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牧简介_邓牧的个人资料
邓牧是元朝时期的人物,是元朝著名的思想家,出生于南宋末年,南宋灭亡后游历全国,拒绝在新朝做官,后来在余杭的洞霄宫总共隐居,当时的元朝听闻他的名声,想要邀请他做官,被他拒绝,他一生淡泊名利,终身不仕。
邓牧
字牧心,自称三教外人,又号九锁山人,世称文行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元初思想家。
邓牧少年时,喜读《庄子》、《列子》等先秦诸子典籍,崇尚古代学者。邓牧虽出身贫寒,但为人清高孤傲,不附权贵,淡泊名利。
宋亡后,刚过而立之年的邓牧拒不入仕新朝,与当时的民族志士谢翱、周密等人相来往,同时和一些道士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元大德三年(1299年),邓牧到余杭大涤山中的洞霄宫隐居。
大德九年,元廷鉴于邓牧的名声,派玄教大师吴全节亲至洞霄宫请其出山做官,被邓牧严词拒绝。
隐居期间,邓牧曾和冲霄观道士孟宗玉编辑了《洞霄图志》和《洞霄诗集》二书,详细记载了该地宫观、山水、洞府、古迹、人物、碑记及游览、酬答诗篇。
又作传世名作《伯牙琴》。该书是邓牧的诗文集,原作一卷,有诗文六十余篇。在编《四库全书》时,仅存文三十一篇,诗十三首。
主要作品
著有《洞霄宫志》、《洞霄图志》、《大涤洞天记》、《游山志》、《杂文稿》等传世。
精于道家思想,生前尝自编诗文六十余篇为《伯牙琴》,滔滔清辨而不失修洁,非晚宋诸人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