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邦简介_陈达邦的个人资料
陈达邦是一名革命家,其妻子就是著名的革命女烈士赵一曼,其妹夫就是任弼时,出生于清末,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后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在此期间,和赵一曼认识并结婚,后被共产国际派往法国工作,后回国从事抗日斗争,解放后派往苏联从事人民币代印事项,在文革中去世!
陈达邦
又名陈大榜,湖南长沙人;革命烈士赵一曼丈夫,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之兄;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
1900年出身于湖南长沙县的一家书香门第。
1926考进黄埔军校,成为第六期学员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和当时还叫李一超的赵一曼认识并结婚;
1929年,中山大学解散,陈达邦继续留在苏联,任莫斯科外国出版社中国印刷部主任,专门负责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印刷业务,同苏联印刷界有广泛交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一超主动请缨,被派往东北参加抗日斗争,改名为赵一曼。
1935年,吴玉章在法国巴黎创办《救国时报》,通过中共代表团调陈达邦去巴黎主持印刷业务,任《救国时报》印刷部主任,兼印刷厂厂长。
1942年回国参加抗日斗争,未能接上组织关系而“自行脱党”;
1950年2月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重新入党,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国外业务局印刷处处长,并作为全权代表,赴苏联处理、协调人民币代印事项;陈达邦亲笔题写了新版人民币上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在内的所有需要更换的汉字书法字体,并一直沿用到第三、四、五套人民币,仍清晰可见。
1957年底,当陈达邦从苏联回国后得知赵一曼就是自己的妻子李一超的消息时,更是百感交集。为了表达他对爱妻的怀念之情,应四川宜宾“赵一曼纪念馆”之约,写下了一段情深意笃的回忆。
1958年7月5日第78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任命为国务院参事;“文革”时,陈达邦被诬为“苏修派遣的特务”、“叛徒”,
1966年被迫害致死
1979年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