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古诗句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来源:2022-09-29 05:26 时间:2022-10-14 手机浏览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代 / 韩愈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古诗翻译

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

古诗解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杨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知道。

古诗背景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该诗创作于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韩愈年近半百时。

古诗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古诗作者介绍

韩愈 :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

韩愈的名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杂说四·马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送孟东野序》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籍》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出自唐代韩愈的《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出自唐代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草树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韩愈《春雪》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出自唐代韩愈的《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同: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韩愈《听颖师弹琴》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韩愈《杂说一·龙说》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韩愈的古诗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其五

谴疟鬼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盆池五首 其二

师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游祝融峰

南海神庙碑附诗

石鼓歌

山石

感春四首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晚春二首·其一

落叶送陈羽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处州孔子庙碑附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二

秋怀诗十一首 其四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秋怀诗十一首

海水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湜时为陆浑尉)

花岛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广宣上人频见过

送僧澄观

春雪

晚春二首·其二

秋怀诗十一首 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