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

来源:句子网 时间:2022-04-29 手机浏览

作为韩寒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乘风破浪》的预告片、海报、片场日记等都自带“韩式喜剧”气质,却又不止是喜剧,有笑有泪、热血燃情、合家欢乐。小编特地准备了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作文,欢迎借鉴学习!

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作文篇1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乘风破浪》,是韩寒导演的,本以为会是像之前的《后会无期》一样是部怀旧小清新电影,没想到这是一部从头笑到尾还时不时夹着眼泪的青春片。

《乘风破浪》开头是主人公阿浪赢得全国赛车比赛冠军,并发表了获奖感言。获奖感言名义上是感谢父亲,可是感谢的内容却是:“感谢我爸爸极度不支持我赛车,让我有了足够的动力去证明自己选择赛车是正确的。”阿浪的父亲是一个暴躁的中年人,在阿浪小时候经常踹阿浪的脸,也反对阿浪学车。阿浪的父亲在阿浪出生之前犯罪坐牢,造成阿浪的母亲产后抑郁跳楼而亡。可以说,他是阿浪在这个世上最讨厌的人。

比赛获胜后,阿浪向父亲炫耀车技,在转弯处,撞上了飞驰而来的火车,生命垂危。而副驾驶的父亲,因为带着头盔所以没有大碍。阿浪在生命垂危之时,他一生的回忆如同走马灯一般闪回,等他回过神来时,他发现自己回到了1998年——他出生的前一年。

他结识了自己父母和他们那一辈的人。穿越后的父亲徐正太是讲义气、爱老婆的,阿浪一直想见的母亲牛爱花(后改名张素贞)是一个渴望父爱,忠于丈夫的温婉女子。喜欢编程,毅然南下,追求自己的梦想的小马。性格憨厚,心智像个孩子却十分仗义的六一……

阿浪在穿越时空之旅中获得了与父亲的友情,看到了父亲的经历,明白了他为什么坐牢。他知道父亲急躁,甚至会变成“蝙蝠侠”行侠仗义。他没有害过人,他一直在爱人——爱妻子爱朋友。在故事的最后,阿浪和父亲去找黄志强,为六一报仇,当父亲满身是血,嘴上说着不过关七八年,阿浪说“六年”。他说出来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愉悦。到这里,阿浪已经能完全理解并原谅父亲了,他陪着爸爸走过一段路,理解并原谅了父亲的“错误”。结尾,醒来的阿浪和父亲一起做了当年约定好的手势,就在那一刻,两代人之间的心结才算最终解开。

可能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乘风破浪》并不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但是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和解的电影,和父辈和解,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和青春与岁月和解。

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作文篇2

今天连着两刷,看完就一个字,爽!整部电影笑点密集,真的非常佩服韩寒的喜剧创意,还有飙车、打架的燃情镜头,看着让人揪心又热血沸腾。

一刷完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多的感触,所以第二遍在看的时候,代入了更多的思考。

虽然定位是燃情喜剧,但就像邓超说的那样,这更是一部关于家庭和爱的电影,确实适合一家人一起看。

阿浪回到过去和父亲阿正一起出生入死的这一段经历,分不清到底是穿越还是梦境,亦真亦幻,我更愿意把它当成是一次穿越,虽然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但是拥有这么一段奇幻的经历,和阿正一起惩恶扬善,亲手操办阿正和小花的`婚礼,亲眼见证他们的感情,只有亲身体验过父亲的生活才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当年父亲在自己出生前被关进监狱坐了六年牢,阿浪是幸运的,能够拥有这样一段难忘的记忆,就像他在戏中说“今天将会是我这一生之内最难忘的记忆,也是我这一生之外,最难忘的回忆”。

而阿正是上世纪末中国式父亲的一个缩影,不善表达,带着一点点大男子主义,总是按着自己的想法为孩子铺好未来的路。

然而,他们实际上都是自卑而努力的男人,他们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

所以这部电影,更像是阿浪带领着所有观众一起经历父辈们的生活,也由此带给我这么多感触,我很幸运有一个理解我支持我的父亲,可惜没有跟他一起去看。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点让我非常难忘,就是六一这个人物。

他从影片一开始就带着悲情色彩,被正太嫌弃、被喜欢的女孩拒绝,而最后,他满心为正太复仇却被一下刺死。

他确实像个儿童,在正太帮里,他像是个负担,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正太愿为他报仇甚至不惜坐牢。

六一的悲惨人生让我看到了小人物的一腔热血,但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残酷。

而罗力,他的境遇比六一好一些,一个黑小弟,经受了牢狱之灾后终于认清了现实,所以他才会在关键时刻帮了阿正和阿浪,也因此说出了“都是小人物,就别说大话了”这样的话来。

