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逗繁昌浦诗古诗原文赏析
夕逗繁昌浦诗
南北朝 / 刘孝绰古诗原文
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
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
疑是辰阳宿,于此逗孤舟。
古诗赏析
繁昌浦;,渡口名,当在今安徽繁昌县境内。这诗是写泊舟于此地的情景。
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这两句写傍晚时江面风平浪静,水就像不流淌似的。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回;,转。舳;,指舵。这两句说,看见岸的转动,才知道船在转舵,解开缆绳,才知道船是浮在水上。这还是写江流的平静。在上四句的描写中,也见出作者心情的平静,该是晚泊的时候了。下面写泊舟的所见、所闻。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暮烟;,既是指暮色、雾霭,也当指炊烟。夕鸟;前飞,当是寻找归巢。这些景象会引起他的联想,居人之安煦,夕鸟的归飞,是会使他觉着孤单的。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戍鼓;,报警或报时的鼓。棹讴;,船夫唱的歌。这是他听到的声响,显得很热闹。但这是隔山;、傍浦;传来,距离非近,又显得他这里很是清冷了。这一静一喧的对照,见出他的心情。疑是辰阳宿,于此逗孤舟。;辰阳宿;用屈原《涉江》语: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屈原诗从行旅角度看,是写水道萦回,船行难进,从心情来说,是写放逐中的抑郁、悲愤。这里作者自比为屈原的辰阳之行,大概主要取前意,江行与湘西景观很有相似之处;当然,在这比拟中,也显露了旅途中常见的孤寂情绪。有没有屈原那种被放的情绪呢?这就很难说了。据《南史》、《梁书》本传,孝绰亦曾被罢官,至于是否被迁谪,详情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夕逗繁昌浦诗》写晚景,色调轻淡,用笔简约而平顺。语言浅切纯净,见不到这个时期写景诗中常见的雕绘毛病。作者的情绪自然被景观带起,不疾不滞,逐次展开,后二句的感慨,也较含蓄。这首诗的意境显得闲远而浑成,是一首较好的山水行旅之作。读此诗,不禁想到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这些作品很有些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