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熙晋(清朝中后期的官员)简介_陈熙晋的个人资料
陈熙晋是清朝中后期的官员,是嘉庆二十四年的贡生,后在道光年间担任知县,官至宜昌知府,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因母丧辞官归乡,不久病逝!
陈熙晋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出生,原名津,字析木,号西桥,义乌城区湖清门人。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应贡生试,浙江督学、侍郎汪由敦奇其文,视为国士,举为优贡。次年考充镶黄旗教习。
道光五年(1825年),以教习出任贵州省龙里县知县,不久调任普定县知县。
道光十二年(1832年),迁仁怀同知。为官清正,执法严谨。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调任湖北省宜昌知府,6年间清理积案1700余件。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楚地大水,灾民逃聚宜昌,熙晋毕力抚绥,并报请以工代赈修葺城垣,灾民免遭饥馑。
道光三十年(1850年),母丧,辞官归里,
咸丰元年(1851年)病逝。
主要著作
《春秋规过考信》、《春秋述义拾遗》、《古文孝经述义疏证》、《帝王世纪》、《贵州风土记》、《骆临海集笺注》、《仁怀厅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