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关于读书的名言
1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6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7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8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9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 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 1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 3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 4、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 5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16 、做人的道理:心思要细,志气要大,心智要圆,行动要方,才能要多,事情要少!
1 7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 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 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 2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 3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 5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2 6、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 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 8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