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绍炳(明末清初的学者)简介_柴绍炳的个人资料
柴绍炳是明末清初的学者,自幼博闻强记,善于写文,被誉为西泠十子之一,也是其中最著者,明朝灭亡后,隐居西湖南屏山,以教授和著书为生,拒绝朝廷的征召,他知识渊博,无所不通,扣下很多著作传世!
柴绍炳
字虎臣,号省轩,仁和(今杭州)人。从小博闻强记。善于诗文,下笔动辄数千言,一气呵成,自成一体,人称“西陵体”,为“西泠十子”名声最著者。明亡后,隐居西湖南屏山,以教授、著述为业,尤其精于音韵学。
康熙八年(1669年),诏举山林隐逸之士,绍炳力辞不就。他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对天文、地理、历法、礼制、乐律、农田、水利、兵制、赋役,无不通晓。
主要著作
所作《西湖赋》,卷首有西湖全图,文字以韵文行笔,是一部图文并茂、朗朗上口的西湖志。著有《省轩文钞》10卷、《诗钞》20卷、《白石轩杂稿》8卷、《考古类编》12卷、《古韵通》8卷、《省过记年录》及《家诫明理记》各2卷。都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