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体裁作文 > 说明文

蚂蚁的说明文(整理8篇)

来源: 时间:2024-08-17 手机浏览

蚂蚁的说明文篇1

蚂蚁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但我以前了解得不多,上了科学课有关蚂蚁的知识后,我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浓厚兴趣。

上周六的下午,我来到小区草地上寻找,一会儿就发现了一群忙碌的小蚂蚁,它们正四处奔走、觅食。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从旁边一棵树上抓来一只小虫子,把它震晕后放在蚁群必经之处。一只小工蚁偶然路过,发现后大感兴趣,围着小虫子转了好几圈,然后突然离开了。我疑惑之极,难道它要放弃这到嘴的`美食吗?幸好,它碰到了另一只小工蚁,用触角接触一下,然后又和更多的工蚁触来触去。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蚂蚁循着第一只发现小虫的工蚁路线来到了青虫身边,紧紧地围住了小虫并开始啃咬起来。小虫被咬醒了,使劲地想甩开身上无处不在的蚂蚁,但显然是为时已晚、力不从心了,几只蚂蚁掉下来,更多的蚂蚁一拥而上,把虫子遮得密密实实的。过了大概五六分钟吧,小虫被这群团结的小蚂蚁啃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又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蚂蚁带着蚁群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只剩下几只迷糊了的小蚂蚁在原地打转,但不久似乎也认出了回家的路,急急忙忙地走了。

我看得一头雾水,陷入了沉思:那只发现小虫的小工蚁如何将信息传给大家的?它们如何不迷失方向?它们又是为什么会这么团结?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回家请教家长。妈妈说她也不知道,爸爸让我通过网络查找答案。我打开了“百度搜索”,并反复看了里面许多的介绍,终于有了准确的答案。原来,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相互之间的信息,在行走时留下了蚂蚁特有的气味来辨别方向,蚂蚁只有团结才能生存下去。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恍然大悟,并且想到自己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并勤于查找资料,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实践知识。

小蚂蚁,大道理,看来我的收获还真不少啊!

蚂蚁的说明文篇2

周日,我坐在郊外的石凳上,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蚂蚁,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石凳变成了一座高楼大厦。一只小蚂蚁,一只身着黑色铠甲的蚂蚁,迷失在这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的前进着。哇!前面有一块面包渣。小蚂蚁好像加快了脚步,来到了这块面包渣面前,他使劲用前爪往前一推,大概是面包渣太重了,推不动。他停了下来,走到路旁的田野里,我想:小蚂蚁不可能不要这个面包渣了吧?

过了一会儿,小蚂蚁又回来了,身后还跟着4只蚂蚁,原来是找援兵去了呀,那五只蚂蚁站成一排,前爪用力一推,终于推动了。

我跟着小蚂蚁们一起来到了他们的村落。哇!好一派热闹的景象。一只只蚂蚁来来往往地忙碌着。瞧!一只红色的娇小的蚂蚁,它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好多洞穴啊!比较小的蚂蚁都往一个洞穴里走,我想这一定是学堂吧。在小蚂蚁上学的`时候,它们的父母在工作、上班。叮铃铃……放学铃响了。小蚂蚁们都回家了,到了家的小蚂蚁向父母汇报一天的收获,父母也许会不满意,也许会批评它们,也许会很满意,也许会表扬它们。一只看上去非常得意的小蚂蚁,我想它一定是考了好成绩了吧。

我又看到了蚂蚁们成群结队的回来了,一定是在外劳作了一天了吧?现在他们归来了,每一群都用前爪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的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忽然,爸爸妈妈的喊声把我的心灵换回来。我多么得意发现了蚂蚁的乐园呀!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蚂蚁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蚂蚁的说明文篇3

蚂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你可不要小瞧它们哟!

周末,我跟着爸爸去工厂。我带了一点肉,因为我是专程来看蚂蚁的,所以,这点肉算是一点“见面礼”吧!

