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宋代 / 周邦彦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花犯·小石梅花》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古诗解释
铅华:搽脸的粉。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不御。”李善注:“铅华,粉也。”这三句是说梅花上面留有露水痕迹,像是洗尽脂粉,显得丽质天生。
冰盘:果盘。燕:通“宴”。这句用韩愈“冰盘夏荐碧实脆。”诗意,指喜得梅子以进酒。
篝:熏笼。这句比喻梅花如篝雪如被。
悴:忧也。这两句是指梅花似亦知恨而含愁。
旋看飞坠:屡屡看梅花飘飞坠在青苔上面。
相将:行将。翠丸:梅子。
潇洒:凄清之意。黄昏斜照水,用林浦“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
古诗赏析
本词的特点是在咏梅中打入个人身世之感,但不是用如林逋在《霜天晓角》中“谁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等直抒其情的语言来表达,而是用前后盘旋、左顾右盼、姿态横生的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来体现自己的情感。宋代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云:“此只咏梅花,而纡徐反复,道尽三年间事,圆美流转如弹丸。”
词作的上片先从眼前的梅花着手,叙写其风神,再回想去年观赏梅花之情形,展示其风姿依旧。“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词人官舍的低矮粉墙头伸出一棵梅树,盛开的梅花格外引人注目。只见梅花上还留有露水痕迹,有如美人洗却脂粉,更显得天生丽质。这里“依然”二字埋下了叙写去年梅花风采的伏笔。“铅华”,此指妇女擦脸的粉。曹植《洛神赋》有“芳泽无加,铅华不御”。接着词人便转入去年赏梅之回想:“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这是去年赏梅之第一层,叙写自己客中寂寞,独自一人持酒赏花。梅花盛开,又恰逢“宴喜”,更映衬词人的孤寂。“冰盘”句,化用韩愈《李花》诗:“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句意。“冰盘”,即白瓷盘。第二层“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这三句是说,一眼望去,高耸横逸的梅树被厚雪所覆盖,宛如香篝上熏着一床洁白的被子,煞是逗人喜爱。“香篝”,指里面放香用来熏烘衣物的熏笼。
词作下片,词人的思绪又回到今年眼前的对花,并由此想象以后当青梅可佐酒时,自己又将飘泊于江湖上,而只能梦想梅花之倩影了。“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词人叙述自己,离别在即,故亦无闲情逸致对花仔细观赏,故曰:“对花匆匆”。在此情形下对花,似亦觉花含有离恨,呈现愁闷憔悴之情。这与词人在《六丑》中写蔷薇花“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写法同出一机抒,花之有恨、有愁,其实都是词人的移情作用。次三句“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描写梅花凋落。词人凝神驻足,想吟咏一首惜别之词,忽见梅花朵朵飘坠于青苔之上。这一笔似实又似虚,既可理解为是实写;又可理解为仍是词人的移情作用,它象征了词人心中在流泪,接下词人即展开想象,“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这几句承上人花相逢、花落、而想象至梅子可供人就酒之时,自己却正泛舟飘泊于空江烟浪之中。这里借写与梅天各一方,实则暗伤羁旅飘泊之苦。歇拍句又顺此思路进一步想象:“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词人推想,此后自己天涯飘零,只能在梦中再去见那枝黄昏夕照下横逸凄清的梅花了。这梦中之梅影与开头现实中的照眼之梅遥相呼应。
整首词作不是客观地、呆板地来描写梅花的形与神,而是循着词人自己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去写梅花之变化;时间跨度大,以今年为轴心,贯串去年和明年,刻画了梅花,也刻画了自己,通篇写得纡徐反复,委婉曲折,很耐人寻味。又,前人也多认为该词有所寄托,《云韶集》云:“此词非专咏梅花,以寄身世之感耳。”《蓼园诗选》云:“总是见官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共安冷淡,今年梅正开而人欲远别,梅似含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之中,时梦想梅影而已。”应该说,这些评说都较符合词作实际。
古诗作者介绍
周邦彦 :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
周邦彦的名句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周邦彦《六丑·落花》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周邦彦《兰陵王·柳》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周邦彦《六丑·落花》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琐窗寒·寒食》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的古诗
西河·大石金陵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苏幕遮·燎沉香
瑞龙吟·大石春景
六丑·落花
应天长·条风布暖
尉迟杯·离恨
竹城
春雨
蝶恋花·早行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少年游·并刀如水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琐窗寒·暗柳啼鸦
花犯·小石梅花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兰陵王·柳
鹤冲天·梅雨霁
蝶恋花
定风波(商调美情)
万里春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菩萨蛮·梅雪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万里春·千红万翠
解语花·上元
解语花·风销焰蜡
竹城
琐窗寒·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