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澄简介_王澄的个人资料
王澄是镇江人,是一名革命烈士,抗战爆发后,开始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入党,成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的团长,积极参与抗战活动,对当地的日伪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后来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曾在战斗过的地方,被改名为王鲍区,其中王就是王澄,用以纪念!
王澄
原籍江苏镇江,生于上海。一二八抗战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义勇军,任鲁苏皖边区游击指挥部大队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团长,苏四区游击指挥部副旅长兼团长、新四军一师三旅八团团长、东南警卫团团长、东南行署主任等职。1944年12月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牺牲。
人物生平
1932年,在镇江中学读完高中
1937年“八一三”日军进犯上海后,王澄前往启东县久隆镇做防空监视哨工作,任班长。
1938年3月,参加了由爱国志士瞿犊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任副中队长。
1939年8月,部队改编为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第二纵队第五支队第四大队,王澄任大队长,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2月,他当选为四大队中共分支部委员。
1940年12月,任江苏省第四区游击指挥部第三旅副旅长兼五团团长。是月下旬,王澄率部参加了如东县掘港保卫战。
1941年初,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第八团团长。
1942年3月,赴华中中共党校学习。结业后,受命担任苏中四分区东南警卫团团长,与海启县委领导一起以主要精力发动群众,加强地方武装建设。
1943年12月,兼任东南行署主任,负责军队建设、政权建设和统战工作。
1944年5月22日夜,王澄率部攻克竖河镇据点,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被敌称为“猛虎”,十分忌恨。
1944年12月25日,同政委鲍志椿在村外察看敌情,准备组织反击,不料被埋伏在附近的日军特工队发现,两人同时中弹牺牲。
后世纪念
1958年,启海人民为纪念两位烈士,将县委、行署常驻的区、乡命名为王鲍区、王鲍乡(现为启东市王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