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问答 > 历史知识

朱之锡(清初时期的官员)简介_朱之锡的个人资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30 手机浏览

朱之锡是清初时期的官员,是顺治三年的进士,担任含聘用编修,顺治后期,担任兵部尚书兼河道总督,负责治理河道,加太子少保,康熙时期,继续担任河道总督,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

朱之锡

崇祯三年(1623年)出生,字孟九,号梅麓,别称朱太史,浙江义乌人,清初治河名臣,顺治时期历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等职,代表作有《河防疏略》一书。[1]

顺治三年(1646年),朱之锡中进士,初任庶吉士,不久后担任编修。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七月,朱之锡升任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顺治十四年(1657年),朱之锡担任兵部尚书兼河道总督,驻守济宁,治理河道。

顺治十八年(1661年),加太子少保虚衔。

康熙元年(1662年),朱之锡进阶为资政大夫,继任河道总督,成为顺治、康熙两朝治河重臣。

康熙五年(1666年)二月,朱之锡因病卒于任上,享年44岁,康熙帝谕赐祭葬。

雍正元年(1725年),朱之锡被敕封为河神“朱大王”,沿河立庙,春秋祠祭。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追封朱之锡为“助顺永宁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