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唐代 / 卢照邻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古诗翻译
韵译
九月九日眺望那故乡的山川,乡思归心飞越那隐约的风烟。
远在他乡和大伙喝着菊花酒,身隔万里伤心望着雁飞南天。
散译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
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
古诗解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玄武山:蜀地山名。
积风烟:极言山川阻隔,风烟弥漫。
金花酒:即菊花酒。菊花色黄,称黄花,又称金花。重阳节饮菊花酒,是传统习俗。
鸿雁天:鸿雁飞翔的天空。
古诗背景
总章二年(669)卢照邻来到益州新都任职。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秋冬之间,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这首诗即为卢照邻当时所作。
古诗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首句点明题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望。九月九日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习俗。游子在外,都难免思乡思归,登高远望时,当然会遥望古乡的山川。这一句非常恰切地写出了游子此时此地的望乡动态。次句由动态转写心情,这种“归心归望”的情怀,不是直抒胸臆抒发出来,而是寄寓在“风烟”中,一个“积”字很有分量,道出了归心归望的程度。风烟有多浓多广,那么诗人的“归心归望”也就有多浓多广。这样表现了诗人的归思归望是浓浓的厚厚的。
最后两句写诗人远在他乡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着节日的菊花酒,而这里与故乡身隔万里,只能伤心地望着鸿雁飞向南天。重阳登高喝菊花酒是习俗,饮酒是叙事,而游子此时思归,难免多饮几杯,借以消乡愁,这就是事中寓情;饮酒消乡愁,叙事中寄寓了乡愁之情。“鸿雁天”是写景,是鸿雁南飞之景,而诗人是范阳人,雁南飞而反衬人不能北归,这就是景中含情了。
杨慎举出此诗与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今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认为两诗雷同。实际上,王诗与此诗正好可以参读。王、卢的《九日》诗,虽然题材相同,构思相似,但是王诗的结句,问得痴情,问得无理而妙,表现诗入对南方生活的厌倦。而卢诗的结句,是以雁南飞反衬人不可北归的乡思.。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艺术特色不同,非抄袭雷同可比。这两首诗,立意清新,情感真切,构思细密,结构完整,是唐人绝句中的名篇。所谓“王、扬、卢、骆当时体”也。具实卢照邻的诗,以“适意为宗”,“不以繁辞为贵”,题材广泛,深情流丽,雄劲自然,富有奇崛的幻想色彩,无论是在“初唐四杰”中还是在整个唐初诗坛,都是十分突出的。
古诗作者介绍
卢照邻 :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
卢照邻的名句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元日述怀》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卢照邻《曲池荷》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百尺一作: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元日述怀》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百尺一作: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 卢照邻《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卢照邻《长安古意》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百尺一作: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百尺一作:
卢照邻的古诗
关山月浴浪鸟
曲池荷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战城南
行路难
梅花落
望宅中树有所思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雨雪曲
折杨柳
十五夜观灯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江中望月
文翁讲堂
咏史四首 其四
赠益府群官
咏史四首 其二
大剑送别刘右史
临阶竹
折杨柳
长安古意
含风蝉
元日述怀
九陇津集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七夕泛舟二首
七日登乐游故墓
首春贻京邑文士
哭金部韦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