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友(南宋时期的官员、文学家)简介_唐仲友的个人资料
唐仲友是南宋时期的官员、文学家。是绍兴二十一年的进士,早年担任建康府通判,宋孝宗时期,上书献抗金三策,后调任信州知州,不久改任台州知州,一生著作众多,但遭到朱熹弹劾,很多都散佚!
唐仲友
绍兴六年(1136年)出生,字与政,号说斋,金华城区人。仲友幼承家学。
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
绍兴三十年(1160年)中博学宏词科。任建康府通判,继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
隆兴初年(1163年),上书丞相张浚,献抗金三策:越淮而战为上策,沿淮而守为中策,夹淮而戍为下策。又上四府书,调任信州知州。
乾道七年(1171年),改任台州知州。任内,兴修学校,建中津桥,赈济饥民,兴利除弊,颇有政声。升任江西提点刑狱。尚未赴任,被人毁谤,提举浙东常平朱熹借机弹劾仲友,仲友亦上疏自辩。王淮居间调停,事才平息。仲友改为主管建阳武夷山冲道观,开席授徒,学者云集,义乌傅寅、朱质,金华金式、叶秀发皆其知名弟子。仲友尚经制之学,治学不主一说,不苟同一人,但求经世致用。与吕祖谦、陈亮同为当时金华学派的创始人。
淳熙十五年(1188年)去世
主要著作
著作有《六经解》、《九经发题》、《经史难答》、《愚书》、《诸史精义》、《帝王经世图谱》、《天文地理详辩》、《故事备要》、《词科杂录》、《说斋文集》等。