来到工厂,一下车,我就在地面上找起蚂蚁来。突然,我发现了两个黑乎乎的小圆点。仔细一看,是两只小蚂蚁正在找食物呢!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肉分成大、中、小三份放在那儿。果然,蚂蚁们嗅到了肉香,来到那块中等大小的肉上,好像正在“验货”。“验货”完毕后,一只蚂蚁兴匆匆地爬回窝,大概是去叫兄弟们一起来享受这顿“美味佳肴”吧!我这才注意到蚂蚁的窝。它们的窝在墙边的小角落,有一个不大起眼的小洞,蚂蚁就是从这里出来的。窝的右边有一条蚂蚁大军专用道,这条道一边挨着墙,另一边则是向上倾斜的。这条道的前面又有一个小洞,蚂蚁的大部队应该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过了一会儿,那条道上果然来了蚂蚁大军。它们一个跟着一个,排着整齐的队伍。它们不走斜坡。这条道的宽度明明可以容纳三只蚂蚁,可它们只排成一排,整整齐齐,也没有“超车”的现象,我不禁想:真是一群团结的小蚂蚁呀!蚂蚁大军很快来到食物区,它们绝大部分爬上中等大小的肉上,只有小部分的蚂蚁来到大,小块的肉上。这里的`蚂蚁已经够多的了,可是,“专用道”里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着蚂蚁,一场属于蚂蚁的“家族宴会”开始了。

过了好久,蚂蚁们吃得饱饱的,就开始干活了,它们从剩下的肉上咬下一点,运回窝里,然后又来……这样来来往往,不知疲倦。小块的肉,蚂蚁们干脆把它运回窝里,六七只蚂蚁有条不紊,齐心协力,好一副热闹的场景!

吃完午饭,我便回家了。坐在车上,脑海里还浮现着蚂蚁们吃肉、搬肉的景象。这群看似柔弱的蚂蚁让我懂得了“团结的力量真伟大”的道理!

蚂蚁的说明文篇4

蚂蚁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但我以前了解得不多,上了科学课有关蚂蚁的知识后,我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浓厚兴趣。

上周六的下午,我来到小区草地上寻找,一会儿就发现了一群忙碌的小蚂蚁,它们正四处奔走、觅食。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从旁边一棵树上抓来一只小虫子,把它震晕后放在蚁群必经之处。一只小工蚁偶然路过,发现后大感兴趣,围着小虫子转了好几圈,然后突然离开了。我疑惑之极,难道它要放弃这到嘴的美食吗?幸好,它碰到了另一只小工蚁,用触角接触一下,然后又和那只发现小虫的小工蚁如何将信息传给大家的?它们如何不迷失方向?它们又是为什么会这么团结?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回家请教家长。妈妈说她也不知道,爸爸让我通过网络查找答案。我打开了“百度搜索”,并反复看了里面许多的介绍,终于有了准确的答案。原来,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相互之间的信息,在行走时留下了蚂蚁特有的气味来辨别方向,蚂蚁只有团结才能生存下去。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恍然大悟,并且想到自己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并勤于查找资料,这样才会得到虽然蚂蚁蚂蚁们这次会把沙子全搬完,可他们还会搬第二次、三次、四次……吗?我带着疑问又将沙子填入了蚁洞。之后我又看到蚂蚁们在努力的奋斗着,重建着它们的家园。我反复重新填了几次。可是蚂蚁们仍然凭着自己的毅力、恒心重建了蚁洞。啊!它们真是一群有恒心、毅力的小生灵啊!它们的恒心与毅力鼓舞着它们干什么事只要没干好,就决不罢休。我想:如果连着小小的蚂蚁都有如此毅力与恒心。那我们人类不也应该有恒心与毅力吗?

