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召棠简介_林召棠的个人资料
林召棠是清朝时期的官员,是清朝道光三年的状元,同时也是粤西地区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和父亲读书,后勤奋读书,终于状元及第,后担任陕甘正主考,因为无力给予当时的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贿赂,随辞职归乡,肇庆端溪书院讲学,教化一方!
林召棠
清朝道光年间癸未科状元,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霞街村人,父泰雯,任东安县教谕。其一生主要著述有《心亭亭居诗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笔记》等手抄本。
人物生平
清嘉庆八年(1803年),17岁为秀才,学使姚文田称赞为海滨俊才
嘉庆十七年(1812年),学使程国仁评阅其考卷,认为极有前途,选拔为贡生,并让其与自己儿子一起研读。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应顺天乡试中举,志犹未已。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元年(1821年),先后两次参加会试均落第,以功名有馁意志,不欲逐角文坛,即回东安见父。
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充国史馆纂修官。
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为陕甘正主考,立心为国求才而自我告诫,备受陕甘士人赞颂。当年九月,回京复命,适逢军机大臣穆彰阿庆寿,召棠无奈送上五百两白银作为寿礼,穆彰阿嫌少,拒而不受。时隔不久,穆彰阿向召棠索借二万两白银,召棠无法筹措,自度不能于群奸中立足,
道光十二年(1832年)以乞终养而告退还乡。
道光十三年(1833年),受制军卢厚生之聘,主讲于肇庆端溪书院,长达十五年。召棠治学严谨,教导有方,造就了一批俊秀良才。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奉旨到广东查禁鸦片,曾致书召棠询问查禁鸦片事宜。召棠敬复,赞颂林则徐严厉禁烟的壮举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召棠离端溪书院回吴川老家颐养,不习奢华,甘居平淡,待人平和,好为善事。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农历十二月,林召棠逝世于家,终年87岁
主要作品
《心亭亭居诗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