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简介_晏婴的个人资料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史称晏子,他历经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五十多年,屡次谏齐国君主,同时也是一名外交家,出使出国的时候,捍卫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尤其是是《晏子使楚》,成为后世外交典范!
晏婴
姬姓,晏氏,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他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国君主。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个人生平
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齐灵公二十七年(前555年),晋国派中行献子伐齐。齐军战败,灵公跑进临淄城。晏婴劝阻灵公,灵公不听。
齐庄公三年(前551年),晋国的下卿栾盈投奔齐国。晏婴遂以“失信不立”之语劝说齐庄公,庄公不纳谏。事后,晏婴私下里跟陈文子说,君主背信,不能长久了。
齐庄公四年(前550年),齐庄公从卫国出发,将由此攻打晋国,晏婴和崔杼进行劝谏,齐庄公没有接受两人的建议,执意攻晋,结果齐军在撤退时被晋军追击,齐国的晏牦为晋人所获
齐庄公六年(前548年),五月,齐庄公为崔杼所杀,晏婴听说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带着随从前往齐都去吊唁庄公。
齐庄公六年(前548年),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为君,即齐景公。景公即位后,让崔杼当右相,庆封当左相。晏婴不肯参加盟誓。庆封想杀晏婴,崔杼劝谏没杀
齐景公三年(前545年),庆封的势力被从齐国清除,景公封给晏婴邶殿和它沿边上六十个城邑,晏子不接受。子尾因此而十分佩服晏婴的品德。
齐景公四年(前544年),吴季札出国聘问在齐国聘问时,与晏婴交欢,晏子通过陈桓子交还了政权和封邑,因此而免于栾氏、高氏发动的祸难。
齐景公九年(前539年),齐景公派晏婴向晋国请求嫁女去做继室,晏子出使晋国
齐景公十一年(前537年),郑国的子皮去到齐国,晏子屡次进见他。
齐景公十二年(前536年),齐景公攻打北燕,打算送燕简公回去。晏子表示不要送回去
齐景公十六年(前532年),齐国爆发四族之乱(栾、高、陈、鲍)。四个家族召请晏子,他哪也不去。
齐景公十七年(前531年),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多次想要羞辱晏子,都被晏子化解,楚王感到惭愧,厚礼把晏子送回齐国
齐景公二十年(前528年),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侍齐王,居功自傲,晏子二桃杀三士,用计让三人自杀,三人死后,晋、楚二国趁乱来袭,于是晏子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
齐景公二十六年(前522年),景公在鲁国郊外打猎,接着进入鲁国都,同晏婴一起咨询鲁国的礼制。齐景公生了疥疮,接着又患了疟疾,一年都没好,晏子借此机会劝谏齐景公,让官吏放宽政令,撤除关卡,废除禁令,减轻赋税,免去债务。
齐景公三十二年(前516年),齐景公因为天空出现彗星而担忧,因此晏子趁机进谏让景公减轻税负徭役。同年,孔子逃亡到齐国,晏婴劝说齐景公不要给予孔子封地。
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子去世,儿子晏圉继位
语言艺术
晏婴善谏的特点被人称道,晏婴在劝谏君王时往往不是直接的强谏而是委婉的曲谏或诱谏,从中显示了他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高度智慧。他的语言也极有特色,或锋芒毕露,或非常含蓄;或严肃庄重,或滑稽幽默。他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采取不同的劝谏方式,取得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