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代 / 郑燮古诗原文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诗翻译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地扎在了岩石缝隙中。
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古诗解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古诗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古诗作者介绍
郑燮 :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
郑燮的名句
出自清代郑燮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下年一作:明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新竹》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郑燮《山中雪后》
出自清代郑燮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一作:明年)
出自清代郑燮的《题画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郑燮《咏梧桐》
出自清代郑燮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一作:明年)
出自清代郑燮的《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郑燮《沁园春·恨》
出自清代郑燮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出自清代郑燮的《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郑燮《山中雪后》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郑燮《咏芭蕉》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郑燮《满江红·思家》
出自清代郑燮的《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出自清代郑燮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下年一作:明年)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郑燮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出自清代郑燮的《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郑燮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下年一作:明年)
出自清代郑燮的《沁园春·恨》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郑燮的《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出自清代郑燮的《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出自清代郑燮的《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郑燮的古诗
题画·江馆清秋题画竹
竹石
峭壁兰
村居
咏雪
李氏小园 其二
题画兰
新竹
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扬州 其一
小廊
江晴
题画兰
念奴娇 莫愁湖
李氏小园 其一
山中雪后
兰
咏梧桐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念奴娇 孝陵
题画竹
竹
竹枝词
扬州 其二
画菊与某官留别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淇澳青青水一湾
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