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周简介_潘维周的个人资料
潘维周是赵县的抗日烈士,出生于民国初年,初中毕业后参与一二九运动,后加入共产党,参加红军,抗战爆发后积极选厂抗日救亡活动,培养学员,让他们奔赴各个抗日根据地,后被日军围困,突围中不幸牺牲!
潘维周
1917年出生,河北省赵县大章乡四德村人。
1935年从赵县初中毕业,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赵县县委组织部长
1936年春,西去太原与中共北方局接关系未果,又转道西安奔陕北,参加了红军第十五军团,任连队文化教员,后到红军大学学习。
1938年5月,随郭洪涛由延安来山东,与山东省委宣传部长孙陶林等一起创建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任政治部主任并主持教务工作。
1938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改为中共鲁豫皖边区省委,学校跟随省委机关一起到鲁南,他率领干校学员由莲花山经肖家峪、蒙阴县城、九女关到达费县仲村由鲁西到鲁南再到鲁中山区,边行军,边组织学习,克服了种种困难。同年7月7日,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同鲁南抗日干部学校合并,潘维周和刘建中主持教学及行政工作。
1938年12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山东分局,潘维周任分局党校教务主任兼党总支书记
1939年5月任副校长,佐助陈明主持全校工作。当时学员都是县团级以上干部。他周密组织教学并亲自授课。利用反“扫荡”学校暂时停课之机,与校长陈明一起到沂水二区,帮助建起山东早期抗日民主政权之一——沂水县二区抗日民主政府。
1939年6月,日本侵略军对鲁中根据地进行“扫荡”,形势日趋严峻,学校在行军途中分配学员。
1939年10月,潘维周协同其他领导一起来到沂水县,在沂水县二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主持山东分局党校工作。
1941年5月,任沂蒙地委组织部长,领导和参加了沂水县扈山区埠前庄减租减息的试点工作。
1942年10月至11月,日本侵略军以1.5万人的兵力,对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消灭八路军有生力量和党政首脑机关。11月2日,省委机关及鲁中军分区一团、抗大一分校一部、沂水县大队、国民党五十一军的一个营被日本侵略军围困在对崮峪,黄昏后分路突围,在突围中,潘维周壮烈牺牲于沂水县北诸葛村。
重要新闻
2015年8月,被潘维周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