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五代 / 冯延巳古诗原文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古诗翻译
雪晴后的小园白雪皑皑,春天还未到,池边的梅树却早已悄悄地绽开。高高的树梢上喜鹊在衔泥筑巢,斜挂天边的月儿照着充满寒意的小草。
江南金陵的风景山川,自古以来都是那么美丽娇娆。风光依旧可少年人转眼就见苍老。相逢不易请让我们痛饮开怀,因为人生总是别离时节多而欢乐机会少。
古诗解释
晴雪:雪后晴天。
衔巢:衔树枝做巢。
明:照亮。
寒草:枯草。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莫厌:莫辞。
古诗背景
冯延巳作为位极人臣的南唐宰相,虽生活优裕,但国况日下、宦海沉浮,使他对人生有着深沉的思考。纵情歌酒之馀,也产生淡淡的哀愁,也有光阴如电的慨叹。这首《醉花间》是其士大夫闲逸生活的写照。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春词,主题是咏春惜别,伤年华之易逝,叹良会之难得。
此词全用仄韵,全词十句八韵,除下片第四句和第五句分用平韵外。余均一韵到底。
上片四句每句有韵,第三四句构成对偶句。起句突出一个“春”字。以下即围绕“春未到”而展开写景。“晴雪”犹在,表明春意尚薄。小园里雪压冰欺,百卉仍沉睡未醒,故曰“春未到”。虽是如此,但报春的早梅却在池边探头探脑了。第二句承前而有转折,“梅自早”,有梅得春先,冒寒一枝独放之意。第三四句仍照应首句而作了有力的渲染。“鹊衔巢”是说鸟类在衔草筑巢。主语“鹊”之前,有个作为修饰语的名词“高树”,即高高的树上。因为树高风大。故鸟类仍然需要在春天将到未到之际修筑好自己的巢,以抵御寒气的侵袭。“斜月明寒草”中“斜月”与首句,“晴”字相应。“寒”字与“雪”字相应。既然有月,当是夜间。天是放晴了,草上还带有残雪,这就使得月光下的白草显得格外晶莹皎洁。这上片四句纯属写景,从“小园晴雪”开始,写到“池边早梅”,再写到“高树鹊巢”,最后到“斜月寒草”收住。这四句上下连贯,紧凑而又层次井然。随着作者的移步换形,虽在小园,却能一句一个景、一步一个境地引人人胜。尽管春尚未到,嫩寒犹甚,读来仍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三、四两句,构思精巧,意境深邃而造语自然,堪称佳制。
下片六句,写景言情兼而有之。按其顺序,前三句可分两段,前两句写景物,后一句写入事。前两句正面歌颂,后一句意在转折,深致感叹。这三句意思简明,在于赞美江南一带的山川风物。不过,在赞美之余,亦发出感叹,山河不老,而人物却在不断变换,“昨日少年今白头”,人生原是十分短暂的。此句反跌前句“风景好”,并为引起下文提供依据。有联系上下文、穿针引线的功用,极见关键。“相逢”以下三句一气呵成,以劝饮、惜别为主旨,又可分为前一句劝酒。后两句惜别。后因前果,脉络分明。这三句又与下片前三句互为因果。正由于金陵道上风光明媚,而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嘉会无常,故人们应珍惜这大好时光,利用这短暂的相聚,杯酒联欢,畅叙衷情。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也是这首词的主题。当然,作为封建士大夫代表人物的冯延巳,他的思想境界,只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他的感叹人生离多会少,虽有普遍性,总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尽管如此,这首词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技巧,仍有其独到的一面,尤其是他以平易之笔写纷纭复杂心事的手法,于后人不无启迪。
古诗作者介绍
冯延巳 :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冯延巳的名句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敢辞一作:不辞)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 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敢辞一作:不辞)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爵满,阳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双飞一作:晾飞)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 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清平乐·雨晴烟晚》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冯延巳的古诗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醉花间·月落霜繁深院闭
点绛唇·荫绿围红
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归自谣·寒山碧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舞春风
长命女·春日宴
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
长相思
南乡子·细雨泣秋风
谒金门·风乍起
清平乐·西园春早
谒金门·杨柳陌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芳草渡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酒泉子·深院空帏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