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宋代 / 陈亮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古诗翻译
不见南方的军队去北伐已经很久,金人就胡说中原的人才已一扫而空。当场大事,只手可了,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我们堂堂汉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远东流那样,年年向金廷求和?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势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而胜之,获彼王之头悬于藁街。
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生活在那片土地。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万里河山充斥着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气,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金国的命运用不着多问,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古诗解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陈亮的友人章森,字德茂,当时是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奉命使金,贺金主完颜雍生辰(万春节)。
大卿:对章德茂官衔的尊称。使虏:指出使到金国去。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称为“虏”。
北群空:语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指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
当场只手:当场大事,只手可了。
毕竟还我万夫雄: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我:指章德茂。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我们汉使哪肯年年去朝见金廷。得似:哪得能像。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且去再拜你一拜,将来必将把你抓到我们的国家来。穹庐: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圆顶毡房,这里借指金廷。
藁街:汉朝长安城南门内给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汉将陈汤曾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之藁街。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都:定都。壤:土地。封:疆界。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
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戎: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如许:如此的意思。
腥膻:代指金人。因金人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磅礴:这里指的是浩然的气势。
胡运:金国的命运。赫日自当中: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前途光明。赫,光明的样子。
古诗背景
公元1185年(淳熙十二年)十二月,宋孝宗命章森(字德茂)以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衔为贺万春节(金世宗完颜雍生辰)正使,陈亮作这首《水调歌头》为章德茂送行。
古诗赏析
以论入词而又形象感人,是此篇又一重要特色。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说:“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在《与章德茂侍郎》信中说:“主上有北向争天下之志,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使此恨磊磈而未释,庸非天下士之耻乎!世之知此耻者少矣。愿侍郎为君父自厚,为四海自振!”这首《水调歌头》便是他这些政治言论的艺术概括。叶适《书龙川集后》说陈亮填词“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可见他以政论入词,不是虚情造作或抽象说教,而是他“平生经济之怀”的自觉袒露,是他火一般政治热情的自然喷发。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认为这类作品“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我们既承认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这些话,可能有过甚其辞之处,但对理解和欣赏这首词还是有启发的。陈亮此词正是他鲜明个性的化身,是他自我形象的一种表现。
在抒发爱国豪情壮志、促进词体发展的大合唱中,陈亮高亢雄壮的歌喉征服了千百年来的“听众”。在陈亮所有的爱国词中,这首送章德茂的《水调歌头》独树一帜,写得颇具特色。整篇立意深远,章法整饬,同时体现了南宋抗金派词充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的特点。这种词使人振奋,使人鼓舞,带有积极浪漫主义的气息。
古诗作者介绍
陈亮 :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
陈亮的名句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出自宋代陈亮的《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陈亮《水龙吟·春恨》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出自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
出自宋代陈亮的《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出自宋代陈亮的《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出自宋代陈亮的《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出自宋代陈亮的《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
出自宋代陈亮的《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出自宋代陈亮的《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
出自宋代陈亮的《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出自宋代陈亮的《水龙吟·春恨》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
出自宋代陈亮的《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出自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
出自宋代陈亮的《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出自宋代陈亮的《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
出自宋代陈亮的《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出自宋代陈亮的《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
出自宋代陈亮的《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
出自宋代陈亮的《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出自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
出自宋代陈亮的《水龙吟·春恨》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
陈亮的古诗
点绛唇·咏梅月好事近·横玉叫清宵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梅花
好事近·咏梅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送韩子师侍郎序
水调歌头(癸卿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悼犬行
念奴娇·登多景楼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丑奴儿/采桑子 咏梅
丑奴儿(咏梅)
浪淘沙·霞尾卷轻绡
虞美人·春愁
念奴娇·江南春色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水龙吟·春恨
垂丝钓(九月七日自寿)
秋兰香
醉花阴
古意呈陈汉臣
踏莎行(怀叶八十推官)
澹虚亭为何明府作
九月节后希石林公邀游西岩分得须字
晚春閒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