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家(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简介_陈梦家的个人资料
陈梦家是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出生于清末,早在三十年代开始写诗,是新月派诗人的而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作先学徐志摩,后学闻一多,解放后在清华大学和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工作!
陈梦家
1911年出生,曾用笔名陈慢哉,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
1916年,陈梦家在南京四根杆子礼拜堂附设的小学读书。
1929年10月,在《新月》杂志发表处女作新诗《那一晚》,引起诗坛瞩目。后又以“陈漫哉”为笔名发表大量新诗。1
1931年1月,编成《梦家诗集》,由新月书店出版。
193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同年9月,又编成《新月诗选》出版。其诗重视表现“自我”,注重音韵和谐及整体匀称,善于吸收格律诗特点写自由诗,对新月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
1934年1月,陈梦家的诗集《铁马集》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同月,陈梦家赴北平为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
1936年9月,陈梦家获硕士学位,留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此全力专注于中国古文字学、古史学的研究。
1937年7月,抗战爆发,陈梦家由闻一多先生推荐,到长沙清华大学教授国文。是年秋,赴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4年秋,经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和清华大学金岳霖教授介绍,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古文字学。
1947年夏,曾历游英、法、瑞典、丹麦、荷兰等国。他在国外以极大的爱国热情与惊人的毅力,备尝艰辛,致力于收集流散于欧美的我国铜器资料。
1947年秋,他自美国启程回归祖国,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
1952年,转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并兼任考古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学报》编委、《考古通讯》副主编。
1966年9月3日去世
代表作品
著有诗集《梦家诗集》《不开花的春》《铁马集》《在前线》《梦家诗存》及其他学术研究等多种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