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汝骊简介_郑汝骊的个人资料
郑汝骊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出生于河南地区,自幼在河北读书,后来考入燕京大学,抗战爆发后前往西南联大,毕业后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建国后前往莫斯科大学化学系进修,创立了全新的同多酸的电解酸化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郑汝骊
1917年农历3月3日生于河南省罗山县。他先后在保定念小学,在沈阳念私塾和小学,在齐齐哈尔念初中,在战乱中念完小学和初中,总共才用了五年时间。
1930年在齐齐哈尔省立一中初中毕业时,年仅13岁。
1933年,郑汝骊进入北平北方中学读高中。
1936年秋,考入燕京大学。
1938年11月初,郑汝骊转入西南联大。
1940年夏,郑汝骊在西南联大毕业。他先是到离昆明不远的弥勒简易师范任理化教员半年,后又来到位于中缅边境的腾冲和顺乡益群中学任理化教员兼教导主任及女子师范教务主任。
1942年,到重庆大学做物理化学课的助教及分析化学课助教。
1944年秋,他又去中央工业专科学校兼课,被聘为讲师兼做化学馆馆长。
1950年初,即被任命为长春东北大学化学系第一副系主任,主持化学系工作。
1955年9月,38岁的郑汝骊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进修,导师为著名化学家、苏联科学学院院士斯比岑教授。
1984年5月3日,他在发病被送进吉林省医院的当晚去世。
主要成就
创立了一种新方法——同多酸的电解酸化法,采用这个方法制出了纯净的偏钨酸晶体,解决了这一学科的一大难题。另外还有偏钨酸直接制备杂多酸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