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简介_孟秋的个人资料
孟秋是明朝人,是明朝著名的官员,与河南知名学者孟化鲤过往甚密,被明末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称为“二孟”,今天就和本地屋的小编看看这位明朝的官员孟秋吧!
孟秋
孟秋,字子成,学者称我疆先生。辞世后谥清宪。生于嘉靖四年(1525),卒于万历十七年(1589),历任县令、兵部郎中、刑部员外郎、尚宝寺少卿等职祖籍山东茌平县广平乡孟家庄。始祖孟通移居东阿县安平镇孟家海子村。
人物生平
孟秋自幼凝重端淳,读诗书即通大意,不为训诂所束缚。
隆庆四年(1570)恩贡入太学
隆庆五年(1571)中京闱
隆庆六年(1572)成进士,授昌黎令
万历九年(1581)京察坐贬
万历十七年(1589)卒于官
文化影响
孟秋在学术上主张王阳明“致良知说”,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人欲无穷,去一日,生一日;去一年,生一年;终生去欲,终生多欲,劳苦烦难,何日是清净宁一时耶?”他赞成良知说,认为“良知未有不现成者”。
他举一个防备盗贼的例子,说如果“家无长物,空空如也,吾且高枕而卧,盗贼自不扰我,又何用未来则防、即来则逐乎?”孟秋强调的是追求良知速成说,实际上也是掺和了佛教禅宗的顿悟说,被人称为是“禅学化的王学”。但这种学说的影响在山东仅限于鲁西北地区,在山东其它地区,传统的程朱理学仍占据主导地位。
个人著作
著有《道脉说》、《大道吟》、《气志吟》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