中,不乏对伪君子言听计从、用尽自己生命爱他并坚信对方亦如此的女性。是她们傻吗?好像也不是,优秀的女性也有可能深陷其中。或许某些伪善的人确实有过人的一面。这就是伪君子的成功之处,利用女性的爱慕,将身边的女人哄得团团转,但就像剧中海尔茂所说,“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但是没有男人愿意为了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再典型不过的大男子主义,自以为为对方付出了辛勤血汗,到头来根本不明白对方真正想要的心意。
16、上面的这些是好作文网小编专门整理的玩偶之家600字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7、每个人都是爱情生活下的悲剧,爱人的如同被爱一样,都是生活在别人塑造的影子中生活而怡然自乐。当阳光照进这个阴暗的角落,一切都改变了原样,于是童话世界开始瓦解,仙女也终归要落进现实。
18、易卜生的整个创作生涯恰值十九世纪后半叶。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玩偶之家》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义正辞严的控诉书。《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在1879年创作的戏剧,当时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激化,人们在金钱面前的自私自利、虚伪的丑陋面目显露无疑。为了抢夺金钱,不顾友情、亲情、爱情,在他们眼中,金钱就是一切。这些资产者的丑陋行为在海尔茂的身上得到了完整的诠释,娜拉于他来说只是玩具,一件外表美丽,能逗他开心的玩具。当得知娜拉的行为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他立即变了脸色,说娜拉是伪君子········。娜拉所做的都是为了救他,都是因为爱他,可是他全然不领情,不感激就算了,还说娜拉没资格教育孩子······,这一切就像在娜拉心口插了一刀,他居然是这样一个伪君子,自己当了他的玩偶这么久却不知道,对他来说,娜拉只是一个玩偶,别的她什么都不是了,海尔茂忽略了娜拉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照顾孩子等等。或许应该说在当时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来说,妇女在家的劳动是她们必须做的,只有付出没有得收获。没有资格谈报酬,谈回报。海尔茂也不会在意到她的这些付出,他的意识里也没有对此思考过,男人在外面辛苦工作,妻子就有义务在家劳动,照顾孩子甚至没有理由去要求什么,也没有理由对他的安排说不。由好作网ww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