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勉(南宋时期的贤臣)简介_李宗勉的个人资料
李宗勉是南宋时期的贤臣,是开禧元年的进士,担任黄州胶州,后担任太学正,后在各地担任知州,南宋时期,交子滥发,他上书陈述滥发之害,后担任监察御史,当时宋元联盟,联合灭金,他上书表示仓促应战,应当治理好内政,后官至宰相,去世后被追谥为文清!
李宗勉
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任黄州教授。
嘉定十四年(1221年)主管吏部架阁,改任太学正。
嘉定十六年(1223年)迁国子博士。宝庆初,通判嘉兴府。
绍定元年(1228年)迁著作郎;
绍定二年(1229年),兼权兵部郎官。时山东李全割据之谋已露端倪,表面恭顺于宋,以取得钱粮;暗中与蒙古贵族密通款曲。朝中大臣虽亦察觉,但少有直言揭露者,惟李宗勉累疏论及;并请理宗通下情、节国用、宽民力,以固国本。四年知台州,适有洪水之患,悉心安抚,民赖以安。五年知婺州。
端平元年(1234年),进言皇宫百司节省楮币,以纠滥发之害,擢监察御史。时宋与蒙古方谋联合灭金,李宗勉以为国力虚弱,士卒未精锐,资粮未充衍,器械未犀利,城壁未缮修,不宜仓猝行事。主张先治于内,慎边防,裕财用,壮国势,然后出师汴洛。
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分兵三路,大举南侵。李宗勉建议力保襄州,以为江陵屏障,据长江之险以固守。迁殿中侍御史,时淮西制置使兼沿江制置副使史嵩之畏敌如虎,力主议和。李宗勉上欲保江南,先守江北之策,指责史嵩之畏葸退缩,坐失战机;又请理宗亟下哀痛之诏,倡议从简从俭,杜绝宫廷浮费。
嘉熙二年(1238年),进参知政事;
嘉熙三年(1239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居官严守法度,乐闻谠言。以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致仕。
淳祐元年(1241年)去世,赠少师,谥文清。墓葬富阳城北小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