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古诗句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来源:2022-09-29 07:27 时间:2023-01-25 手机浏览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清代 / 曹雪芹

古诗原文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古诗翻译

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秋江里漂泊的旅人闻笛声更添愁绪,楼上伤情的少妇终夜里倦倚栏杆。惹得月宫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不使人们永远团圆。

古诗解释

精华:月亮的光华。

半轮:残月。

闻笛:听见笛声。

倚栏:倦倚栏杆。

缘:缘故,原因。

何:为什么。

古诗背景

运不济、身世悲惨的香菱,原为乡宦小姐,后沦为奴隶,做了薛蟠之侍妾。她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于丫头。她渴望过贵族阶级的精神生活,因此“慕雅女雅集”,偶遇进园的机会,就一心一意跟黛玉学起诗来。香菱作诗取得了成功,曹雪芹着意塑造的香菱的形象也获得成功。

古诗赏析

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咏月诗。

经过前面一番艰苦的探索之后,香菱终于摸到了做诗的门径,因此此诗一出,就顿放异彩,成为一首具有真正艺术美的作品。诗的首联起句就显得气势不凡:“精华欲掩料应难”,表面上言浓密的云雾终究难以遮盖纯净皎洁的月光,实则暗示象香菱这样才情横溢的女子总有一天会脱颖而出,从而传达了学诗必能成功的坚定信念。次句把月亮形象与诗人的身世紧紧的联系起来,咏月而又咏人,两者水乳交融。“影娟娟”写月亮修美的外形;“魄自寒”,指月质清寒的特性。犹如香菱姣好的容貌中深藏着一颗凄凉又寥落的苦心。这位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却不幸沦落为粗鄙陋俗的呆霸王薛蟠之小妾,她痛苦的泪水永远是流不远的。因而这种顾影自怜的幽怨之情调,便在诗的颈联中委曲的道出:“一片砧声千里白”,以“一片”与“千里”对举,让“砧声”与“皎月”浑融,既写出了地域之广远,又道出了愁思之绵长,而且这种愁思,乃是由砧声(即妇人们在月夜中的捣衣声)所引发的。这里隐曲地传出达了香菱对远在江南的丈夫薛蟠的思念之情,因为薛蟠虽然与她并无谐和恩爱之情份,但从名份上来说,他毕竟还是她的丈夫,何况香菱除了他以外,并无一个亲人。接下的“半轮鸡唱”一句,仍然以景托情,则此时因见时光流逝而尝尽了不眠滋味的这位女诗人,便把满怀的愁绪,一腔的心事,尽托付这默默无言的半轮残月中,使客观的“月”与主观的“情”得到有机的融合,达到了诗美学上所谓“不隔”的艺术境界。

诗的颈联又在境界上作深一层的开掘,让这种深沉的哀愁扩散开来,使之具有更有为普遍的意义:同一个凄清的月夜,不知有多少身穿绿蓑的游子漂泊江上,因闻笛声而垂涕;又不知有多少红袖佳人徘徊楼头,倦倚栏杆而出神。因而这月夜中的愁思,就不仅是属于香菱本人的,也还是属于千千万万个与香菱有着同样的遭遇的伤心人的!这乃是一种亘古至今游子思妇所共有的绵绵愁恨!

诗尾联归结为无可奈何的感喟:“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嫦娥因偷食长生不老药而不得不飞升登上月亮,与她的意中人后羿永远分离,想来她孤独凄凉的心是和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故此处借嫦娥的一问,就问得新奇且意趣,并且诗的句意既做到曲折又能紧扣诗题,笔法老练而又寓意遥深。在小说中,众人评这首诗曰:“新奇而有意趣”,就不是毫无根据的溢美之辞。

古诗作者介绍

曹雪芹 :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

曹雪芹的名句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

出自曹雪芹的《终身误》 解释:宝钗最终会与宝玉成亲,但两个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间的幸福美满生活。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露一作:情)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五回》 解释:好的食物已吃尽,鸟儿四散飞入林中,只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干干净净,一无所有。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曹雪芹《终身误》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曹雪芹《杏帘在望》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曹雪芹《残菊》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曹雪芹《残菊》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五回》 解释:想要洁净安然可是却从未洁净安然过。白云看起来空空的没有东西,可是也不见得真是空。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摘自清代曹雪芹的《》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

曹雪芹的古诗

满纸荒唐言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回前诗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题自画石

临江仙·白云堂前春解舞

红豆曲

自题一绝

望江南·随身伴

西江月 其二

寄生草·无我原非你

忆菊

题大观园

菊梦

临江仙·柳絮

问菊

唐多令·柳絮

题帕三绝句

残菊

交趾怀古

薛宝钗咏白海棠

杏帘在望

第四回回前诗

终身误

香菱咏月·其三

香菱咏月·其一

螃蟹咏

红楼梦十二曲——恨无常

对月寓怀口号一绝

杏帘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