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具有像蚂蚁这样的恒心与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一千多次吗?他失败了那么多次,不还是靠着恒心与毅力撑了下来走向成功了吗?让我们想一想如果爱迪生半途而废了,那他就不可能成功发明电灯,之前做的都是徒劳。我们只要干事有恒心、毅力,无论干什么事都能干好的。这就是我的启示。

蚂蚁的说明文篇5

蚂蚁的种类多种多样,它们喜欢好天气。今天,天空万里无云,太阳公公毫不吝啬的释放着热量。这么好的天气,不到楼下玩耍,都对不起太阳公公的热情。

来到楼下,我一眼就看见了一种黑色的蚂蚁。它的眼睛由很多小眼组成的一个大大的、黑色的眼睛,有六条细细的小黑腿,我想:“它这腿应该能轻易的爬山涉水吧!”它的大牙齿一看就知道很锋利,那是它自带的武器,谁惹它,它就咬谁。它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天线”。我疑惑的问爸爸:“它们一直顶着两根天线,难道不觉得累吗?”爸爸笑眯眯的说:“这是它们的雷达,不顶着也不行呀!”。

蚂蚁们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地面上,有的在往家里搬运食物,有的'在寻找食物,左看看、右看看,好不容易找到了食物,又被别的同类给抢走了,然后一场你挣我夺的食物拉锯战展开了,没有一两个小时是结束不了的。一旦抢到了食物,只见几只蚂蚁同心协力一起使出吃奶的劲,赶紧往窝里搬。

噫!这只狡猾的小蚂蚁在偷偷吃食物,一会咬一点吞了,一会就使使劲往前推食物。抢食物的来了,两只蚂蚁先面对面用触角相互碰触一下,确定为敌人,就开始嘶咬对方,一会咬脚,一会咬头,好像哪都咬不动!蚂蚁睡觉的时候,脚是平放着的,触角时不时的动一下,可真像在窃窃私语一样。

哇!蚂蚁可真有趣呀!

蚂蚁的说明文篇6

我们蚂蚁家族的成员很多,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们天生就是有建筑功底的,有的甚至成了建筑专家。还记得我那远房亲戚在沙漠里盖了一座城堡,高4。5米,我们的4。5米就相当于你们人类的4500米吧。一般是工蚁哥哥们负责建造巢穴。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而且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我们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的分类。我们的住宅通风、凉快、冬暖夏凉,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食物不容易坏掉,嘿嘿!

看,我的那位厨师叔叔搬着比自己身体大两三倍的食物。我得去帮帮它,我尾随着搬运工大叔们,齐心协力地把这个“面包渣”带回家里。今晚,我们又有丰盛的'晚餐了。呼~我闻到了食物的香气。

其实,我们蚂蚁家族历来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团结,互助”。还记得那天,我们全体停止了骚动,所有蚂蚁的眼神都聚集在一只稍微大一点儿的蚂蚁身上,它的前前后后拥簇着许多蚂蚁,我们就好象是充满责任感的侍卫。这就是我们的蚁王,它用触角来对我们发布命令。

眼看着大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大,我们聚集在一起。蚁王的触角轻轻抖了两下,就在这时,我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组成了一个黑压压的大蚁球。这个大蚁球开始移动,并冲向了大火。蚁球很快被烧成了一个大火球。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一些居于外层的蚂蚁被烧死了。外层的蚂蚁一层一层地脱落了,而蚁球则迅速而顺利地滚出了火围。虽然蚁球比刚出来时小了许多,但更多的蚂蚁却得以绝处逢生了。我们是一个家族,我们心甘情愿为种族的延续而慷慨以赴!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我们蚂蚁家族也是一个天气预报专家呢。我们每天都在行色匆匆地忙碌着,忙碌着自己的工作。当然,我这个“蚁校”还未毕业的小学生要好好学习喽!

