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唐代 / 韦应物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拼音版注音
bīng wèi sēn huà jǐ , yàn qǐn níng qīng xiāng 。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hǎi shàng fēng yǔ zhì , xiāo yáo chí gé liáng 。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fán kē jìn xiāo sàn , jiā bīn fù mǎn táng 。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zì cán jū chù chóng , wèi dǔ sī mín kāng 。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lǐ huì shì fēi qiǎn , xìng dá xíng jì wàng 。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xiān féi shǔ shí jìn , shū guǒ xìng jiàn cháng 。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fǔ yǐn yī bēi jiǔ , yǎng líng jīn yù zhāng 。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shén huān tǐ zì qīng , yì yù líng fēng xiáng 。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wú zhōng shèng wén shǐ , qún yàn jīn wāng yáng 。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fāng zhī dà fān dì , qǐ yuē cái fù qiáng 。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古诗翻译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古诗解释
森:密密地排列。戟:古代一种兵器。
宴寝:宴,意为休息。宴寝就是私室,内室。这里指休息的地方。
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烦疴:烦躁。疴,本指疾病。
居处崇:地位显贵。
斯民康:人民康乐。
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达:旷达。形迹:指世俗礼节。
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神欢:精神欢悦。
吴中:苏州的古称。
群彦:群英。汪洋:众多。
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古诗背景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古诗赏析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所作。
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开头六句,写宴集的环境,突出郡斋雨中;四字。兵卫禁严,宴厅凝香,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
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不禁喜形于色。寥寥数句,洒脱简劲,颇有气概。
第二层为自惭;以下四句,写宴前的感慨。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
当然,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这是很自然的。他以前早就说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和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等语,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这种深刻的认识,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
但是又将宴饮享乐了,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于是,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暂时忘怀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韦应物亦不能免给。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
第三层为鲜肥;以下六句,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这次宴会,正值禁屠之日,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为主。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而是在以酒会友、吟诗作赋上。诗人得意洋洋地说: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他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满心欢快,浑身轻松,几乎飘飘欲仙了。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盛赞苏州不仅是财赋强盛的大藩,更是群彦今汪洋;的人才荟萃之地,以回应题目上诸文士燕集;的盛况。
古诗作者介绍
韦应物 :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
韦应物的名句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雁》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韦应物《观田家》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韦应物《东郊》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韦应物《观田家》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韦应物《夏花明》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韦应物《东郊》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韦应物《观田家》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韦应物《东郊》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韦应物《送杨氏女》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的古诗
送杨氏女送汾城王主簿
长安遇冯著
东郊
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夕次盱眙县
滁州西涧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西塞山
登楼
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野居书情
任鄠令渼陂游眺
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
寒食后北楼作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陪王郎中寻孔征君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秋夜二首 其一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还阙首途,寄精舍亲友
答李浣三首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雨夜感怀
咏露珠
夜对流萤作
夏花明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