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小镇青年的缩影。

最后说一下电影整体,笑点特别多,而且是不经意间就会让你哈哈大笑,至少我看的两场观众们气氛都特别好。

还有配乐也给的恰到好处,中间有两段情节直接通过音乐配上画面一带而过。

邓超老师演技一如既往的好,为了力求真实,提前半年进行赛车训练,影片当中触目惊心的空车自救,包括后来黄志强拿着酒瓶打伤阿浪的手都是真打实干;情感流露的也很到位,他的眼神当中满满都是戏,婚礼上的讲话、两次抱着麻麻哭的场景算是全片最大泪点。

彭sir和丽颖演得也很不错,丽颖在影片当中的造型让我眼前一亮,跟邓超搭档母子也很配。

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作文篇3

先说结论,这是我喜欢的电影,里面有着太多上个世纪90年代的符号和标签。

譬如,录相带、周润发、BB机,还有那些梳着中分的主流和非主流小镇青年。

曾经,我也梳过这样的中分,他们离我们很近,又很远,很熟悉,又很陌生,恍若路人。

这种感觉,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居住过多年的东北县城,每到周末,全班绝大多数男生不约同集体逃课去附近的录相厅看周润发的《英雄本色》。

影片中的六一,甚至让我想起某些喜欢打打杀杀的同学。

如今,他们绝大多数都已人到中年,而且混得挺不错。

彭于晏饰演的徐正太就是一个很有梦想的“帮派青年”,他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歌舞厅永远只唱歌,桑拿室永远桑拿”,最初我们很不理解徐正太的远大志向,到后来才始以知道这是他对爱情的坚守,难能可贵。

而之于片中的小弟六一,有点像港片中的“大傻”成奎安,有着太多悲情的成份。

当警察顺嘴说“五一的儿子叫六一”时,太多忍俊不禁。

六一其人最大的特点除了忠实外,就是有点儿笨。

所以,为了证明自己脑子并不笨,至少自己对“正太帮”和帮主还有用,他选择在徐正太婚礼那天,背着双刀飞身而下去砍房产商,结果很悲壮地挂掉了。

六一倒地的场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英雄本色》中张国荣喋血的镜头,尤为感伤。

出师未捷身先死,六一的行为很难用词汇去评价,但为老大复仇的行为不难理解。

毕竟在那个年代,我们受了太多香港警片的蛊惑,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英雄本色”,每个人内心住着一个悲壮的“小马哥”,叼着牙签,穿着布满弹孔的风衣潇洒走过。

当年,“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一语还未流行,董子健饰演的小镇青年马化腾,身上有着太多的无奈和不甘。

身为“正太帮”中最小最没资本的小弟,苦逼程序员小马与“帮派文化”和他人格格不入。

当他信心满怀地说自己正在做一种叫OICQ的沟通软件时,立马遭到别人无情的奚落。

所以,当所有人都以为囤BB机能发大财时,马化腾只能选择出走。

马化腾戴着空荡荡大眼镜孤独地坐在火车上,望着窗外,一脸的茫然,表情更多纠结,更多决绝,似乎这个瘦瘦名叫马化腾的孩子骨子里始终无法和这个小镇和小镇上的文化和解。

对现实世界来说,出走也是一种抗争,蕴含着太多的无力和不甘,而之于未来,有着多种可能性和太多的不确定。

随着剧情的推进,徐正太入狱前,为老婆和未出生的儿子“囤BB机”也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梗,尽管这个段子放在今天司空见惯俗不可耐。

相比之下,床上那堆散乱堆放囤起来的BB机更多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可是谁能知道未来世界会怎样?谁又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有时候我们的节拍明显跟不上这个世界行走的节奏。

但不管这个世界的秩序如何变幻,青年人对梦想的热爱何其相似。

在《乘风破浪》中,父子之间的和解,韩寒更多地移交给了徐正太的儿子徐太浪其人。

事实上,从古到今,父子之间的误解一直没有消失过。

因为青年的叛逆,绝大多数儿子都不想变成父亲那样的角色。

可事情发展到最后,你更大的可能就是变成你所否定的父亲那样的角色。

而且,历经一系列际遇之后,时光却总是用一种不经意的语气告诉你,什么是理解和包容,什么是快乐地苟活。

所以,徐太浪车祸后的神奇穿越,不仅是了解自己的父亲和面目模糊妈妈的一切,不仅仅是父与子之间的和解,更多的,是要对自己内心有个交待。

综上所述,如果说《后会无期》是一部纯文艺片的话,《乘风破浪》则是一部很有商业气质的文艺电影。

剧情、配曲和节奏很有怀旧感,影片中各种金句、段子和幽默频现,恰到好处,也不恶俗,让人看过之后会心一笑。

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作文篇4

记得两年前《后会无期》上映时,就觉得韩寒的电影风格很独树一帜,公路风格,很文艺很复古,又带点小幽默,你似乎无法用某个类型来界定它。但仔细想想,它又像极了韩寒的文字,却没有他的杂文那么犀利,有点散文那样慵懒的调调。