我听见了音乐老师的美妙歌声,还看见了蝴蝶姐姐振着它的翅膀,跳着芭蕾。此时,我觉得这种音乐、舞蹈,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我躺在无尽的原野中,享受着,静静地,睡着……

蚂蚁的说明文篇7

蚂蚁是一个社会性极强的动物,它们大致分为四种阶级: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这个在大自然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小生物本领可不小呢。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从蚂蚁窝里出来觅食的工蚁们,似乎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蚂蚁会在它走过的路上留下一种信息素,蚂蚁们就是靠这种物质确定方向的。

什么,蚂蚁是大力士?没错,虽然蚂蚁小,但力气可是不容小觑。一只蚂蚁可以举起自身体重近100倍的物体,能拖走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物体,而同等体重大小的大象却也只能拖动自身体重4-5倍的物体,因此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蚂蚁是杂食性动物,它们可以杀死比自己体型大50倍的猎物。那么蚂蚁是怎么捕食的呢?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蚂蚁找到猎物后不会单打独斗,它们会跑回到自己的巢里叫来其他同伴,然后跟随着信息素回到猎物旁边,它们会先在猎物旁边不停移动,然后突然出击围剿猎物,蚂蚁会用自己强有力的大颚钳制住猎物,对于一些多足的猎物蚂蚁会将其“五马分尸”——用颚咬住每一只腿然后将其扯下。有些带有蚁酸的蚂蚁还会使用蚁酸麻痹猎物使其无法自由活动。猎物死后工蚁们会齐心协力将猎物搬到自己的洞穴里日后慢慢享用。

很多动物都有对天气变化的预知本领,蚂蚁也不例外。古人发现,在大雨来临之前,蚂蚁会在附近搬来泥土堵住洞口以免雨水把蚂蚁窝淹了,或者在前一天集体举行搬迁,因而古人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句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在秋天里,蚂蚁越往高处爬,说明今年的冬天越寒冷,许多地方的农民还常常念叨“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之类的农谚。

说到这,你也许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多的奥秘。其实蚂蚁身上还藏着许多未知数呢,这将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发现,利用蚂蚁为人类服务。

蚂蚁的说明文篇8

《蚂蚁与蝉》讲述了一只勤劳的蚂蚁和一只懒惰的蝉的故事。冬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只蚂蚁正在翻动潮湿的食物。一只饥饿的蝉经过,请求蚂蚁给他一些食物。蚂蚁问蝉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一些食物。蝉说他夏天忙着唱歌,蚂蚁就嘲笑他说,你夏天在唱歌,冬天去跳舞吧!这个寓言虽然字数不多,但寓意深刻,令人难忘。

勤奋的蚂蚁和懒惰的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什么两个极端!但是换个角度,这个寓言里的.蚂蚁和蝉不就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缩影吗?“世上无辛苦,无收获,无免费午餐”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丰富的果实只会留给勤勤恳恳工作劳动的人,而不足以享受他们的成功,因为我们需要明白,我们应该是“钓鱼”,而不是“钓鱼”。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不工作,一朵花也养不活”。只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一定能让自己丰衣足食;另一方面,如果你只是像蝉一样享受,你最终会挨饿。其实蚂蚁不仅“勤劳”,更值得学习。他们的长远眼光应该得到赞扬。如果蚂蚁没有长远打算,再勤劳也是徒劳。更不应该像蝉一样贪图安逸,只是享受当下的时光。虽然有诗人李白云的《为我加油撑过春末》,但对于我们这些还在读书的人来说,把书读好,把窍门念出来,才是重中之重。浪费很多比黄金还贵的时间,为了享受一时的美好时光而毁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不值得的。俗话说“黑发不知道如何努力学习,白寿芳后悔读书晚”。“长远规划”可以延伸到对意气风发的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现在我们在为理想而奋斗。也许在实现理想的路上会有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拼搏,坚持不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像文中的蝉一样碌碌无为。“年轻人聪明,年轻人有钱,年轻人强大……”只要每个人都是一只勤劳而有抱负的蚂蚁,祖国就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