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语录(收藏59个)
曾国藩家书语录1
1、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2、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3、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一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之廉。
4、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5、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7、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8、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9、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0、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11、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2、凡军行太速,气太锐,其中必有不整不齐之处,唯有一静字可以胜之。
13、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4、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15、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6、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7、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18、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
19、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20、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1、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22、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23、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2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5、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2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7、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28、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29、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曾国藩家书语录2
1、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2、我们会重聚的,无论变成什么模样,我们互相都会认得出来。
3、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4、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5、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6、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7、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8、有过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自居,乃为君子自厚之道。
9、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0、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1、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2、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5、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6、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7、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
18、忍辱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负重。你要想负重,必须学会忍辱。
1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20、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22、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23、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24、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25、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26、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27、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无愧于心,之于自己,则是心安。
28、天下有三门,繇于情欲,入自禽门;繇于礼义,入自人门;繇于独智,入自圣门。
29、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曾国藩家书语录3
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