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唐代 / 王建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王建的《渡辽水》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古诗翻译
渡过辽水,此时离开咸阳足有五千来里。
出征的时候父母就已知道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便让我重新穿好衣裳,好像是伤悼我去送死一般。
打仗时还有士兵战死后尸骨被送回咸阳的,这些坟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乡。
活着的战士知道应该不会有渡河归家的那一天了,只能在辽水边驻马回望远在天边的家乡。
离开咸阳,此去辽水漫漫五千里,还未出门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临出门时母亲又为我重新做了几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无回,万一死在路途中没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牺牲被送回咸阳,军中长官呈请皇上让烈士本乡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怜,身在外时将再没有回来的日期,为此心里无限伤感,茫然驻马停在辽水之边。
古诗解释
⑴辽水:指大小辽河,源出吉林和内蒙古,流经辽宁入海。
⑵咸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⑶如:动词,去。重:一作“里”,一作“裹”。
⑷营家:军中的长官。一作“茔冢”,即坟墓。
⑸题:上奏呈请。
⑹回渡:一作“渡辽”。
⑺驻马:停住了马。傍:同“旁”。
如:动词,去。
咸阳:古都城。
营家:军中的长官。
题:上奏呈请。
古诗赏析
王建在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曾在幽燕一带度过了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边疆战士的生活极为熟悉,十分同情他们的痛苦,这首诗便揭露了唐王朝远征高丽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这两句写出征的战士背井离乡,长途征战。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隔生”之感、“送死”之别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对外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父母与儿子、妻子与丈夫、小孩与父亲的生离死别,正是源于统治者的这些对外侵略战争。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一作‘茔冢’)各与题本乡。”这两句体现了远征之人的思乡之情,即使死了也不忘家乡,希望落叶归根。句中的“白骨”与“茔冢”都是战争留下的凄凉的遗物,是残酷战争的见证。凄凉的遗物与思乡之情融汇在一起,让人伤感莫名,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控诉与愤慨。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死的尚有“白骨”“归咸阳”,活着的只能隔着辽水空望家乡。他们只能期望有一天战死沙场后,自己的遗骸能够被幸运地送回长安。远征战士的悲哀,在这字里行间表现得很浓烈。
此诗笔力遒劲,意境苍凉,读来令人心摧骨折、肝肠欲绝。
古诗作者介绍
王建 : 王建:字仲初,生于颍川,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王建的名句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王建《寄旧山僧》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王建《寄旧山僧》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王建《短歌行》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王建《七夕曲》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王建《七夕曲》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王建《渡辽水》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王建《七夕曲》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雨过山村》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 王建《送人游塞》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王建《雨过山村》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王建《田家行》
出自唐代王建的《短歌行》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王建《寒食》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王建《辽东行》
出自唐代王建的《短歌行》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
出自唐代王建的《短歌行》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
出自唐代王建的《七夕曲》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
出自唐代王建的《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王建《田家行》
出自唐代王建的《短歌行》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
出自唐代王建的《七夕曲》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
出自唐代王建的《七夕曲》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
出自唐代王建的《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 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
王建的古诗
岁晚自感江陵即事
宫词一百首 其一○一
李处士故居
短歌行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赠王枢密
汴路即事
宫词一百首 其九十
新晴
未央风
元日早朝
雨过山村
送人游塞
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扬州寻张籍不见
宫词一百首 其九十一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江南三台词四首
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
宫词一百首 其一○○
秋日后(一作新晴后)
送薛蔓应举
秋夜
唐昌观玉蕊花
古谣
新嫁娘词三首
落叶
初冬旅游
辽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