韩寒也不亏是玩文字的高手,《后会无期》中产生了许多红极一时的金句: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作为文艺青年“顶礼膜拜”的翘楚,以至于至今《后会无期》在豆瓣上依旧保持着超过35万人打分,平均7.2分的中上评分。

当看到《乘风破浪》的卡司阵容一一曝光后,不得不感慨韩寒挑男人的眼光真不错,邓超加上彭于晏,都是有质感又带点文艺气质的男演员。花衬衫,老照片,高腰裤,又是一群年轻的面庞。当得知邓超与彭于晏饰演的是一对父子,我就知道这是今年不得不看的电影。

有意思的是,同样从作家转型为导演,韩寒和郭敬明在电影创造上依旧保持着天然的“对立”。

自贡小城出身的郭敬明,把目光聚焦在上海大都市的繁华和名牌加身的闪耀。上海出身的韩寒却热衷于赛车、公路和三四线小镇,你最常看见他的是一条破牛仔裤和一脸的灰尘。

韩寒很喜欢被大都市人鄙夷的三四线小镇,他在书中说,“从审美的角度讲,中国的小镇是能在世界上立起独特的审美体系的,但中国的城市不能。”

”穿着西装说的那些话,都是我不喜欢的。都市、白领、爱情,是我最不喜欢的电影。”巧合的是,这恰恰是郭敬明《小时代》电影系列最鲜明的元素。

可想而知,当《乘风破浪》在竞争激励的大年初一上映时,又会掀起多少舆论,说不定还会被影评人拿来与郭敬明的《爵迹》比较一番。但就如韩寒自己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所说的:

自己的生活从未奢望过风平浪静,只愿作品能够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电影观后感作文篇5

大年初二的早上,本打算带孩子去玩万达海洋球的我,到了万达广场后才发现来的早了。既然还有时间总不能无聊的空等浪费时间,那就选择看场电影吧。国民岳父韩寒执导的新片《乘风破浪》昨天才刚刚上映,到处都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宣传牌和海报。这个我倒是很想去看的,因为年前恰好有一本关于这部电影介绍的书籍在手边,不过因为繁忙没顾得上看。但是今天是带小淘气来万达的,总不能让他自己去看《熊出没.奇幻空间》吧。想想还是先满足孩子吧。

既然一时间过不了看电影《乘风破浪》的眼瘾,那么先找些关于这部电影的相关资料来看吧。于是回家后就把这本《乘风破浪》翻出来看了。

韩寒这位作家对我来说其实不是很熟悉,除了他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以外,他所写的书籍我也仅仅只是看过一本《长安乱》而已。虽然《后会无期》也算是一部比较有争议的电影,但是看完后我还挺喜欢的,至少从头到尾它带给我的欢乐比郭小四的那几部电影要多得多。

电影《乘风破浪》是韩寒执导的第二部电影,讲述的是赛车手阿浪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选择当赛车手的决定是对的过程中,莫名被卷入了一场奇怪的经历之中。书籍《乘风破浪》则是整个创作团队从导演韩寒到主角、配角、制片、摄影、剪辑等等多个工作人员从筹备到杀青整个过程中,分别亲笔撰文写下的对这部电影的记录与感受。各种剧照、花絮穿插其中,虽然这是一部喜剧,但是整本书的讲述有哭有笑、有血有泪,更多的是参与者对这部电影的人生感悟。对韩寒新电影好奇的人,不妨可以先看看这本书一睹为快,已经看过电影并有更深兴趣的也可以翻翻去寻找电影幕后的故事。

韩寒自出名之始,就是一个争议不断的人。不过这也恰恰证明了他的成功,只有小人物才会默默无名。《乘风破浪》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同它的导演一样饱受争议,褒贬不一。有说韩寒此次拍出电影新高度的,也有说韩寒文采已尽只能靠拍电影赚人气的。不管网上的评价如何,看完这本书后,我还是决定抽空去把电影《乘风破浪》看完,不为别的,只因为想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