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宋代 / 欧阳修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古诗翻译
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泪水滴落面庞,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也难解难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古诗解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
古诗赏析
这首词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融怡明媚的仲春风光,既令征人欣赏流连,却又很容易触动离愁。因为面对芳春丽景,不免会想到闺中人的青春芳华,想到自己孤身跋涉,不能与对方共赏春光。而梅残、柳细、草熏、风暖等物像游或隐或显地联系着别离,因此三、四两句便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上文写到“溪桥”,可见路旁就有清流。这“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比喻,妙在即景设喻,触物生情,亦赋亦比亦兴,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从这一点说,它比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显得更加自然。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你那样凭高倚阑远望,又能望得见什么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结拍两句。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补足“莫近危阑倚”之故,也是行人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这正是一个深刻理解所爱女子心灵美的男子,用体贴入微的关切怀想描绘出来的心画。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
古诗作者介绍
欧阳修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
欧阳修的名句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欧阳修《画地学书》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欧阳修《醉翁亭记》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珍》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欧阳修《戏答元珍》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 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的古诗
常州张卿养素堂丰乐亭小饮
夜宿中书东合
梅圣俞寄银杏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
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
小池
江行赠雁
立秋有感寄苏子美
卖油翁
丰乐亭记
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画地学书
送杨君之任永康
荷叶
春帖子词二十首·一皇后合五首
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
古瓦砚
憎蚊
再至汝阴三绝
嘲少年惜花
咏零陵
望江南·江南柳
再至西都
雨后独行洛北
晚泊岳阳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