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唐代 / 王昌龄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王昌龄《塞上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上曲·其一拼音版注音
chán míng kōng sāng lín , bā yuè xiāo guān dào 。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chū sài rù sài hán , chù chù huáng lú cǎo 。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cóng lái yōu bìng kè , jiē gòng chén shā lǎo 。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mò xué yóu xiá ér , jīn kuā zǐ liú hǎo 。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古诗翻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古诗解释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作向;。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古诗背景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四月,杜甫从叛军囹圄中脱身逃到凤翔,见了唐肃宗李亨,任左拾遗。而岑参则于公元756年(至德元年)东归。因此,这首诗应该是写于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前后。
古诗赏析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古诗作者介绍
王昌龄 :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
王昌龄的名句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王昌龄《送柴侍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王昌龄《出塞二首》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王昌龄《长信怨》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不知一作:不曾)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王昌龄《送狄宗亨》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一作:独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观猎》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王昌龄《青楼怨》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沅水一作:流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长信怨》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王昌龄的古诗
琴送柴侍御
从军行七首·其四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出塞二首
塞上曲·其一
斋心
采莲曲
闺怨
客广陵
巴陵送李十二
长歌行
出塞二首·其一
从军行七首 其六
从军行七首 其二
从军行二首·其一
送窦七
别李浦之京
从军行七首 其七
别刘谞
塞下曲四首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送狄宗亨
听流人水调子
重别李评事
少年行二首
旅望 / 出塞行
送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