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廉(元末明初的学者)简介_朱廉的个人资料
朱廉是元末明初的学者,早年以文章知名,后担任钓台书院山长,明初,被朱元璋征召,编修《元史》,后担任东宫长史,因太子朱标病逝,他闷闷不乐,最终致仕,在家教学卫生,后去世!
朱廉
字伯清,义乌赤岸人。以文章知名于世。金华知府王宗显征辟为郡学师。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攻下婺州城,任命王宗显为知府。王宗显任职后开办郡学,聘请硕儒戴良任学正,吴沈任训导,叶仪、宋濂、朱廉受聘为郡学五经师。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命李文忠为浙江行中书省左丞,总制严、衢、信、处诸郡军马。李文忠慕名聘请朱廉为钓台书院山长。
洪武三年(1370年),应召编修《元史》,授职国史院编修官。
洪武八年(1375年),太祖出巡,命朱廉等伴驾跟随,所到之处,有景即咏。从应天至滁州到中都,一路上朱廉进呈七绝10首。明太祖看了很是喜悦,回銮后命他为东宫授经,不久又擢升为长史。朱廉重执教鞭,给太子讲授朱子理学,并整理过去讲授时的心得体会,编成《理学纂言》一书。宋濂读了之后,欣然命笔作序。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兼任东宫长史,亲见太子病殁,心中郁闷不乐,遂请求致仕。朱廉家居后教子课读。朱廉在家一面教子贻孙,一面整理旧作,汇编成诗文集1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